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跟着善良走!
其他网友回答:我曾经在遇到过一位100岁的道教高人。
随口请教了如何读懂《道德经》。他给我说了三句话。实在是经典。
我从三个角度分析一下:
第一:《道德经》不是简单讨论社会伦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而是面向宇宙讨论道与德的。
第二:对于人类只需记住一句话: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几乎只有千分之一的人能做到。
第三:不读1000遍以上的道德经。不要谈道与德。
我听了后觉得真是经典。
我是自哲学,感谢您点击右上角关注我!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也解读三章《道德经》了。解读道德经还需要身份吗?确切地说,所谓解读实际是学习,谁敢说自己完全理解了《道德经》呢?包括《易经》,只要通俗晓义,不挟私货,不故弄玄虚,起到启蒙作用就可以了。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 = (道+德)经
有道还需要讲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爱美人更爱江山,也不能夺人所爱!德不配位,摇摇欲坠!
德行再好,仁慈过度,也难成事!成功还须靠方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道德经》本身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又要考虑到兼顾天下黎民百姓!
一点浅见!敬请指点!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人能告诉您,只有自己扮演老子自言自语对话,才能理解道德经。与老子神灵心授?。
只要看见谁说读懂了道德经,都是废话,若知一二也不可能,谁能说出,一,二,是什么意思?别说知道啦,天大都吹不起来,还吹道,到气吧。
其他网友回答: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智慧奇书《道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首先我们要从老子的身份说起。
老子姓老名聃,《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为周王室管理图书档案馆的官员。所以老子每天能阅读到的,是王室的政治档案、历史记载。老子就研究这些历史档案,写出了《道德经》。所以《道德经》是讲如何治理国家的书,老子是写给统治者们看的。
所以《道德经》中动不动就说“圣人”如何如何,五千余言《道德经》共有三十一次提到了圣人。而圣人正是老子思想中最为理想的君主,《道德经》说的就是圣人的治国之道。
那么圣人的治国之道到底是什么呢?老子认为就是“无为”,统治者无为,国家才能井井有条。但是“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肆意妄为,不胡作非为。特别是统治者,不要对百姓指手画脚,不要为满足一己私欲随意盘剥压榨百姓。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顺应百姓内心的愿望,辅助百姓自我完善。
《道德经》中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表面上无为,背地里却什么都做,以为老子是个阴谋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子的意思是,只要你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只要顺应自然,就能无往不利。
其实不仅道家说“无为而治”,儒家也说“无为而治”,法家也说“无为而治”。比如孔子曾经说:能做到无为而治的,大概就是舜吧,他端端正正地坐在朝堂上就能治理国家了。法家认为,君无为而臣有为,统治者只要能够选派称职的大臣,就可以治理国家了,统治者不需要插手具体的行政政策。
当然,对“无为而治”说的最好的还是老子,因为他为“无为”找到了理论依据,那就是“道”。《道德经》说“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人要效法道,所以也应该顺应自然,决不强求,这就是“无为”的真义。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大道至简。西方翻版的唯物辩证法,就是易经道德经太极八卦图原理通俗白话文表述。
道,创世法则宇宙真理客观规律。万物有道道不远人,入世为人替天行道,尊重探索理解掌握运用客观规律。浅层解读为机械阴阳主义,如美国二元同质有限竞争治国治世模型;深层解读为阴阳五行八卦理论,如中医理论、风水测卦算命。
在哲学领域,古典表述为阴阳互化相生相克,现代表述为矛盾对立统一普遍联系永恒发展质量互变往复循环(否定之否定、成住坏空,可表述为往复循环)。在数学领域,道家八卦最基本含义为排列组合,现代拓展为概率统计排列组合归纳演绎逻辑推理。就认知论和方法论而言,既有循“学习·观察·分析·总结·理论·模型·实践”路径,格物致知举一反三,适合大众人才的理学,如工程师、技术员、办事员、士兵;也有从理论构建模型,从理论创新理论,以心悟道触类旁通,适合小众天才的心学,如艺术家、基础理论科学家、哲学家。
