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子入太庙,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原文是:“子入大庙,每事问。”其中大,音太。大庙,即太庙,周公庙。古时开国的君主叫做太祖,祭祀太祖的庙叫做大庙。周公(姬姓,名旦,文王四子)因采邑在周(陕西岐山北)而得名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所以叫大庙(太庙)。
这一章句,我是这样理解的:⑴“子入太庙,每事问”,其意思是: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⑵孔子这样做的原因是:①重视礼。礼,即周礼,孔子十一岁,就跟鲁太师学周礼,这个周礼是孔子文化的本原,所以重视礼。②孔子崇拜周公,遵从《周礼》,所以进入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不能有差错。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谢谢悟空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片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为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大体意思是讲,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个究竟。有人说:“谁说鄹县那个人(指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孔子听了这话,说:“这就是礼。”
“学问”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学,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实践学习,从而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识;其次是问,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和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从而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深谙此理,他在学习周礼的过程中,不仅系统学习和整理了周朝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亲身实践,在参加鲁太庙举行的大典时,不耻下问,实地印证自已在文献中学来的关于礼的知识,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可惜,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一优良的学习传统并没有在教育中得到很好地继承。我们经常见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任务,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顾让学生被动地听课、被动地记笔记,学生既没有问的时间,也没有掌握问的方法,就像一架装载知识的机器,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奉为绝对真理。这种没有思考,没有疑问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许多学生变成了只会依赖他人、没有主见、 “读死书”的书呆子。将来走向社会后,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了一堆毫无生机的死知识,不但不会对解决实际问题发生任何作用,而且会缚束学生的手脚,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学和问是学习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培养的许多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之所以有知无识,有知无能,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许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教会学生问的方法、养成问的习惯有直接关联。“学”是积累,“问”是探究,是印证,是更高一级的学习,只有将学和问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让学生养成“问”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问”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的质量,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沉睡的大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当然要抱定谦虚谨慎的态度,提问者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己的问题,被问者也要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将自已的知道东西和盘托出,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可以展开更深入的讨论,这就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像孔子那样入太庙“每事问”,以至于遭来众人的讥笑,却认为是“礼”,这是一种更为谦虚的态度,也是更高境界的“问”。如果自作聪明,不懂装懂,在有些事情上则往往会“失礼”,比如我们到国外参观考查或旅游,对于某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风土人情,凡是看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学多问,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则往往会有失大雅,给自己脸上抹黑。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吾师也!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能装懂,多向别人请教,礼贤下士。
其他网友回答:<2>“每事问”主要反应了孔子的谦虚与知礼!
这句话出于《论语▪八佾》篇,这篇主要是论述礼,所以侧重点也是在礼上面。而且紧跟着这句话就是别人讥讽孔子不懂礼,进入太庙了什么都需要去问别人。而孔子的回答是:“什么事情都向太庙里面的祭祀官询问,正是知礼的体现”。
我们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博学,但是到了别人的地方,在别人的专业方面,是需要一定的请教与尊重的。如果你进去了横冲直闯的,什么都不与别人打招呼的话,尽管你熟知其中的一切,可是难免会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所以,孔子进入太庙了,才会事事都向庙祝请教,一则是对人家的尊重;二则,做学问的人不可闭门造车,有些时候人的见解也是有不同的,别人的见解也可以给你新的启发。
所以,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主要侧重反应的是孔子的一种礼貌,其次才是一种谦虚好学。
其他网友回答:这是《论语八佾》篇中的内容: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孔子闻之曰:“是礼也!”
有人解释这是孔子好学的表现。这种解释肯定不对。孔子是贵族出身,对于周礼,是很精通的。古代国家大事,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与外国打仗,也就是战争。另一方面,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的儒家是特别注重礼的,而且儒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为贵族操办丧事。所以,孔子入太庙,对于祭祀方面的事情,他不可能不懂。但他又为什么会每事问呢?孔子自己说了:“这是礼!”也就是说,按礼的规定,进入太庙就是要每事问。
可以举个例子说明。某教育局长去小学考察工作,到了学校之后,他必须也要每事问。要问老师讲课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课间活动情况,吃饭情况,住宿情况,教学楼改造情况。当一个人看到教育局长这样问来问去的时候,便说,“这是什么领导,对学校的情况一点不懂,什么事都要问一问。”教育局长听到了回答说:“我只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要履行我的职责。”孔子所谓的“是礼也”也是这个意思。每事问的意思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办事的人按程序办事,让不懂程序的人通过问答知道正常的程序是什么?
其他网友回答:即然被称为“邹人之子”,自然还是一个青年,一个青年进了太庙,不断地请教别人,虚心学习,当然是好学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提问: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每次进入太庙,都会问,问太庙里的工作人员。孔子是鲁国最懂礼的人了,每次进入太庙,还事事问。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有了怀疑之心,有一个工作人员以为孔子不过如此,并不是真正的懂礼,他就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鄹是孔子的出生地,孔子的父亲就是鄹邑大夫。这个孔子也没那么懂礼啊。
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听说了以后说,这就是礼啊,孔子自己懂礼,但是不能自大,不能指指点点啊,要谦虚啊,所以每次进了太庙,什么事情都问问这里的工作人员,这是对他们的尊敬。
孔子好为人师,又虚伪,做作。想显摆自己懂“礼”,又找不出借口,只好装作问这问那,如果人家稍有差错,自己就可以吹牛指点、让人惊叹一番,享受崇拜的眼神了。可惜,人家没出错,只好显得自己蠢了。
其他网友回答:《论语.八佾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次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进入太庙祭祀时,每每遇到自己不懂的事,都仔细的向人询问。有人就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之道啊?他进入太庙祭祀,事事都要向人询问。”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仪啊。”
《论语》是孔子门下弟子记录孔子平时言语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伦理道德.政治主张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著作经典之一。孔子对周礼非常熟识并按照周礼来严格规范自己及门下弟子的言行。他进入太庙祭祀,每件事问别人,有人质疑他的行为,认为他不懂礼仪,孔子不以为意,却说这就是礼仪。
孔子“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行为,体现他谦逊的态度,同时也表明孔子对祭祀太庙的虔诚谨慎。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一个人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参照别人的言行,必能找到自己可以师法之处,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学习,然后改正自己不好的方面,使自己的言行更加合乎礼仪。
随时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他人的缺点引以为戒,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不仅仅是对提高个人修养,也是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的最好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