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用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大有作为。
人有认识“道”的能力,“道”也是可被人认识和运用的。掌握规律,按规律来行事。规律就是“道”,复归本性,是事物的变化规律。“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
知常就是认识规律,知道事物的规律就是明,否则,轻举妄动,就要遭凶险。现实社会中就是没有按“道”的规律行事而后侮莫及。现以生活中“道”的规律来说一下:如人们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白天干活晚上睡觉。这些就是人们的生活形成了“道”规律。这些规律一旦被打破,对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否则,真是会“后诲莫及,诲之已晚!”
一,就起居而言,早睡早起就是“道”的规律。晚睡晚起就是破坏了这个“道”的规律。人体的脏器功能是按时做功的,什么时间就是什么样脏器发挥功效,也是周而复始的运转,遭到坏破是可想而知的。
二,一日三餐而言,按时就餐,均衡饮食就是“道”的规律。如果一天吃两餐或四餐,每餐都大鱼大肉,喝酒过量,又不按时就餐,这也叫打破了“道”的规律,长期下去会身患胃病,严重者手术切除。
三,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这是人类社会根据宇宙间运循形成的“道”的规律。晚上读书写稿件,白天来睡觉。这也是打破“道”的规律。如形成这种坏习惯,人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
总之,以上所说的就是生活中“道”的规律常识。认识并很好地运用这些“道”规律常识,会使人身体健康,青春永驻,长命百岁! 其他网友回答:若得老子之道,从政者可,治大国,如烹小鲜。从民者可,知足者常乐,趋利避害。作为平民百姓,不求治国理政,可以从老子的道中学一九牛一毛,便可平心静气,乐趣人生。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是不知足。因不足而欲望万千,去搏其名,争其利,最终是顾此失彼,悲喜愁成。我们没有大丈夫的厚,也没有上善若水的柔,让我们在不足中羁绊,欲罢不休。
太多的人因不足,由富而再富,依势涨势,得陇望蜀,依然道不足。所以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苦。我们记住老子的教诲,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知足为而不争,其乐无穷,人道厚重就是草木一生。
其他网友回答:无论什么道,包括老子的道,道其实早己潜移默化在有人类高级进化后就已经扎根在人类的思维里,不过也可说道在中国老子的身上终于嫁接成活,并且生根发芽,渐露头叶,从而老子便成了道的代言人、寄托者、集大成者或称化身,即老子化道成身、以道立命,以道开世,以道成为人们圣拜或拜圣的始祖道仙。关于道,其实说穿了就是自然规律,就是自然万象中千变万化且神秘不为人所知的天规宇律。道就是天规宇律集现在人类身上的一种思维存在形式,或思中之道,精神之道,也叫人用规律之道。没有自然规律的授精,人类精神只能是白流月经,万事难孕,万业难成。道就是理,理就是规,规就是宇宙运行的道和德。万有规律性,规律有万性。规律识不尽/运动规又生/只要天地转/新规生不停。规律代表宇宙心/无限事物生于规/人若能把规识尽/宇政宙业必传人。规是客观魂/更是宇宙心/自然无限美/全是规所为/劝人多识规/文明大如宇/星瞰地球瘦/日月难暝目/人间何时起/风流在宇宙。规就是自然心中的道,规就是客观冶世的理,规就是宇宙包容万事万物的德。苍天虽无言,以规治九天。大地虽无语,以规理万事。宇宙虽无心,以规行天德。这就是老子道中的自然之道、客观之道或称道之大道,道之天道或宇道。天才地中生/其才规中成/若能识尽规/必会成宙雄。天上就没有什么上帝,掌握和认识的天规宇律多了,人类就规然成了宇皇宙帝。规律是天脑/万界由它导/星乱规不乱/合谐兴九天。规是宇宙德/高贵万界遵/规是客观道/万世离不了。万物皆俗套,唯有规律高。无限辉煌事,全靠规指导。尽瘁为自然,万世唯规俏。识规得天宠,拓规得宙幸。这就是老子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天之道,行宇之道,处世之道和辉煌之道。天道以规而贯之,人道以德而行之,宇道以规而恒之。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的“道”如何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是把老子“道体”——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以及修身养德之道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去。
我们的生活涉及方方面面,有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有衣食住行的情况,还有其他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每个家庭、每个人来说,情况又是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带普遍性需要考虑的事,例如我们生活如何一年比一年好。这个问题可以用老子“道体”作指导。《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说的是事物相互作用原理,其中就包含辩证否定。这个辩证否定,主要是自我否定,包括发展和联系的两个环节。发展环节,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不是自行灭亡(注:这是现代哲学上的术语)、也不是自行产生的,而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老子称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联系环节,就是任何新事物都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老子称为“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我们生活如何一年比一年好中,就是要善于运用辩证否定观,联系实际,对旧的或落后的“东西”进行自我否定。但不是抛弃,而是保留其中一切积极因素并加以合理“改造”、提升,实现了二者(即发展和联系的两个环节)的统一,称为扬弃。这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把握自我否定和“扬弃”方法(这说通俗一点相当于奋斗),生活就会一年比一年好。