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那么,另外的两“不孝”又是什么呢?这在《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其中的“礼”,相当于今天的“规范”,而凡事都有自己的“规范”。上述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依照规矩,“不孝”有三种表现形式:对于父母,一味地顺从,见他们有过错,也违心地屈从,使他们陷入了“不义”的窘境,这是“不孝”的第一种表现(可见:孟子并不赞成对父母一味地“顺从”);家境贫穷,父母已老,儿子却不出去做官(或做事),以挣钱赡养他们,这是不孝的第二种表现;不娶妻生子,不能传宗接代,致使家中无后人祭祀祖先,这是“不孝”的第三种表现。综合起来看:这三种“不孝”,“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因而,崇尚儒家礼仪的封建社会,都把不能“传宗接代”视为家门最大的不幸,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越是“尊贵”的家族,越在乎“有后”。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为了传宗接代,不是尽情地娶妻纳妾,就是无节制的生育。有的,为了维持家族血脉的流传,还会采取“过继”,“借腹生子”,以及其他极端手段,延续香火。在民间,不生男孩的妇女,会受到歧视;在皇宫,后妃之间,甚至演义出“狸猫换太子”的荒唐故事。直到如今,“无后为大”的意识,仍在某些人头脑中挥之不去,故而,在妇女怀孕期间,就想方设法地测试腹中孕育的究竟是男是女。
然而,旧观念存在的土壤,正经受着时代车轮的碾压。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升”及“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理念的出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淡化。 其他网友回答: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期盼有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不枉此生在世界上来过一回。
其他网友回答: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一些历史书,哲学书,下面是我个人的体会,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通俗理解意思是:不孝顺有很多种,但是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其实细读《孟子》,这句话之后还有内容,可能被好多人忽略了。
这段文字的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很多人断章取义,误解了孟子的本意。我觉得用白话文来解释此内容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理解:没有娶妻生子最为不孝。因为不娶妻生子就没有后代,一个家族如果没有后代,先人宗庙陵墓就没有人去祭祀打扫,先人死后也就成了孤魂野鬼,所以这是不孝。
第二种理解:舜为什么娶妻之前先不告诉父母,是怕其父母不同意。如果他父母不同意他就不能娶妻,也就不能生子,不能生子当然就是不孝,可是君子认为舜的情况是特殊的,他这样的安排就等同于告知父母了,他没有不孝。
这里要插叙一个关于舜的历史故事。传说舜是生父后母,后母不喜欢他,父亲又对后母言听计从,多次想害死他,后来又将他赶出家门。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爹妈当然不愿意为他主持操办婚事,了解这些,我们就能知道,舜只有不告诉父母才能娶到媳妇,才能尽到绵延子嗣的目的,所以他才不告而娶,不是不孝,而是大孝。
再说,舜的岳父是谁呢?是尧。尧听说了舜的贤德,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将女儿嫁给舜。
在“忠孝”思想横行的封建时代,很多人认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也有很多人家为了“有后”,想出了过继、借腹生子等办法“绵延子嗣”。 比如过继,比如借腹生子,读一读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里面就有相关的文字。
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其中不尽做后辈的本分是最大的不孝。虽然舜在娶妻之时没有首先向健在的父母禀告,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样做没有错误。
其实,孟子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夫子,你觉得呢?
其他网友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下春秋战国之时人们的生死观。
在孟子的时代,中华大地是没有宗教的。不像现在信仰宗教的人们,认为人活着就是赎罪,死后去到天堂得到永生才是好的。那时的士大夫阶层认为,所谓永生既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死后进入极乐世界,而是自己的精神理念得到传承就是永生!所以左丘明在《左传》里讲人若有“立功立德立言”,称之为三不朽,是为圣人(左丘明早于孟子一百多年)!
那么我们的精神理念谁来传承呢?那就是后世子孙,而在那个时代,国家实行嫡长子制,百姓自然重视儿子,有儿子才能有传承,有了传承,则意味着生命不灭,这就是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根本原因。另外,儿子除了可以传承精神理念,物质财富的继承又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故而无后为大!
时至今日,其实这一思想观念还是没变,只是传承并非只有儿子,女儿也可以传承,甚至他人亦可,当然我们更希望是自己人。宗教徒认为信仰上帝或者真主、佛主是为永生,而我们则认为思想得到传承是永生,我们重在精神的永生不在肉体,只要活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就是不死,而不是活在上帝的心中。个人以为这是更为健康的生死观!
其他网友回答:在《十三经注疏》中对孟子的这句话有这样的注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第一不孝是“败德”,德行不好,等于让人家说父母没把你教好,陷父母于不义之中。第二不孝是“失养”,家里很穷,父母年迈,还不出去挣钱养家,无法奉养父母。第三不孝是“无嗣”,也就是没有后代,没有后代,被单独拿出来说了几千年,因为它既是“败德”,又是“失养”。没有后代,那么家族德业无人继承,断了家族延续下去的根脉,说白了,没有后代,你连“陷亲不义”的机会都没有。同样,如果没有后代,祖先无人侍奉,如果你先于父母而死,就没有人能够照顾侍养父母的人,父母不能看到自己的生命传承与延续,也是一种“失养”。
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便意味着从他这个物种肇生之初,一直到今天,它的生命链条环环相扣,才能延续至今,这是每一代个体挣扎求存努力的结果。古人非常重视这种来之不易的传承,因而尤其重视子嗣的继承。
作者:赓瑜
其他网友回答:为什么?
