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孔孑学院而没有老子学院。孔孑受道于老子,正所谓师作徒发,老子教道,孔子教礼,如来教性,达摩教武,神农教医,轩辕教生,修罗教魔,地藏教鬼,诸如此类统曰文化,而做为三界之中的人类,必先尊规守矩按仁的思想范畴达标后方进道的领域。所以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实为气运所迫适者生存。否则灵魂淘态。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开创的儒家学派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化输出部门自然而然就成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儒家的经典著作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当成了科举考试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而编纂的《三字经》更是被当做儿童启蒙教育的蓝本在人民群众当中广为流传。
不仅如此,占中华文化主流的文学作品比如诗词歌赋大都闪烁着儒家思想的光辉;而中国传统节日也都在传承着儒家文化的精髓。
说白了,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儒家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于中国人生活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已经在中华血脉中流淌了数千年。
老子的存在感往往是作为儒家对立面而出现的;相对于孔子而言,老子的消极遁世难以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尽管《老子》一书也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在国际上流传;但是,外国人所看中的不是老子的明哲保身,也不是老子的“无为”,而是老子的思想最接近西方哲学中的“自然主义”。
如果西方人真的热爱老子,真的是“无为”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有思想启蒙文艺复兴以及接踵而至的“大航海”和殖民主义扩张。
换言之,老子的思想能够被外国人接受是因为他“道法自然”的主张与西方某一个哲学流派比如说尼采的主张不谋而合;而尼采也并非是西方哲学的主流。
如果说孔子儒家文化是传播正能量的话,那么老子思想往往与孔子是背道而驰的;说到底,老子只能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此说来,对外文化输出与交流的部门如果以孔子或者说以老子命名的话都是不够严谨的,也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片面理解。
换言之,儒家思想代表不了中华文化;老子当然也不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
其他网友回答:佛缘善、儒求庸、道明智。所以…………
其他网友回答:看了那么多答案,我有必要纠正一下。
第一,孔子学院是干什么的?孔子学院是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合作,在国外大学设立的一个帮助歪果仁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从2009年韩国第一家孔子学院至今在全球已有550多所。这是一个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能给予本地汉语教学一定的帮助,因为孔子学院由我们国家汉办支持帮助,可以为孔子学院派送汉语老师。
第二,孔子学院之所以叫孔子学院,不叫老子学院已由历史决定,也不可能再改了。去年有人大代表提议改为华夏学院已经被否决,至于当时为什么定位孔子学院而不是老子学院,我想最大的原因还是孔子这个形象更能传达“和平、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等中华文化信念。
第三,的确,老子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力不低于孔子,但老子在西方人的眼里更多是哲学家,孔子更能传达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质——和。设立孔子学院最终的目的是让歪果仁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人的善意,以期我们中华儿女与世界能更好的相处。真的不必为老子叫屈,孔子学院也一样传播老子的大道,只是当前历史阶段,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的着力点上还有不少欠缺,孔子学院目前还欠缺大量集中化文化于一身的“当代孔子”,现在只是有不少教歪果仁学习汉语的老师,还没有传播中华文化的“大师”,因为历史才走到这。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学院在道观里,在寺院里。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儒释道三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价值观,以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补充的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办儒学堂,而佛道为民间信仰,由民问筹资建盖道观和寺庙,要学佛道思想就去全国的道观和寺院中去,全国的佛道宗教场所不比孔子学院少。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是入世的大俗大庸,专门替強人做文宣,忽悠不明就里的人丢魂落魄成为走肉,心甘情愿去为人火中取粟。自由散漫惯了的,互不礼让不讲大局的那些有胆有识的群体,对孔老二这套当然深恶痛绝。所以西方蛮国纷纷对孔子学院群起攻之,敬而远之。老子讲出世,有哲学味,但比起西方的深厚的源远流长的宗教与哲学传统,所讲的道(理)显得很朴稚。孔学实质是伦理学,虽必需,可不必拨那么高。道学,其宗教性哲学性有,但原始。