如果遇到其他问题或者什么矛盾,则需要运用老子自然辩证法中的其他方法去指导解决。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谢谢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的一切,来源于自然,而后回归于自然。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不可奢望人定胜天。人在大自然中是非常眇小而无力的。人类是不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特殊的存在,谁也不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靠大自然的恩赐得以生存,得以延续,但人类的未来生死存亡并不完全掌握在人类手里。别的不说,仅就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性来说,就是不可捉摸的。据人们考查,小行星曾经无数次撞击地球,其中一次倒致地球上最大生灵恐龙的灭绝。现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仍在时时发生,发生大的撞击毁灭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危险依然存在。试问人类准备好了吗?当然也不是说人类毫无作为,人类仍然具有别的生物不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不断了解自然,适应自然,逐步掌握一些自然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在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规避自然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但是,千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逆天而行,历史上多有惨痛的教训,应当为大家牢记。
其他网友回答:推荐看看头条《老子论道》听一下喜马拉雅《老子论道》是最玄妙的哲学,物理学, 社会学,人生哲学。理解感悟了就知道了,一本能读懂的道德经。老子2500前就告诉我们了。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最基本粒子,道就是自然的规律和规则,道就是使人类文明的思想灵魂。分享《老子论道》网上搜。看看就知道了。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在《老子》中,“道”是一个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或者,“道”是一个直接深入到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形而下的具体概念;或者,“道”是一个用以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与我们前面所作出的结论相协调。进而,通过对于上述各章节中具体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老子》中的“道”是统领、指导其他相关概念的。因此,就“道”与其他政治概念的关系而言,在《老子》中,“道”是一个用以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注概念的形而上的本源性概念。
在考察过了“道”的概念的使用及其与相关的概念的关系之后,我们需要考察在《老子》中,“道”这个概念,作为行为主体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也就是说,“道”的功用是什么,“道”其本身究竟能做什么呢?
首先,从“道生一”、“道生之而德畜之”、“道生之”、“道恒无名”等章节,我们可以看到,“道”的功用,最根本的是体现在它对于万物的“生”的作用上。
进而,从“道恒无名”、“治大国若烹小鲜”、“道者,万物之注也。”、“信言不美”、“和大怨”、“以道佐人主”、“道泛呵其可左右也”等章节,我们可以看到,在《老子》中,“天之道”的生养万物的功用,是最终要落实到“人之道”之中的。而“人之道”是在秉承了“天之道”的最根本的功用的基础上,最终体现为“左右”,即佐佑,和“恒与善人”,即对民众一贯的帮助、扶持与亲近。也就是,由“天之道,利而不害。”最终落实到“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一着眼点上。
由此可知,在《老子》中,“道”的根本的、原始的作用是对于万物的生养,而类比到人事之中,也就是类比到“君人南面之术”时,因循天道,或说“法道”,所提出的要求则是对于民众的生养,即对于民众的帮助与扶持。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的道,核心为“无”,老子从“天道”和“人道”两个层面去阐述“无”以及道之理。我们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去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生命的层次和维度,最大限度的接近老子,用“无”的思想去观察世界,去解决人生面临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一,人们从《道德经》中的"知其白守其黑"的原理中发明了围棋,围棋讲的就是黑白对阵,我是黑子,要攻要守,就得知道白子怎么想?反之亦然。
二,人们从阴阳八掛之中发明了太极拳,用于强身健体。
三,古今中外,学道修道之人不计其数,不分阶层,不分职业性别,不分国籍,每个人都会有所领悟,不太好一一列举出来。比如,我是一个性格柔和的人,我就喜欢老子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主张,并且去实践,对我的工作生活很有帮助。
有的人性格刚强,他不喜欢“上善若水"中水的特点,他更认为"上善若酒",更喜欢酒的浓烈,要么轰轰烈烈的生,要么轰轰烈烈地死。