这个话题超级大!一本书也写不完。简单罗列如下:A 产生孟子这种思想家的社会土壤从政治说是宗法制度,从社会生产来说是农耕生产力水平,从社会管理来说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B 任何时代的思想家不可能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孟子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求出发,能借助的思想武器也只有宗法制度,能保障社会生产稳定开展、积累社会财富的生产单位只有家庭这个社会单位。
C 为了保障家庭这个生产单位的稳定以及劳动力的充足,所以生产人口增加劳动力是第一要务。孟子眼睛里君君臣臣只是为了保障生产秩序反而不是第一要务了,所以,皇帝可以反,所谓另有真命天子出现也,但是就是这个父父子子不能反,家庭这个社会单位要稳定。
D 为了把生产人口这个社会需求弄成社会共识,找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理由。连不告诉父母就生孩的舜这个不孝子,也原谅了。
E 细思极恐,如果不供养父母,只要生孩子了,就是孝顺了,岂不是太容易孝顺了?
历史是前进的,与时俱进很重要,如果现在有这个社会共识的话,那么那些啃老的家伙们有福了。要知道,现在家庭已经完全退出了社会生产活动,基于此,所以有我们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替我们发明了|爱情,亲情|这两个家庭稳定器,亦是社会稳定器。
其他网友回答:孟子说无后为大,为的是告诫人们注意修养自己的德行,以免自己坏德行给后代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
但是,关于孟子此处的“无后为大”,有两种观点分歧,一种是认为“无后为大”是孟子在告诫世人要及早成婚,养育后代;还有一种则是认为,因为自身没有德行而不能获得后人的尊重属最大的不孝,我更赞成后面一种说法。
1、孟子之“无后为大”解释的两种分歧在《孟子》一书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大概就是说,孟子认为,不能奉养亲人,是不孝之一;不能忠心事君是不孝之二;没有一个好的德行,不被后人尊重,这是不孝之三。舜娶妻的事情没有告诉父母,看上去是没有尽到儿子的职责,但是君子却认为,即便舜娶妻没有告诉父母,但是也相当于禀告了。
针对孟子这句话,争议比较大的大抵在“无后为大”这句话。关于“无后”的解读,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无后”表明“没有后代”,按照这种解释,那么孟子这句话是在批判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第二种“无后”则是表明“一个人德行不好,不被后人尊敬”,按照这种解释,那么孟子这句话就是在批判一个人因为德行不好而不被后人尊敬这种情况。
2、将“无后”解读为“因德行不好而不被尊敬”更加符合孟子重“义”而不拘泥于形式的特点孟子作为儒家先贤,他的思想有其特色和进步性。孟子重义,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表明了孟子对一个人之德行的看重。同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后面还拿舜做了例子。孟子说舜虽然娶妻没有禀告父母,但是君子却不认为舜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主要是因为传说中舜的父母并非贤良之辈。可见,君子不会以舜娶妻没有通告父母而认为舜不孝,相反,因为考虑到舜的父母并非贤良之辈,对舜的婚事多番阻扰,所以舜不告而娶,君子却当作其告知了父母,可见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僵化。那么孟子考虑问题,亦不会僵化,不会拘泥于形式。
首先,以有没有后代来评判一个人孝与不孝,首先这个条件就有些僵化了,不符合孟子之“不拘泥于形式、不喜僵化”的君子风格。
其次,孟子是重义的,而重义之人往往是重德行的,所以将“无后”理解为“因为没有德行而无辈尊敬”一说,可能更加符合孟子思想的特色。
因此,我认为将“无后”解读为“因德行不好而不被尊敬”更加符合孟子重“义”而不拘泥于形式的特点,我亦更赞成这种观点。
3、总结综上所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认为“无后”应当解释为没有后代;第二种认为,“无后”应当解释为“因为没有德行而不被后人尊重”。但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我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要保有高尚德行,以免成为一个不受后人尊重的人,这是最大的不孝。这种解读一方面符合孟子思想中君子不拘泥于形式、不僵化的特点,一方面也符合孟子之重义重徳的思想特色。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问题,我看心年自在回得不错,祖宗不知道谁是后人,这个问题确实很大,这样会使文化断层,儒家文化一个重要逻辑是文化的传承,曾子说,“传不习乎?”王阳明的代表作叫《传习录》,儒家文化的孝,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当没有文化,文明传承的时候,如何继承古圣先贤智慧,创造人类文明呢呢?
其他网友回答:种族繁衍,文化传承,习惯延续,血脉相亲!
其他网友回答:在古代,″孝"的程度是评价判定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首要指标,在隋唐之前,国家还没设立科考制度之前,不论官宦子弟,平民百姓,有知识才干若要做官出仕都必须经过从下往上″举孝廉"这条途径,如果谁在″孝道"上做不好,达不了标,是无资格做官出仕的!所以,上至皇帝官绅,下至百姓,人品的好坏都以″孝"与不″孝"来考量评定。在民间家族家庭中,人们生活的思想行为都由″纲常伦理"礼教来管理约束,″孝道"也有严格规定,也把一个人对先祖父母未做到″婚育无后"、″赡养孝敬"、″丧葬祭祀"视为三大不″孝之"罪!因无子孙后代继承家业,传宗接代延继香火,使过世先祖阴灵不安!使在堂父母忧愁不快,做为男丁子孙,这即是″大不孝"之罪!犯有″不孝"之罪是要受族规家法惩处的!会被族人鄙视抛弃的!
上一篇:儒家很虚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