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对现代人来说玄而又虚,对现实生活还有指导意义吗?
01-30
0

儒家理论指导了千年,把中国指导成东亚病夫。如果道家理论指导上千年,会不会把中国人都指导成精神病?哈哈哈……又玄虚又没实用价值,但是,就是也有人崇拜,也许玄虚就是高明吧。佛教理论也受过重视,过去当权者的美妇多,和尚们敢胡搞,后来遭到打击取缔。道家也炼丹祈求长生不老,皇帝吃丹没长生反而吃死了,也失去了信任。文化最大的价值应该是适用,能够普及并被接受。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道德经》学说,一旦读懂一点也不玄虚,而且对现代生活很实用,而且是医治现代社会病和身体病的良方。老子学说太复杂,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我就“清静无为”理念阐述一下吧。

一般人把“清静无为”理解为方法,即清淡清静的生活方式,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不完整的。“清静无为”不但是方法问题,而且还是角度问题,即倡议私利方面的无为和社会方面的有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良好效果。

一、天地自然法则。天不为天,地不为地,天地而为万物,万物兴则天清地灵。人不为己,而为天,而为地,而为民,天地人和,则自己通达。掌握得好,你在人世间就法力无边,连鬼神都能号令,何况人。

二、精气神法则。人不贵身,苦其心志,不强求享乐,则身强力壮,则智达慧敏。实践证明,按《道德经》“清静无为”法则养生,才有持续持久功效。修养得当,可成仙成神,更不可能生病了。

三、道法自然法则。不强求功利,不违规律做事,不违社会品德规范做人,顺其自然生活,反而幸福快乐。其实,这暗合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威力,你应该深有体会吧。

四、祸福相依法则。祸来,坦然应对,不刻意回避。福来,坦然接受,不失态,不夸耀。这是真贤真圣功夫,心平如水,心静如云,所有烦恼通通消灭。

(蒋荣清,2019.10.2)



其他网友回答:

他悬中有妙,

虚中有实。

你须好好参究,

入理认知。

现实生活中,

他就是善导师。

其他网友回答:

“玄而又虚”,确实是绝大多数人对老子思想的基本看法。

按照道理讲,像《老子》这种玄而又虚的东西,应当很少有人愿意去触碰,也很少有人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不愿去触碰,一是因为高深才是因为才让人感觉玄,二是因为缺少实用价值才让人感觉虚。

看看头条上有多少人在谈论《老子》或者《道德经》就知道,事情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难道现今的条友都是得道高人,能够解决玄学问题了?难道现今的条友不再为生计操心,可以有闲心谈谈阳春白雪?

1、春秋战国已经对老子思想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检验。

老子思想在流传之初,并受到很多追捧不是因为它难懂,而是因为它实用。

我们知道,老子思想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时,身在鲁国陬邑(现在的山东曲阜)的孔子,都要不远千里前往东周的都城洛邑(现在的河南洛阳),向老子请教道德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战乱不断的时期,几乎每一年都有至少一场大的战争,也几乎在每都诸侯国被消灭。在这样的时代,所有的理论都显得苍白,所有的慢工出细活的招数都没有用武之地。

《老子》能够经历这样的乱世之后还能流传至今,至少了证明了两点:

第一,所有人都对老子的思想有或多或少的理解;

第二,就这点已知的老子思想,就已经足够人们去处理面对的困难和问题。

2、玄虚是魏晋玄学给老子贴的标签。

汉末,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玄学逐渐兴起。

玄学的思想来源,既包括了道家的经典著作《老子》和《庄子》,也包括了 儒家的经典菱《周易》。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3、玄虚,是基于老子之道而发出的感慨。

几乎所有拿到《老子》并且想要读懂《老子》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拿“道”来开刀,总觉得解决了“道”问题,就能够轻松地读懂《老子》了。

当人们集中火力去解决道的问题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对道莫可奈何。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一个个都是要脸不要命的家伙。即使是在道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也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自己力有不逮。正好,《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就此成了《老子》的代名词。

4、玄虚,是解老中颠倒先后的必然结果。

道,被老子赋予新的含义之后,成为老子建立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非常重要。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在解读《老子》的时候就要从道着手。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微、希、夷,道所具有这三大特征决定了魏晋的玄学家们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正确地认识道。道,即便在他们面前,他们也茫然不知,“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想要认识道,首先得具备相应的能力,也就是要具备认识微、希、夷这些特征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借助更好的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第二种,按照老子的指引去为道。

解老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

拿到《老子》就像刚进入游戏的时候,技能、装备都没有,只有慢慢地刷小怪练级。每升一级或几级,都会提升角色的属性、解锁新的技能。“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随着属性值的提高,新技能的解锁,角色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可以去挑战越来越大的BOSS。“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道,就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的终极BOSS,只能在游戏的最后关头去灭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信奉玄学的人倒好,一个才进入游戏的菜鸟,要略过前面所有的过程,直奔终极BOSS而去。能够有满意的结果那才怪了。

5、《老子》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道的问题,在当今的时代里,就是一张窗户纸的问题。

老子一直强调,道是天地之母。我们知道,古人所说的天地,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地球。天地之母,就是地球之母。道是天地之母,说明地球是从道当中演变出来的,现在,这早已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天文学的问题。对天文学的所了解的条友就会知道,天文学上有一个康德-拉普拉斯太阳星云假说,解决的就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就是太阳星云;从现实的角度看,道就是广布星际空间的暗分子云。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为道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回到茫茫星空中去。老子要解决的问题,很基础,就是生存。从地球上的生存问题到太空的生存问题,从太空的生存到星际空间的生存问题。

离开地球进入星际空间,古人根本不可能想得到。生活于现代的我们,完全不用去想了,国际空间站来从来没有间断地人类。

为道,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解决生存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要按照老子的要求去为道,哪怕是一个礼者,也能够最终成为道者,“道者同于道”。

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为道来摆脱名利对人的束缚,摆脱地球对人的束缚,摆脱太阳系对人的束缚。

其他网友回答:

现代社会,很多人在疯狂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的充裕、丰富而幸福。相反的是世间充满了更多的丑恶,人际关系也充斥着更多的利益和不信任。世风日下,伦理垂丧,道德滑坡,人和社会到底应该以怎样的道路前行?老子思想中巨大的生活智慧便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和借鉴。

1.老子思想是什么?

