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没有自己的后代送终,有点遗憾。不过是生前没布好人生之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其他网友回答:这与传统中的宗教习俗有一定的关系。
传统文化认为人临死之时,会有着强烈的愿望。而如果这些愿望或者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死者的灵魂就不得安息,将永堕黑暗,飘零于世间。这叫做“死不瞑目”。
再者,古代的民间文化认为人死只是肉体的腐朽。精神,或者说鬼魂,并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鬼魂生活在另外一个世间,它们需要食物以维持其存在。如果没有后人祭祀他们,得不到香火补给的鬼魂,将一天天变小变弱,直至彻底消失。这叫做“魂飞烟灭”。
所以,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后代。因为这不但涉及世间的秩序,也涉及死后的世界。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何无后代最为不孝?行为百年之后,无人送终,这是最大的悲哀!
功名利禄都会过眼云烟,有人送终才是人生圆满。
中华文明起源于的农业,在到处是荒地的年代,荒地的开垦需要劳动力,农业发展了,能养活的人口就会增加,人口的增加又需要更多的地,当荒地不足时,就会发生掠夺,掠夺的结果就是战争,战争会死很多人,迫切又需要人口的增加,正是在这种循环中,古人感到能生后代是能够繁衍下去的必要条件,所以逐渐就形成了“人生不幸,无后为大”。
其他网友回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的盛与衰和人丁兴旺是相互连系在一起的。特别推崇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生活格局,于是,便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谬论,使至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涎生了上千年,这就导至妇女受到了极为不公平的偏见和压迫。
这种思想也直接关系到人死后是否能孝子列队、风光大葬,还是孤单形影,凄冷入土的场面。其实,风光也好,凄凉也罢,关健是要老人在世时多多孝敬,让老人活的舒心自在,才是正道。而在人亡后,你再唱戏诵经,人山人海,亡人是不知道的,只不过是活人为了虚伪的脸面烧钱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也适用于世界大多国家,人死后活人要给他送终,举行一个丧葬礼仪是对死者尊重和难以离别的感情。无人送终在封建社会里有两种可能:1、膝下无子女 和亲朋好友。2、死者生前对社会没贡献,没留下任何痕迹。悲哀是对死者的看法和评价。
其他网友回答:人都死了怎知后事?活着幸福就行,死后如何又怎知?与活着有何关系?一缕青烟一盒灰消失于世,有何用?
活着受苦受累艰苦度日,死了亿万人送行都是给活人看的,
其他网友回答:国人有善终的观念,讲究人活一辈要有一个好的结局。回顾一生经历,都要善始善终,这是古人所期待的。人之大去没人送终,说明了人生混得种种不如意了,所以莫不是一种遗憾。
其他网友回答:人死时,盖官定论。我们那每家都会有人去守夜,期间就会聊这个人。这一辈子是混的多差,才没人给安排后事。也就是所说的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中国自古是侍死如生,滕王阁序里不有一句死生亦大矣。所以注重陪葬的,你看兵马俑多大,你再看多少盗墓的,外国你根本找不到。不是说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埋了,你看电视剧里不是有很多卖身葬父的情节吗。
还有,就是没有人送终说明没啥亲戚朋友。要么是自己人品太差都断了关系,要么是亲戚朋友一个个都先自己死去。哪个都是很悲哀的。当然除了没人送终,没有后代也很悲哀的。
除了中国一直以孝道治天下,常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深层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而农业自然要男的作为主要劳动力。香火断了,也就是这个家要散了,妻女未来的生活一片灰暗。
其他网友回答:有着两千多年的儒家文明影响和中国,在群众和市井生活礼仪中,儒家礼仪和观念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中国社会中,人的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的各种庆贺和悼送的礼仪中,都逃不出二千多年前儒家《礼记》那本书,都藏着儒家礼仪的影子。而今天,题主言到的人老无人送终的感叹,其实是儒家观念在影响:
一,儒家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传承,重男轻女。儒倡导建立的传统中国社会,不同于西方和其它区域宗教信仰社会,中国儒家社会是一个重现世的社会,它不排除宗教,它敬鬼神,但它重现世伦理和实践。我们看到儒家所有观念,朋友,兄弟,父子,夫妇等关系,是儒家强调的,它不语怪力乱神,它的一切礼仪制度观念,都是围绕活生生现实社会来安排,一方面体现了它的功利性,过好现在才好,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它的清醒和不虚枉,展现了儒家文明的理性和清醒认知特点。而在现世功利下,没有后代,意味着衰败,自是悲哀。
二,儒家文明重视后代的观念,也是中国长期封建自给自足经济模式的深刻反映。在以农耕为主导的社会中,男人是劳动主义,而更多的男丁则意味着更多财富和美好未来,多子多福,不怕穷就怕无后,这些观念就衍生派出,有其与经济社会暗合的一面。而无人送终的悲哀实则是对衰落的悲哀。
三,中国近百年面临一轮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从半殖民、半封建到今天中国现代化强国崛起,经济变革深刻影响思想变革,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只要每个人稍与这几十年历史和自己经历对比,便有深刻感知。一些传统的糟粕概念都会被人忘掉,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所以,在今天少子时代,宗法解体,家族观念逐渐衰感,无人送终也是很正常的,不一定是悲哀,也许是社会进步吧。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礼制文明建立起来,延续了二千多年,覆盖上、下各个阶层,有着严密礼仪、秩序、制度和宗法观念体系的礼制体系的文明体系。到了晚清和现代,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和资本主义萌牙以及列强炮火的轰击下,中国儒家文明体系在长时间的被封建政权绑架的穷途末路中,经历废科举,去孔子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孔子被请下神坛,中国各种思潮群生,最终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在中国展开历史宏大的实践,并深刻影响和推动中国向前发展。
时移世易,一个民族有其传统的粘性,与时俱进的儒家文明,仍是中国人信仰的灵魂和自信所在,是未来迈向世界,展现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自信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