王阳明的最大成就就是心学,接近佛学!都以心为基础。阳明学多了一个行。以心求知,至良知尔后达到知行合一!是突破了前圣的单一认知和二元认知。是对人心的对立统一后的行为指导!就个人而言这就是言传身教合而为一,当可为人师表!至于神一样的存在就拔高了,好像没人做到一样。普罗大众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人。只是过于平凡无法突出。阳明学的突出在于他是公众人物!学说被流传推崇是人心向上,都想过好日子是不变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阴阳随时都在转换!
其他网友回答: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因其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天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一般称王阳明。谥号文成。又称王文成公。赠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封侯爵,称新建侯。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大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学创始人,学说影响甚广,中华文化圈内追随者至今不断。是自孔孟以后又一位儒学圣人。其人才华横溢,功勋卓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真正践行了北宋张载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目标。
他最不同于前代大儒的地方就是,对于人本心的研究。虽然君子小人一直存在,但是他的思想是人为不论君子小人心境都是一样的。在他的著作《大学问》就曾言:“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这种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等等不分君子小人,皆有。
所以他认为心即理,不必求诸于身外而事事物物格致,向内心看,锻炼己心,任何人都能成圣。精炼的来说就是他的四言教所言那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成就自己,成就事业,就要且必须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用行动践行,只是知道听懂是没用的,要用行动与头脑中的想法碰撞,升华自己,达到知行合一。
神一样的存在,倒说不上,但是至今能与其比肩的几乎不存在。传世著作有《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全书)、《传习录》。在《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阳明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象祠记》。
其他网友回答: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早岁筑室于阳明洞读书,因此后来被他的学生们尊称为阳明先生。
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自己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南京刑部主事、[北京]吏部验封主事、考功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以原官兼抚江西,南京兵部尚书;世宗嘉靖六年,以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兼巡抚。嘉靖七年病故,享寿五十七岁。
阳明先生虽是典型文人,却颇能用兵,而且善骑善射。在巡抚南赣之时,他肃清了大帽山的詹师富,桶冈的谢志山,浰头的池仲容,费时仅有一年(从正德十二年正月到十三年正月),平了数十年的“巨寇”。
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十四年六月造反,声势浩大,一举而占九江南康,攻安庆,有顺流而下夺取南京之势。阳明先生那时候已经奉命去福建勘查叛军,行至中途丰城,听到消息,很迅速地回到吉安,檄调了八万兵,袭占宸濠的根据地南昌,迎击宸濠于黄家渡,八字脑,樵舍,于宸濠造反的第三十五天将宸濠活捉。
他在龙场悟出了“知行合一”的大道理。所谓知行合一,便是“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阳明先生的这种发明,在伦理的范围内容易讲得通。譬如,孔子说某人知礼,决不是说某人单单懂得条文,而是说某人在实践上合乎礼的要求。我们说,某人懂得了孝道,也是在说某人已经在行为上尽到了一个孝字。
阳明先生不仅是要人行善,也要人“不行不善”:“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自己]却[以为是]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澈根澈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阳明先生在江西平了宸濠之乱,几乎反而招祸,忧谗畏讥,在思想上多了一番磨练,才把“知行合一”的观念,发展为“致良知”的教训。“致良知”,是除去“不善的念”,也就是“去人欲’。去了人欲,天理自现。这天理,便是“良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良心”。“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胜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可见他对于《大学》一书之中“格物致知”四字的解释,与晦庵先生(朱熹)的迥不相同。晦庵先生认为格物致知,是“即物穷理”:“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阳明先生似乎是把格字当作去字讲,物字当作欲望讲。关于理字,晦庵先生以为是“事物之理”,阳明先生则以为是“天理”也就是“良知”;“心即是理”,这便是朱王二家相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