老子思想即是“道”与“无为”。道则是自然,自然便是万物的本源。无为则是不妄为,不乱为,遵从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思想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就是关于自然的理念和理论,其倡导人要顺应客观规律,遵从自然规律办事。自然主义是老子思想的灵魂,也是老子哲学的精神。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



2.老子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老子思想是我国数千年思想文化的精华。春秋时期的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老子的论述虽然相当简洁,却已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了,这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摆脱了宗教或神化的束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起源问题和存在根据问题的大思想家。

老子迈开了走出宗教或神化之网的第一步,闯入了理论思维的新天地,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即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大飞跃。



3.老子思想在世界哲学史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在于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副作用,并对比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他这种反思,是超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和终极关怀。

老子思想提出和思考的问题,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具有更广泛、更永恒的意义。

黑格尔说:东方无哲学,老子除外



4.老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合与应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再粗壮高大的参天大树,也是从微小的种子生长而来的;九层高的露台,也是从一筐一筐地土堆积建而成的。千里远的旅程,也是靠一步一步积累来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从简单的事情变化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来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通晓别人的人算是很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战胜别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时有本事的强者。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骤雨往往都不会长久,做事、学习、修行都是这个道理,不能因为一时兴起而做事,结果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注定做不好事情,只有持续地努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保持谨慎,人往往在最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最后的疏忽大意上。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一个轻易许下承诺的人一定是不守信用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是它看上去那么简单,往往暗藏玄机,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一定不能轻视对手。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地的大道是对人是没有亲疏之分的,它只会庇佑那些行善正道、顺应天时的大德之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实可信的话语往往并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往往不会狡辩争执,狡辩争执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卖弄、吹嘘,喜欢吹嘘的人往往没有大智慧。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多少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最终不得善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功成名就之后,就该是时候隐退,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年轻人,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了,否则只会遭到别人的猜忌不满,没有好结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无为而无不为。

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治人事天莫若啬。

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行。


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宇宙、万物、人类,何处非道所在?“大道”,看不见,听不着,但却无处不在。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淡定心性,剔除欲望,静心学习、领悟、借鉴老子思想文化的精髓,得到不失,方可长存。 最后,认为老子思想“玄而虚”的人并不能代表现代人。而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却恰恰认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刻认识,因为它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指导意义都是巨大的。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说,儒家思想教给人们如何为人处世,那么,道家思想则传递出一种自然态度,教我们如何养生。道家的精神,在于大智若愚,在于知足常乐,在于韬光养晦,在于柔弱胜刚强。

我们平时常说的“以道养生”,并不是说要炼丹、打坐、服药,做到长生不老。但其实,道家思想并不是这样玄乎,它对我们的现实人生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比如,道家讲做事情不要太高调,而且还要注意分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全自身。再看看现代社会里的某些人,事情还没开头呢,就先到处嚷嚷,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做了啥事。用我们老家的话就是“没做出事情就瞎嘚瑟”。



再比如说,道家说的“无为”,一直被人们误解,以为无为就是啥都不干。其实,道家的“无为”指的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老子所说的“自然无为”,就是说,我们做事情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做事那就叫瞎折腾。


我觉得,道家里面谈到的贪欲问题,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最有指导意义。


老子认为,世间的祸根就在于人们贪得无厌的欲望。《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有一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说的就是,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满足,最大的罪恶就是贪得无厌。



当人们的贪欲过于强烈,必然会过分追求享乐,继而做出暴殄天物、残害生命的事情来。所以,在道家看来,无穷无尽的贪欲会加速人的堕落,残害人的性灵。


在现代社会,追求财富和事业都是很好的事情。可是,一旦我们欲求过分,就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说,道家讲求的少欲、知足,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有警示意义的。

其他网友回答:

<2>愿人人皆为老子

老子是谁?

中国人几乎人人都知道老子,鹤发童颜说的就是他,其实按照字面意思鹤发为老,童颜为子,即为“老子”,意思是得道之人。老子也被尊称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我常常认为西游记里面那个和稀泥的老人其实就是老子。我对老子在脑海中有着很多勾勒和幻想。

老子对现在的影响

我认为老子对现在的影响主要是思想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谐都离不开中间的一个道字,而道尽在自然中。2000多年前,老子似乎就预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了发展不得不破坏赖以生存的人类家园,而自然环境会恶化又阻碍人类的发展,当时老子呼吁人类顺应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自然。“地球村”的概念逐渐形成,这与2000多年前老子所提示的宇宙意识、天地精神正相对应。

2、“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在这里以鱼类比,精辟表述了“道”通其变的观点。这句话其实联系“家贫出孝子”和“乱世显忠臣”。我们在表扬孝子和赞颂忠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家贫”和“乱世”。同样的,两条鱼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为泉水干涸了。