其他网友回答:道家的为国模式施无为之治、老子的教育方式行不言之教。如真懂了道德经你就不难理解,无为而治就是无为不治、不言之教就是无为不教的谜语说法,可见,若开办老子学院就违背了道家不教、不救、不治的哲学原则、自然之道。效法自然,自然不会教人、救人、治人。
事实上,把孔子学院开办到海外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孔子的伦理教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化交流除外,儒家礼仪伦理教的是华夏子孙或来华的老外。来者不拒、往者不追,去琢磨下孟子的这句名言就明白了,输出价值观从来不是华夏传统。
其他网友回答:迄今为止,影响人类最广泛的经,恐怕是以下三部:《道德经》、《圣经》和《佛经》。
关于第一部《道德经》。是一部人类敬畏天地、精神往来天地的宏篇巨制。由于其深邃的思想,玄晦的表达,且因老子亲传弟子甚少,以致传播者少,时至今日,看似影响力相对较小。作为其极少弟子之一的孔子,虽晚年悟道,但其生前思想以《论语》、《易传》等著作展现,真义较之为浅,算作《道德经》的心外之皮肉,未深得天道上德之真义。尽管如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或多或少潜隐着道的精神,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道根”在中国文化中的生机传承,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居功至伟。
孔子后世的影响力,让儒为世人所皆知,孔子学院之建立与遍布也就不足为奇。当然,即使有老子学院,恐怕也办不长久,思想太深奥,明授者希矣,悟受者希矣。《道德经》、《庄子》不仅是中华的绝学,也是世界的绝学。作为中国人,不仅应当以之为骄傲,更应当通过由浅入深的学思悟践,最终扣其门,入其室,得其意,安身立命。天地人间,每个人若把自己安了,世界也就安了。
关于第二部《圣经》。耶稣,真人也。其思想受犹太教影响,受其本有之无我良知之指引,看到蒙昧的众人在黑暗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看到人们荼毒于自性中的贪利与昏昧,欲以人性中光明之能量,挽救民众于水火,其无私利众之大爱,感化了很多人,故信之者众。然,剑走双刃,为世之强为,亦将为世所不容。在其魂归十字之后,受其无我伟大人格之感召,后世信徒以己之领悟,掺杂上或私或昧的信念,在保持对“上帝”敬畏(《古兰经》亦然)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耶稣为神尊的基督教派,一路走到了今天。正是这种敬畏之心,让西方的子孙们保留了做人的尊严。
只不过,上帝即为天地,即创造一切的力量所在和永恒所在,令人敬畏,令人神往。虽然时刻伴随着人类生命的成长与延续,但似乎不是他们描述的那个样子。
关于第三部《佛经》。已述。
曲士不可语道,束于教也。
经者,杻枢之要,极致之至也。以上三部经,皆乃为圣者、圣为者,之经,之精,之灵。
圣者,无别,亦有别。
其他网友回答:这是由于没人真正的读懂老子学说。
如其“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啊?它实指有道者是以“道”为模式法治天下,而不主观有为的乱折腾乱干预。
又如其“为无为,则无不治。”则是说,只要以“道”为模式法治天下,就能够“无为而无不为”的治理好天下。
还如其“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更是说,关爱人民治理国家,能以“道”为模式与民立契治天下吗?所以老子曰:“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及“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以及“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正由于无人能懂老子学说的真谛,所以老子叹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吾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这主要是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是哲学,距离现实社会较远,一般人理解不了,它需要悟性极高的人去领悟、参悟、顿悟,普通人只能死背教条,进入不了逻辑之中,更理解不了。作为学校只能招收成年人,而且是有悟性的成年人,受众大大缩小。孔子思想反映的是社会现实与道德规范,本身已经融入社会的血液之中,只是利用当今社会的现实重新解释孔子思想,以期为当代服务。从蒙学到成年人都可以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