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神秘化玄学化恒河咖喱化,都只是脱离实际空洞臆想、拈花一笑故作高深,实则不得要领,无法落于实处,最终一事无成!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为:
道是可以讲述的,但不是寻常的道。
其意义是可以了解的,但不是寻常的意义。
无法解开的,是天地的开端;
可以解开的,是万物的起源。
平常没有兴趣,去观察它的奥妙。
却常抱有兴趣,去观察它的外表。
这两方面看起来相通,理解却有不同。
相通就是玄机,玄机之后又有玄机,这是许多奥妙的门第。
老子《道德经》一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四句话从来没有一致的讲解,其意义至今不清。其原因是没有把老子当时讲《道德经》的具体情况考虑进去,当老子出玉门关时,把关的尹喜要求老子讲《道德经》,否则不让他出关。平时老子“述而不作”,这一点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讲过。《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老,指老子;彭,指彭祖。这两位古人都是述而不作的。“窃比我”是孔子自谦之词。在关尹的要求下,老子只好讲起来。所以开头就说:“道是可以讲的,但不是寻常的道;其意义是可以了解的,但不是寻常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讲?可以从《德经·下》的一段话中得到印证:“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意思是,天下对我的大道不理解,认为它和过去的一些道理不一样或相悖逆。但是,也正因为它是大道,所以就不同于寻常的道,也一时难以被接受。假如和过去的寻常事理相似或相同,那样早就是“微不足道”的了。
从语言学角度看,古代语言的一个词,有时可名可动。如“道”,既可以为名词用,也可以为动词用。“道可道”,前一个“道”是名词,后一个“道”就是动词。同样,“名可名”,前一个“名”就是名词,后一个“名”就是动词。而后两句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正是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道可道”、“名可名”,因为“名者,明也”。就是“天地之始”无法了解。万物之源,却是可以探讨的。进一步说,天地之始一宇宙的生成,之所以无法了解,是因为那时还没有生命的发生,因此此种事物并不会存在于人类集体记忆之中。而生命的发生,却是可以追根溯源的。如现在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万物皆祖于龙”,因而把龙视为始祖,自谓为“龙的传人”。而按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认为人类是从古猿变成的。但是,如果进一步再间:那古猿又是从哪里来的?可能只会再回到“恐龙世界”中去寻找答案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段话,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汉代帛书里写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首先,老子的道是大道,怎么不是“恒道”呢?老子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其次,有人说把“常”改成“恒”,是避讳汉文帝刘恒之名,但如此避讳,则应把“恒”改为“常”,而不是相反。根据1973年《考古》(第一期)杂志介绍,马王堆之汉基为第三代长沙王丞相利仓之妻所葬,时间为西汉前期,应比刘恒年代早。因此与刘恒无关。但可能和吕后当政有关。西汉初年,重黄、老之术,吕后当政,是为“变天”,自然和“恒道”不同,改为“非恒道”给吕后当权服务。而其后的汉文帝则为刘恒,自然又不是“非恒道”了。这件事也说明“变天”思想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斗争一直存在着。
其他网友回答:关于道德经,我一直在读,看了大家的回答,感到有点郁闷,这里,我也说点自己的领会,一家之言,多指教。
先说说,道德经是老子名著,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我看了很多的回答,发现大家看的多是三国魏王弼的解释本。在马王堆老子五千言出土前,读这个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网上可以很方便的查到马王堆的原本了,请不要再读道德经了,可以把他作为一个注释来读。