3、现在生活中常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教会我们一种忧患意识,人处于随机应变的社会,处于困境不要悲观而要充满希望;而当你处于顺境时更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综上,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作用,他的自然、顺势而为等无疑开拓了我们的思路,无论对我们的学习的理论研究还是安身立命的人生实践,社会管家的管理都具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劳资的思想,既不玄也不虚。劳资的思想至今仍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从历史上来说,老子的思想早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似儒家思想那般显在,以居于统治阶级层面话术之下更为基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来展示了其历史地位,比之儒家思想更具有普适性和恒久不变的魅力。儒家思想对权威的绝对崇拜,今天,早已被科学思想的兴起判了死刑。今就这一点来说,道家的复兴,甚至逐步成为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主流内容的趋势,必将愈加明显。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的,比如说恰恰是秦始皇这个焚书坑儒的人做了始皇帝,

历史的发展又是必然性的,比如说道德经一再出现不同的但总体相差不大的版本,并基本上一以贯之地影响铸造着淬炼着着中国人的思想传统。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和中国,仍然在各种相异甚远的文化交流融通中探索着人类的未来,老子的思想,必定会加快世界化的步伐,成就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全人类思想体系的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合于天道的人生观,而且提出了这种人生观指导下的一系列品行原则,奠定了老子价值观的基础。