再如,"道法自然"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做你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什么?能做成什么事?只有通过你的学习实践之后,才清楚,如果认识了你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你才真正了能你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会在什么领域取得成功。社会上的很多人,很忙很苦,但大多数人都是瞎忙,跟着别人走,没有思考过自己的特长,找不到突破口,这样的人再苦再累,成效都很低,很难取得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是世界本源的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子的哲学认为,道才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据。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人生都要遵循道的法则。
那么道的法则是什么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告诉我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一章中,老子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道的概念和功用。首先,道是在天地世界之前就有的,它是一种绝对的规律和存在,道不是鬼神。同时,宇宙万物也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无法用语言去定义。人是世界万物的一个部分,既然如此,人生也要遵循道的规律和原则。
那么道的原则是什么呢?老子说,是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界,因为那是有形的世界,而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事物本来应该的样子,就是规律。
所以,人在社会上生活发展,也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存法则,否则就是与规律逆向而行,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中国的人生哲学中,有一冷一热两种哲学。热的是积极进取的儒家哲学,冷的是强调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人生的催化剂的话,老子的道家学说,就是人生的净化剂和清醒剂;如果说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教人做生活的加法的话,老子的道家学说就是教人做减法,给自己的心灵减负。在当今这个社会,适当地给自己的人生做做减法,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
所以说,道家哲学是冷静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减负的哲学。老子的道,告诉我们,有趣的人生,应该是做减法的生活。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懂得及时收敛的哲学。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就要懂得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你看花开最好之时,就以为走向落花满地的时刻,月亮最圆的时候,马上就会走向月缺。其实不如意是人生的常态,圆满才是人生的变态。
如果在成功的时候,懂得收敛和自我保全,这才是功德圆满。所以,知进为勇,知退为智,知进知退,知行知止,则万事不殆。
老子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是说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你在大获成功的时候,你在诸事不顺的时候,都要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当然看待一切,看待繁华与落寞,这就是清心寡欲的学问。
人的一生不就是靠心的作用而存在的吗,一切快乐和烦恼都是因为心的作用,所以我们的人生,最为重要的是保持心的自然和宁静。只有心明朗清醒起来,我们人生道路才会享受无边的清凉。
为人做事时时摆正心态,不过分要求自己,自然会感到幸福。这就是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
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人为什么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比较,而一旦有了比较,心情就会产生变化,这样就会自乱阵脚。就像两个绝顶高手比武一样,一方总是想方设法惹怒对手,好让对手自乱阵脚。真正的大勇不是怒发冲冠以头抢地,而是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换句话说,随便你怎么激怒我,我始终冷静清醒不为所动,你奈我何?
老子说,知足者常乐,随遇而安。这是说人要学会管理欲望。在老子看来,欲望是一切痛苦一切不和谐不美好的根源,唯有学会并提升管理欲望的能力,我们的人生才会有趣好玩。这是道家关于人生欲望的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寡欲甚至是禁欲的倾向,这在道家哲学中表现的极为明显。道家所说的寡欲,其实更多指的是自己的内心。在无为哲学的逻辑下,道家更注重内心的清净和平和,要求人们多做一些心灵的减法,让自己心灵更加敞亮。对于财富和地位,道家同样保持一种警惕的心态。
所以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境由心造,我们要是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内心,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心大了,你的世界就大了!
老子说,淡兮其若海。在成功时候保持淡然,这是考验一个人的境界,在失败的时候保持淡然,这是考验一个人的底线意识。也就是说,人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子强调在人生的高光时刻,要保持清净无为的心态,这一点对我们的现在的人生来说,特别重要。
老子提倡功遂身退,给自己留下充裕的空间。这里讲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心更大的问题,特别是取得巨大的成功和遭受巨大的挫折的时候。一句话,就是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自己的内心始终平静,唯有平静,才能像大海一样广阔和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