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难精确无误的回答,毕竟两位老先生离我们太遥远了,但是要成为博学的人大概规律还是有的。
一、谦虚好学,爱看书,并且是博贤群书,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学说,都有所涉猎,这样是博学原因之一。
二、两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之见多识广。
三、两人都有远大的志向和良好环境。孔子十五志于学,孟子从小有一个优秀引路人,孟母对孟子的影响。
四、两人都能学以致用,且痴心不改,也善于积累和总结,并且整理下来,形成相应的体系。
当然,还有两人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有过人之处,一家之言!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勉强,但知无不言,希望能以我之砖引他人之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人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己的。能从身边人发现亮点,好敏锐的观察力呀!
子曰:温故而知新。时时总结过往经验,如此不但能巩固已知旧学亦能感知事物的新变化。
先写这两点,有感悟再补充吧!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万事万物的背后,都包涵着自然关系与逻辑的展现,科学如此,数学如此,哲学也如此,有一些学问与道理,能够使人一法通而万法通,这些学问与道理是因为切中了自然逻辑,如果没有切中自然逻辑的学问,就必然产生片面性与局限性,这些学问伸展开来,就必然出现矛盾,学问与理论,又要作用于人世社会与环境历史的检验,再反过来又是对认识关系与理论的疏通乃至于否定,孔孟之道,是人世自身维持与社会家庭相互关系的辩证,再承于社会关系与自身维持并理于皆同性的维系关系的长远与否去辩证是非与善恶,以此而构建善恶观,是非观,生命意义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以此形成中华文明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在这个关系上,对比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破缺性就出现了,孔孟之道的教育,是生命意义与道义形成与践行的教育,是立于自身的生命天性而理于生命长远相维的本性,再去理于家庭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责任与道义,孔孟之道,把握住了生命之性的本质关系来辩证社会人伦,而现代教育对生命之性的本质其实是认识不清的。。。所谓的博学,是一定要认识自然与人文的一些本质的关系才能有博学的基础,如果对自然与人文的一些基础关系都认知不清的话,所谓的博学,只是一类伪科学与诡辩学而已。。。这类学问是无法构建立身立人的原则与道义的,它也无法去构建善恶观是非观与价值观的,所有的学问,在应用于人文社会与人与人之间,它都必然形成为人处世的学问,最终又要归于人世社会关系的道义与责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热爱学习,通读大周典籍,研习《易经》作易传,虚心求学,问礼于老子,一生学习不止,探索不息,追求人类社会生存之道。
孟子孔子之信徒,学习儒家之术,又纳入自己的学说,常与诸子百家论道,在学术争论中,对社会的认知逐渐提升。
孔子孟子博爱多才,毫无疑问是学而时习之,思而不殆,温故而知新的结果,孔孟二圣踏着学习这个进步的阶梯,思考是智慧的源泉,而学富五车,成就大智慧者的。
下一篇:曾国藩为什么没向王夫之一样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