这些原则没有时代和种群的限制,对现代人仍然具有重大学习借鉴意义。

1.自然无为的基本原则。
  • 自然和无为是《道德经》中最受强调的两个原则理念。
  • 从“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等表述来看,自然和无为首先是道的特性,然后才是人应当效法道的基本原则,从天道到人道有传承关系。
  • 自然、无为原则贯穿于《道德经》的通篇始末。
  • 论及自然的例如: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第二十九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等等。
  • 论及无为的例如: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十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第四十三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二十九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等等。
  •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本性使然,因为老子时代还没有自然界的概念。
  • 老子所说的无为也不是完全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自然本性强行作为、不任意妄为而滋生事端;深层的含义是通过循顺万物的自然本性,顺势而为以达到目的。
  • 37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意指道自然无为但却没有什么事做不成,侯王如果能够效法道之无为,也可以达到万物自化的目的。
  • 可见老子提倡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效法道的自然无为从而达到万事可为的境界,其实是一种最为高明的有为。
  • 从48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更可以看出,此处的无为、无事绝非无所作为,而是通过循顺自然、无为无事的高明道法以完成“取天下”这样的大作为。
  • 如果老子主张完全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就不会提出“为而不恃”(2章)、“为而不争”(81章)、“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章)这样有为的行为原则。
  • 尤其是其中的“动善时”,提示了在适当时机行动,顺势而为的意境。
  • 此外,无为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大有益处的。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就是老子对不言和无为之价值意义的阐述。
  • 自然和无为,看上去像是两个概念,其实却相互密不可分。
  • 自然是无为的循顺原则,而无为的实行必然导致和加强自然的效果。
  • 自然和无为作为道的两个主要特性,彼此相生相长,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 自然必然导致无为,无为则必然成全自然,二者难分难解。
  • 道的自然无为还延伸为效法者的自然少言或不言原则。
  • 对此,《道德经》中有多重表述。
  • 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章)、“犹兮其贵言”(17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等。
  • 老子为什么主张不言、少言?
  • 原因是人类应当效法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73章),而且“希言自然”(23章)。
  • 中国古代圣贤的品行标准之一是少言重行、重实效,源头可能在《道德经》。
  • 现代社会中人们虽然表面上普遍对《道德经》示以尊重,但对《道德经》倡导的原则却鲜有人真正理解和遵循。
  • 看看充斥这个世界的改天换地、政令繁复的现象,听听困扰这个星球的环境生态破坏、战争纠纷不断的报道,轻易可知现代社会奉行的基本原则与老子的自然无为法正好相反,是反自然的有为法。
  • 而实施这种法则的后果也不断显现:巨大的行动代价换来得不偿失的成果,短期的成功伴以长期的失败或败亡,看似的成就却孕育着危机或灾难。
  • 老子“希言自然”的价值则可在其《道德经》与现代人的文风对照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
  • 现代学者动辄著书若干册乃至数十册,撰文以千百万字计,以数量为资本,但与老子《道德经》区区五千言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相比,其价值几乎可以略去不计。
  • 对比之下,言简意赅的《道德经》可以说一言至少抵万言。
  • 这些都值得现代人深刻反思。
2.柔弱不争的处世态度。
  • 柔弱在世人看来代表软弱无力,但在老子看来却是最坚韧有力的,是法道者应取的基本处世态度。
  • 对此,《道德经》中有反复的表述。
  • 如果说“柔弱胜刚强”(36章)是提纲挈领的表述,更进一步的阐发则有:“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76章);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强梁者不得其死”(2章),等等。
  • 老子为什么这样崇尚柔弱?原因在于“弱者道之用”(41章),柔弱是道发挥作用的方式。作为被造物的人,老子认为,应该效法造物主道的这一属性特征。
  • 与柔弱密切相关的处世原则是不争。
  • 老子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3章);
  •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可见老子认为“不争”既是一种高超的处世智慧,更是人法道的处世原则。
  • 老子认为水是有形世界里可用以阐释柔弱不争概念的最佳范例,故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
  • 水既以其滴水穿石的柔弱体现了胜刚强的道理,又展示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章)的天性,还能“处众人之所恶”的卑下地位而“善利万物”,是有形世界中最像道的物质,因而被老子奉为直接效法的“上善”。
  • 中西交流之后,不仅国内好道者从老子那里学习水的柔弱、不争、处下、利物、善胜,西方有识之士也将老子的处世之道奉为圭臬。
  • 例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曾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 老子认为,刚强代表阳刚,柔弱代表阴柔;阳刚表面看来强大有力,但终不敌看似软弱的阴柔,像水所展示的阴柔其实是最强大的力量。
  • 所以老子提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28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10章),以此作为个人修炼追求达到的境界。
  • 作为柔弱不争原则的延续,老子还提出“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58章),“揣而锐之,不可长保”(9章)、“措其锐,解其纷”(56章)等品行要求,将低调做人、谦和待人、外圆内方、挫锐解纷作为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 柔弱与不争看似两个概念,其实是同一特性的两个不同表现面。
  • 柔弱的重要特点是不争,而不争必然导致或表现为柔弱。
  • 二者只有放在一起才能有效地阐释老子欲表达的那种境界。
  • 也许正因为如此,老子将能同时体现柔弱与不争的水作为应当效法的上善。
  • 在受西方理念主导的近现代社会,人们始而热衷于斗争哲学,继而崇尚竞争取胜,都是以“争”为纲,以阳刚强硬为荣。
  • 这与老子的“不争”、“柔弱”、“和”、“容”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 从进化角度来看,竞争、斗争都源自你死我活的原始丛林规则,是人类文明发展低级阶段的处世规则。
  • 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这种丛林规则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共生的文明要求。
  • 从实际效果来看,争斗不仅毒化人际关系、破坏社会和谐,而且对逞强好胜者来说也未必就是好事。
  • 尚争的“强梁者”或者可能“不得其死”,或者即便一时得益而长期受损,或者小处得益而大处受损,实乃不智。
  • 而柔弱不争既可以避免争斗必然带来的反作用力和负面效果,而且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取得利而不害甚至多赢的良好效果,以至于“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愧为有深邃智慧的处世之道。
  • 如果现代社会能将柔弱不争作为处世指导原则,那么大多数的人间纠纷就会消失,社会文明水平就可得到极大的提升,相互争斗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和毁灭就可能被避免。
  • 当然,要真正做到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尚需深入体悟,巧思善用和身体力行老子的柔弱不争之道,而不可能浅懂就化为自觉有效的行为方式,否则老子就不会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了。
3.致虚守静、抱朴归真的精神境界。
  • “致虚极,守静笃”(16章)是冥修要达到和持守的极度虚静状态,亦即通过修炼可能达到的高超精神境界。
  • 《道德经》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指道是虚空的,但其作用却无穷尽。
  • 可见老子认为虚空是道的存在状况。
