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阴一阳,是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
换句话说: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包含着阴阳的关系。明白了阴阳,就会明白天底下所有的事物。
阴阳,是中国人的一种上通天地、下达幽微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称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概括起来,阴阳的基本规律有:1.阴阳一体。2.阴阳互生。3.阴阳消长。4.阴阳转化。5.阴阳互补。6.阴阳吸斥等。
以近期发生的杭州失踪女子遇害案为例,夫为阳、妻为阴,夫妻不和,意味着阴阳不平衡。夫杀妻,破坏了阴阳关系,那么就会家庭破碎,阴阳不在。
一阴一阳就是阴阳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周易》之道。好多人把阴阳看成是矛盾的,把阴阳关系看成是矛盾、对立、互相转化的关系。实际上阴阳不是矛盾。阴阳有对立的一面,但是它更强调阴阳之间的消长、和谐、转化的一面,对立、对待事物或者一个事物对立、对待的两个方面之间不是偏于“斗”,而是偏于“和”,强调一个“和”字,而矛盾强调的是对立、对待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对立、对待的两个方面之间是一个“争”的关系,或者说“斗”的关系。所以矛盾的思维应该说是西方的思维,而阴阳的思维是《周易》之道,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周易》的两个基本符号构成的一种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阴阳来自《易经》,是由阴阳爻、卦爻、卦和卦爻辞构成的学术体系;是依赖象思维确立的古代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的“二”就是阴阳,"三"即天地人三材,是知阴阳的重要性。关于阴阳的重要性,《内经》进一步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关乎事物如此重大,足见其重要性。故养生、诊治,均应"法于阴阳”。
如此诠释"阴阳",恐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中医基础理论》便将阴阳与对立统一规律等同起来,似乎这样更容易理解。实际上,如此认识是错误的。
阴阳基于象思维而建立,对立统一规律依赖概念逻辑思维建构起来,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不应混为一谈。
其他网友回答:简明扼要地回答:《易经》一阴一阳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中"是核心。
其他网友回答:阴阳关系,表明了自然界所有物质。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由阴阳二气所组成。都是存在于它的内部的根本规律。
阴阳二气,阳刚阴柔,阳强阴弱,气质相反,运动方向相反,又相互补充,相互推动。即排斥又吸引,共存于一个统一的时空之中。
其他网友回答:《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点:
一是一阴一阳具有普遍性。“万物莫不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真理,我们可以把万事万物都分为阴阳。
二是一阴一阳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我们认识、分析、对待任何事物,均可以从阴阳两个方面来对待,这样就避免了单一性、片面性对待事物的问题。
三是一阴一阳是统一的一个整体。让我们知道,任何事物虽然说具有阴阳的二重属性,但放在一起,阴阳又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整体地、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事物。
四是一阴一阳是运动并可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同时,它一方面是一种动态的阴阳,阴又可分出阴阳,阳也是又可分出阴阳,另一个方面,当环境、条件出现动态转化时,阴既可以变为阳、阳也可以变为阴。这样,我们就会以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对待问题了。
当然继续研究、深入思考,《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其它方面的影响,但至少以上四点影响是少不了。您认为呢?
上一篇:中国光棍人数会每年增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