举个小例子,大器晚成,原版上写的是大器免成。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大器免成的意思我试着为大家解读一下。道德经里有句话,物刑之,而器成之。我举玉器为例,意思就是一块玉石,需要用刀雕刻之后才能成为艺术品。玉不琢,不成器即出于此。大器免成的意思,最顶级的艺术品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的不需要动刀的原始形态。
再举一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后来改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这段话的意思,道德修养有成的人做事象水一样,对所有人和事物都有帮助。同时自身也达到静的境界,从来都是站在人们认为最吃亏,最难受,最艰苦的位置而甘之若素,所以已经很接近道的境界了。一个人可以做到居住在风水好的地方,心胸善良而又宽阔如渊,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做官能善于治理国家,做事众人称之曰能,答应别人的一定能做到。一个人若能做到这些,虽然还没理解静的境界,也没什么可忧虑的了。如果把静,改成不争,试试。
例子还有很多,老子五千言微言大义,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篇幅有限,老子五千言完整的解释一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完的,其中很多篇幅我还没有理解。无论做人,做事,治国,修身,兵家,医学等都可以在道德经中得到启发。
其他网友回答:再论“道” 读一遍《道德经》就如在地狱走一遭,出来后感受又如炎炎夏日在湖水里畅游一番。许是自身知识视野狭窄,思想浅薄引起。《道德经》包罗万象,大气磅礴,思源如宇宙之广。个人认为《道德经》是汉文化思想的起源地,在拜读前,读过许多各历史时期有影响力,有思想的著作,看过,听过影视,伟大人物讲话,都无形或有意将之指向老子的《道德经》。 读来如同天书,一次次拜读,一遍遍从中寻找思维困惑的突破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什么?世界的本原?道为宇宙?一为星系?二为日月?三为日月地?(或天地人?国家社会人?)暂就这般肤浅的理解吧。以此展开个人观点。 论“道”必须从“玄同之境”开始,得具有“洗涤玄签,内观自省,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客观,公正,理性,敬畏,科学,广度无垠深刻思考社会,事理,人的行为思想,无我无杂念为出发点推演,探索自然万物相关联相对立的已知或未知循序变化。老子三字两言将宇宙万物自然运行有为展开,留下无限地冥想空间,字字珠玑。 《道德经》里从人性的仁,善,德与丑,恶,欲结合社会现象,国家管理相对相联展开论述,辩别,探求真理。 结合当今人,社会,世界,人类的文明进步依靠新思想,全面的科技发明革新不断推进发展,由此些伟大人物的人生终极理想实现,带领人民免除战争,饥饿,病患,愚昧走进崭新时代。这是好的宏观面体现人类的文明。微观方面呢?从历史到现代各个时期,各朝代因思想腐朽,道德败坏引发战争重复更替。绝大多数人民被善恶美丑社会事捆绑思维,沉溺于悲喜哀乐个人意里泛泛而生。人性的仁,善,德与恶,丑,欲激烈碰撞挣扎,实为贪欲过度,盲目无知,无聊无境的争比心态泛滥,法制不严而展现出社会丑陋的现象,要改变需要大众的自我觉醒,自发向上探索正确客观理性的行为思想。社会好坏现象终就是人造成的,也是由人而改变的。贪欲有度,思想无界。地球资源必竟是有限的,满足不了人类无知无尽的欲望。暂没有新的科技发明革新,没有新的思想引领,没有更好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管制,重复破坏,浪费有限的地球资源,人性无节度贪婪只会将人类再次带入战争里,地球资源环境将会更加恶劣。 世界新的思想由一元复始,从无到有,万象更新。人是万物之灵,在仁,善,德的人性环境中,会激发无穷尽求知的意念,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望,由此探索,辩论,实践将会诞生更多新的思想,新的科技发明,新的事物涌现,引领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人生的终极意义就在此环境中展现出不同的风采,人性灵慧,人文璀璨。 人,社会要靠法治严明,先进思想来管理引导,法治严明可杜绝人性丑恶面无序重复演变,先进科学的思想引领方向,社会清朗,世界大同,和谐共处。到此,受智力知识有限,难免片面,或过于理想化,千难万难的首先得敢想吧。两百年前,谁能想到会有飞机飞船呢,想与嫦娥约会也只能是梦里哈,如果有嫦娥,如果愿意,现在不都能实现了吗。 人有时如生活在水里的鱼,要时不时跃出水面吐吐气,看看想想不一样的天地。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思想更无边际。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只有知识改变思想,思想改变自我,改变社会。没有不好的年代,只有不好的自己,“无病呻呤,自以为是”这两毛病自此改过,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