  • 道教的打坐修炼原理是逆行还原,其至上功夫是“炼神还虚”,可见虚代表道教修炼的至上境界。
  • 静在老子看来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清静为天下正”(45章),就是将静确认为宇宙的主正。
  • 因而才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和“我好静而民自正”(57章)等进一步阐述。
  •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16章)则是将静确认为万物必然回归的道之本原状态,而回归静的天命归宿是宇宙万物的恒常法则。
  • 与致虚守静密切相关的精神境界是抱朴归真,即持守大道回归道之本真。
  • 老子倡导的“见素抱朴”,被许多现代注家释译为“保持朴素”,很像是近代宣传中老红军的传统。
  • 其实,此句中的素朴指的是道的本色本真,其中的朴是道的体现。
  • 第三十七章中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32章中的“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其中的朴都是指道。
  • 因此“抱朴”有守道的含义,与“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2章)中的“抱一”意思相同。
  • “归真”之“真”则是指道之本真。
  • 印度吠檀多宗教理论认为,人被名利欲望和愚昧无明等幻象(maya)所遮蔽,不能认识并远离了真实自我阿特曼,因而备受世间痛苦煎熬。
  • 阿特曼即梵,通过冥修等途径可以祛除幻象回归阿特曼神我,进而与本真之梵合一。
  • 此论与抱朴归真的含义大同小异,其中的阿特曼略同于营魄,梵则与道同义。
  • 致虚守静、抱朴归真不仅是冥修想要达到的精神境界,也是现代人在生活中应该不时追求向往的精神状态。
  • 在这个物欲横流、喧嚣嘈杂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停地被各种物质欲望和世俗利害等忧患所困扰,远离了自我本真和宇宙本原,心灵难得有片刻安宁,以致许多人都罹患了精神因素所致的身心疾患。
  • 如果能够效仿老子的精神修养,在一定程度做到摆脱世俗利害的困扰,回归道之自然本真,保持心灵清静,对于医治现代人的精神困扰和疾患可能比任何医药措施都有效。
4.贵和知常的循道理念。
  •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云:“和曰常,知常曰明”,就是将“和”作为宇宙恒常法则,而知道恒常法则才能叫做明智。
  • 此章同时指出,“含德之厚”的赤子之所以能“终日号而不嗄”,就是因为“和之至也”。
  • 可见“和”是一种合道自然的状况。
  • “和”之所以被称为“常”,是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阴阳交冲以达到和谐状态,既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条件,又是万物在自然状况下的正常状态。
  • 显然,“和”与“知常”都是老子倡导追求的循顺大道的理想状态。
  • “和”系指自然和谐,包括天道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等,与《易传》中的“太和”意义略同。
  • “和”理念在此后中国传统社会中备受推崇,引申发展出诸如和谐、和平、和睦、和善、和好、和合等丰富内涵。
  • 老子乃孔子之师,由此看来儒家和中国传统社会崇尚的“和为贵”理念,终极源头可能在老子。
  • 《道德经》另一处提到“知常曰明”的是16章,原文是“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可见回归本原天命是另一种恒常法则。
  • 知道事物的恒常法则为什么如此重要?
  • 对此老子分正反两面加以阐述。
  • 其反面是“不知常,妄作,凶。”
  • 就是说不知恒常法则而肆意妄为,就会遭遇凶险。
  • 而正面则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意思是知道恒常法则就能宽容大度,宽容大度就能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为王治国,这样为王治国就能符合天命,符合天命就能合于大道,合于大道就能历久不衰,终生没有危险。
  • 显然,合于大道是老子为圣人设定的品行要求,也是他认为合格的执政者应守的基本法则。
  • 要想合于大道,首先需要知道恒常法则,然后需要遵循道法。
  • 第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其实阐述的是同一道理;倘若略去中间环节,“人法道”岂不正是《道德经》通篇力图倡导的主旨?
  • 现代社会中,不知恒常法则、不恪守天命、不遵循道法、肆意妄为破坏自然和谐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 随之而来的是,宽容大度、公正无私、尊道贵德的人越来越少,社会也越来越不自然和谐。
  • 不知常妄作者成为社会主流,就会给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凶险,过早结束其生命。
  • 例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和严重饥荒;工业无度发展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加速族群和人类的灭亡;等等,其例证不胜枚举。
  • 现代人也许应该不时从繁忙浮华的生活中静下来对老子的提示做一些深思,接受其智慧洞见从而及时纠正其违反道法自然的错误,总比败亡发生之后努力补救代价小得多。
  • 将尚和、知常、法道作为人生品行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则会受益更多。
  • 既然谈到万物归根复命,不妨就此考察老子的生死观。
  • 《道德经》中对此没有长篇大论,只有几处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老子的基本观点。
  • 从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看,老子不仅不贵重其身体的存在,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将其视为累赘,表达了视死如归的超然态度。这与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的论述一脉相承,都是将死视为归根和复命,将归根复命视为恒常法则,正所谓视死如归,对肉体之死毫无忌惮。
  • 如果对老子不贵肉体存在的态度仍有怀疑,还可玩味类似这样的表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75章)
  • 肉体的死是否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 对此老子的回答是“死而不亡者寿。”(33章)就是说,肉体的死并不带来生命的终结,人如果能循道修炼以致肉体死后还能“不亡”,则可以称“寿”。如果进一步追问肉体死后还有什么存续不亡,回答除“营魄”或同义的灵魂、精神之外,没有更好的答案,否则这句话就无法合理解释。
  • 其实,灵魂的存在符合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智者圣贤的超越洞见,而不是空穴来风。
  • 对于视死如归的圣人来说其现世身体的意义是什么?
  •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3章)是老子的明确答案。
5.啬、俭为本的治人事天理念。
  •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59章),将啬作为治理人民和事奉上天得以“深根固柢”的根本。
  • 啬的现代含义是吝啬小气,一般做贬义理解,故此章此字令现代人感到费解。
  • 但啬在古代同穑,有收获储存之意,转指农业,还有爱惜、收敛之意。
  • 啬在《道德经》中的含义主要指珍惜,不滥用资源。
  • 与啬密切相关的是老子所持三宝中的第二宝:俭。
  • 俭与啬意思接近,指节俭,不滥用。
  • “俭故能广”(67章)意思是节俭就能资源广足,其实给啬做了良好的补充注释。
  • 老子如此看重啬、俭,绝非偶然。
  • 他在29章中提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表示了对奢侈过分的否定;
  • 在53章中更是对“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奢侈浪费生活方式发出强烈的谴责。
  • 如果说啬、俭的理念在物质匮乏的古代社会非常重要,在人类即将通过滥采滥用耗尽地球资源的现代社会其意义就更加重大。
  •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老子在2500年前就预见到现代人穷奢极欲加速耗尽地球资源的具体现状,但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生存危机却不能不说是实行反啬俭原则而招致的报应性惩罚,也彰显了老子以啬俭为本治人事天的真理智慧和超凡洞见。
  • 啬不仅是一种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必要治理理念,而且应该是事天和个人生活的指导原则。
  • 地球资源的节约和保留有赖于每个个人的啬俭。
  • 有人经过调研证明,现代人大多数的消费都是由广告和社会攀比等因素制造出来的多余“需要”,而非生存的真正需要。
  • 如果人类个体都无视老子的洞见,继续现在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超出实际需要消费或浪费物质资源,暴殄天物,那么“大威至”的时代就会加速到来。
6.仁慈容善信的待人原则。
  • 老子的待人原则大体可以概括为仁、慈、容、善、信五个字,兹分而述之。
  •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67章),可见慈在老子那里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本处也首先讨论作为第一宝的慈。
  • 对于普通人来说,慈只涉及对人的态度,而老子则认为:“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就是说慈超过了对人的态度而成为决定战争胜负和生存的法宝,其源头在天。
  • 《说文》曰:“慈者,爱也。”慈的现代字典解释是仁爱、和善,包括了仁、爱、和、善四方面的含义,不仅包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旨趣,而且涵盖了人类各民族道德金规则中最重要的普世价值内涵。
  • 近现代学者大多认为,“仁”是儒家崇尚的理念,而老子对仁持反对态度。
  • 仔细研读《道德经》,就会发现此论明显有误。
  • 首先,老子主张“与善仁”(8章),就是说待人要善于体现仁,将仁作为一种价值标准予以提倡。
  • 一个对仁持反对态度的人不可能自相矛盾提出这样的主张。
  • 其次,老子高度崇尚的慈,主要含义就是仁爱。仁、慈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义词。
  • 所以提倡慈而反对仁同样是自相矛盾,只可能发生在思维混乱的近现代学者们身上,而不可能发生在高度智慧的老子那里。
  • 人们认为老子反仁,所举主要证据有二。
  • 一是多数版本的《道德经》第十九章中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句,二是第三十八章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 就证据一而言,竹简本此句作“绝伪弃诈”,与《道德经》中其他章节的文义前后一贯,相互呼应;
  • 而世传本的“绝仁弃义”则与其他章节的意思相悖,同时也与下半句的“民复孝慈”直接矛盾。
  • 有注家考证后认为:“绝仁弃义”乃庄子后学中的激烈派为与儒家对抗而篡改所致。
  • 根据“绝仁弃义”版本的出现时间和《道德经》前后文义对比等分析判断,此论甚为可信。
  • 如据竹简本将此句勘正为“绝伪弃诈”,则老子反仁的主要依据不攻自破。
  • 就证据二而言,问题出在对“失德而后仁”的错误理解。注家多将此句解译为“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是误将此句作为老子反仁证据的根本原因。
  • 此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失去德之后就剩仁为重,故仁和德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或排除。
  • 如果此句是老子反仁的证据,那么“失道而后德”(38章)岂不成为老子反德的证据。
  • 由此可见,老子不仅不反仁,而且崇尚仁,甚至可能是儒家尚仁的主要师承来源。
  • 与仁、慈密切相关且意思相近的待人原则是善。
  •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79章);
  • 又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49章)。
  • 可见善不仅是其崇尚的道德标准,也是其处人的品行原则。
  • 与世人不同的是,老子善的标准更高,不仅善良和不善良的人都要善待,而且善待别人后如果还有余怨留存,都认为还没有达到其善的标准。
  • 老子的善,不限于善待他人,还要将自己的财物施予别人或为他人而花费。
  •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81章),可以说是与人为善的更高要求。
  • 有趣的是,近现代主流学者多谓老子是无神论者,老子之道是非神性的大自然、自然规律,但“天道无亲,恒与善人”(79章)这类的表述却不啻于给这些人当头一棒。
  • 此句意思是天道虽然作为超越者对人无亲疏之分,但却总是与善人同在。
  • 这不仅与其他宗教的善恶报应、善有善报说基本一致,而且明示扶助支持善人的正是不分亲疏的“天道”。
  • 显然,老子认为“善”有相当于其他宗教中至上神的天道作为其来源、基础和支撑。
  • 老子待人原则的另一个重点是容,即包容大度。
  • “知常容,容乃公”(16章)既说明懂得恒常法则才能包容大度(如何才能做到“容”),又指出包容大度才能公正无私(“容”能产生什么效果)。
  • 老子的包容也远远高于世人的标准。“大小多少,报怨以德”(63章)比起儒家的“以直报怨”容忍度要高得多。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则不仅展示了更高程度的包容,而且指明这种超凡的宽宏大量可以换取对方和社会善信水平的提高。
  • 第七十九章云:“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能够执持债权契约而不向债务人讨债责罚,这样的宽容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 由此可见,老子将与人为善和包容大度推向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和宽度。
  • “言善信”(8章)是老子待人以诚的原则表述,即修道者的自我要求是讲话要善于恪守诚信。
  • 老子指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17章)这不仅是对诚信和获得信任二者关系的一般性阐述,而且特指统治者诚信不足是造成人民不信任的原因。
  • 但对于他人是否诚信,老子则采取高度宽容的态度。“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通过对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人都予以信任,致使对方乃至社会的诚信度得以提高。
  • 至于如何辨别可信之言,老子提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即真实的言论不华美,华美的言论不可信。
  • 在一个严重丧失诚信的社会,老子的这些教诲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 老子曾为孔子之师,其仁慈容善信的待人原则可能在儒家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的形成中发挥过重大作用,故二者有重大的相似之处。
  • 但深入对比二者,可以发现老子的待人原则更多注重内涵实质,更少关注外表形式,而且有更高的标准。
  • 由此可见老子“处其实,不居其华”的原则是前后一贯的。
  • 老子的仁慈容善信的待人原则在现代社会是否过时?
  • 现代社会是否已经发展出更高明、更先进的待人原则?
  • 对社会现状的任何客观考察都会让人发现,现代社会不仅没有更高明先进的待人之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美德,离老子倡导的高标准仁慈容善信原则更是差之千里。
  • 仁慈容善信不仅在老子时代是高尚的待人原则,在现代社会弥足可贵,应该是人类社会超越时代的普世原则。
  • 经历过阶级斗争和市场竞争熏陶的现代社会,道德沦丧、奸诈成风,人际关系高度紧张,难以维持起码的社会伦理,可能比任何历史时期都亟须传统美德的滋养。
  • 如果仁慈容善信的处世理念能得到重视和推广,每个社会成员都将是受益者。
  • 此风能否盛行,在当今官本位的社会取决于政要能否认识重振社会道德的重要性和巨大益处,进而认真加以推动,并以身作则。
  • 如果有足够多的社会要人主张和坚持以仁慈容善信的原则对待他人,世风可能在此影响下会逐渐转而向善。
7.公而废私为天下的胸怀。
  • 公而废私是传统中国社会崇尚的一种高贵品格,其重要来源溯及《道德经》。
  • 第十六章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就是把“公”作为合于大道的个人品格。
  • 第七章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寓意将个人身家利益置于天下利益之后或置之度外,公而废私为天下,反而成全圣人自己。
  •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77章),就是将无私“以奉天下”作为有道者的必要品行。
  • 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则强调愿意为天下利益献身的人才能将天下托付给他,重申了公而废私为天下的意境。
  • 第五十四章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展示,即便是修道这样非常个人化的行为,老子也主张超越个人得益,为家、为乡、为国、为天下而修,使之德余、长、丰、普。
  • 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公而废私。
  • 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20世纪还有人提倡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理念。
  • 如今,这类理念随同其用语早已从现代社会销声匿迹,这些用语的反义词似乎成为现代社会的通行标准,社会道德风尚也因此降到一个超低的水平。
  • 天下为私、私而废公,作为社会风尚已经贻害无穷,身负“天下之托”的国家公务管理者也将此作为行为准则,必然腐败成风,社会严重失序。
  • 因此,公而废私为天下的理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 在此严重形势下,从中华民族智慧始祖老子学习公而废私,至少应该是公务人员的必修课。
  • 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做到大公无私、天下为公,有违人的本性,故而过于理想化,难以落实。但要求公务人员等执政管理者在处置对待公务时大公无私、公而废私,却不仅合理可行,而且应该是硬性标准。
8.少私寡欲、知足不殆的财富欲望观。
  • 作为圣人的老子,其财富欲望观清晰而明了,就是“少私寡欲”(19章)、“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64章)、“为腹不为目”(12章)。
  • 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所以超出温饱所需的声色犬马、财宝珍奇之类的欲望追求有害无益,应在排拒之列。
  • 显然,老子的观念是只要满足衣食温饱等真实需求即可,既不鼓励超过基本需求的欲望,也不追求奢侈荣华。
  • 对于奢靡的生活方式老子批判道:“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53章)
  • 在老子看来,“罪莫大于多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6章)
  • 这种少私寡欲、知足常乐的心态不仅有助于避免社会争执,也是高超的人生智慧,足以让人以最少的财富获得最多的幸福感。
  • 在老子看来,“罪莫大于多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6章)
  • 这种少私寡欲、知足常乐的心态不仅有助于避免社会争执,也是高超的人生智慧,足以让人以最少的财富获得最多的幸福感。
  •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主张“少私寡欲”,而不是完全无私无欲,从而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 在现实生活中,人做到“少私寡欲”是完全可能的,但只要还活着,做到连饮食温饱等基本欲望都没有即完全无欲则是不可能的。
  • 即便是圣人也不例外。
  • 由此可见,老子的主张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
  • 老子提倡少私寡欲,除了是对圣人和执政者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政治治理。
  • 通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可以达到“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的治理效果。
  • 如果执政圣人能够成为少私寡欲的表率,就可以达到“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的民风淳朴状态,进而具备无为而治的条件。
  • 对于财富的积蓄,老子主张“圣人不积”(81章),原因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29章)
  • 世人皆以家财巨万为毕生追求,但老子却洞若观火地指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9章)
  • 根据“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规律,贪婪厚积只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烦恼和丧失的痛苦,“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是最为智慧的财富欲望观。
  • 人生是否富足,多数情况下不在于财富的数量多寡,而在于自我的主观感受。
  • “知足者富”(33章)是最明智的财富标准,否则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总会感觉不足。
  • 对于财富的追求永远难以满足,就永远不会有富足感和幸福感。
  • 世人的财富欲望无穷无尽,随之而来的追求、烦恼和罪孽也无止境。
  • 老子的财富欲望观产生于经济不发达、物质稀缺的古代社会,但在经济发达,物质充裕的现代社会,其意义价值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更显重要。
  • 人类现代社会,无论其政治制度如何,在经济体制上都基本奉行源自资本主义而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
  • 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是人的私欲这只看不见的手,所以在市场经济笼罩下的社会,人的欲望在体制和攀比的双重推动下无限制地空前高涨,欲望之多之强与老子时代相比都达到天文数量级。
  • 市场经济下,物质极大地丰富,老子时代只有王侯豪强、上流阶层可以涉足的声色犬马、财宝珍奇等现在也进入一般民众的视野,“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越来越成为社会常态。
  • 但物质的普遍丰裕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比老子倡导的简朴生活更多的满足和幸福感。
  • 相反,这种以加速耗尽地球资源为代价的纵欲生活却使更多的人落入欲壑难填、烦恼不断的火坑。
  • 社会治理也因人们的多欲贪婪而异常困难,陷入政令繁杂多变,越管越乱、越乱越管的恶性循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理念背道而驰。
  • 现代社会也许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止步反思的关口,是汲取老子智慧开始营造一种节欲简朴,节约资源以满足真实需求,追求幸福感最大化为指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还是继续现在纵欲奢华、铺张浪费、无视真实需求和幸福感,难以持续的生活方式。
  • 答案未必要等到穷途末路那一天再寻求。
9.知荣守辱、被褐怀玉的荣辱观。
  • 老子的荣辱观与世俗社会截然相反,是“知其荣,守其辱”(28章),而不是像世人那样见荣誉就上,避耻辱犹恐不及。
  • 老子认为知荣守辱才能“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28章)就是说甘居人下人后,才能像水那样恒德充足,回归道法,也才能反而居于人前人上。
  • 老子提出这种观点绝非偶然,而是有反复表述。
  • 例如,78章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 第六十六章云:“江海所以能为天下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认为只有屈居人下,忍辱负重,才能为王,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 与此荣辱观相应,老子提出圣人的行为规范是“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4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72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77章), “不敢为天下先”(67章),“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38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70章)。
  • 换而言之,圣人总是不自我表现,不自我标榜,不自以为是,不居功自傲,不出人头地,不为亲疏、利害、贵贱所动,而是胸怀大道,敦厚朴实,自知自爱,甘居世人所不喜的低下辱暗地位,因此反而能明、彰、长、有功,从而居于人前人上,“为天下贵”。
  • 显然,老子的荣辱观及其行为规范是针对有道圣人而言的,其标准太高,非普通人都能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不能从这样的荣辱观中汲取智慧,进而深获其益。
  • 在老子的洞见中,事物的发展方向总是与世俗常识相反:如予之导致取之,强之导致弱之,兴之导致废之,居下导致居上,皆此类也。
  • 据此而论,知荣守辱也许正是获取殊荣的高明途径。
  • 至少,传统中华文化中所崇尚的忍辱负重,含而不露、居后退让等优秀品质,其理念可能就源自《道德经》。
  • 这样的优秀品质,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完全丧失其价值。
10.守道者的特别能力和品格。
  • 老子提示,长期精进修道者会获得一些常人没有的超凡能力和品格,故而“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5章)
  • 这些能力包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章),“无为而无不为”(48章),“死而不亡者寿”(33章),等等。
  • 对于高度世俗化、科学主义化的现代人来说,这些超凡能力乍一听来像是故弄虚玄,缺乏“科学依据”。
  • 但若摆脱物质主义的定势思维,超越科学的有限认识,深入《道德经》等人类伟大精神信仰经典的精神境界,这些不能被科学证明的体证性超越能力就成为可能,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至少不应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被武断否定。
  • 其实,科学的作用有限,一般只在形而下领域有效,对于形而上的精神信仰等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故而不应被用作这些领域的判断标准。
  • 老子提示这些超凡能力的存在,并非孤立一人,人类其他民族的精神修炼高端也展示类似的超越能力。
  • 例如,印度吠檀多和瑜伽冥修的目的就是寻求梵我合一,从中获得终极知识和超凡能力。
  •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通过坐禅冥修得以开悟,从而悟得解脱之道而成佛。
  • 其实,老子对于其所言超凡能力的获得方法在《道德经》中是有提示的。
  • 例如,老子在第十六章提示其“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和“不行而知,不见而明”的超能力来自“致虚极,守静笃”的冥修内观;
  • 而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也提示其对万物所以然的知识来自冥修悟道。
  • 上述的超凡能力,显然不是世俗大众的普遍追求目标,只能是少数对精神境界有高度委身,立志精进修道者的追求。
  • 由于人类现代社会对于其安身立命的精神信仰热情不减,精神信仰精英的数量伴随知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关注和钟情于此道者人数还是非常可观。
  • 就此而言,老子的相关论述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开创的道家哲学,包含了对立统一、自然无为、居柔处卑等内容,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01 天地万物无不遵循对立统一、物极必反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不可浑浑噩噩、懵懵懂懂

《道德经》第四十章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发展到极点,这些性质一定会向它们的反面转化,比如,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这正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典型例证。

这一重要原理启示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日三省,居安思危,慎终如始,善始善终,自觉做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02 天地宇宙之至道就是自然无为,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可盲目妄为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是“自然”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就是自然,这一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就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讲,当今随着蔬菜等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有些蔬菜我们原来只能在某个特定的季节才能吃到,但是现在,很多蔬菜原有的自然收获规律被打破了,一年四季,想吃什么蔬菜,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基本上都能种得出来,但这种反季节蔬菜真的就那么健康吗?恐怕不见得。

有一些注重养生的人,极力主张多吃当季的蔬菜、少吃反季节的蔬菜,其实也是出于对“过度人为”现象的抵制,以及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最普遍的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天道自然,丝毫不掺杂任何的人为因素,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春风化雨、瓜熟蒂落,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看起来司空见惯,深入探究起来却又是如此奥妙无穷、幽深莫测。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一切“反自然”的做法都是荒谬的,也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03 天地大道都是居柔处卑,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谦逊低调,切不可过于张扬

《道德经》第九章指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现实生活中,大功告成之后,就要学会致虚守静,谦卑低调,急流勇退,否则的话,就会招致无妄之灾。因为大道如水,滋润万物,但却趋下处卑。

所以,真正智慧高超的明“道”之人,都是居柔处卑、知进知退的。



历史上,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富国强兵,最终灭掉吴国,在举国欢庆之时,他却悄然离去、隐退江湖。为什么?功高震主啊,这样的人怎能让国君放心呢?

但是另一个人就和范蠡的做法相反,他就是韩信,在给刘邦立下汗马功劳之后,最终被高祖刘邦残忍杀害,临刑前,韩信一声长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只可惜,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老子关于天地大道居柔处卑的原理启示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切不可自以为是、恃才傲物、过于张扬,否则的话,就会摔得很惨。

相关内容

思想政治表现怎么写?
个人政治思想表现简述怎么写? 个人政治思想表现简述写法:XX,男,...
05-11
讲一讲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讲一讲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护理方法指...
04-19
穿越古代电视剧大全(现代人...
穿越古代电视剧大全 穿越剧有:双世宠妃、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太...
03-11
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 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是什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思想...
02-12

热门资讯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夹子妹什么梗 夹子妹什么梗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
中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打狗棍大结局 打狗棍大结局
2022年10月20日最新消息... 2022年10月20日最新消息山西省晋中现有确诊数量 山西省晋中昨日新增数量
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代码 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代码含义E1:点火失败或中途熄火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原因及排除1、由于火焰检...
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代码 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代码含义:风压异常或风机故障。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原因及排除1、当烟道被...
红日天然气壁挂炉故障代码e9 红日天然气壁挂炉故障代码e9原因与解决方法红日燃气壁挂炉故障代码E9:主换热器上的限温器被触发。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