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对儒学的学术误解。孔子述而不作,他只是一个导师。他讲述的只是他认为有用的。他只是希望人做一个有用于人类的人。所以当时人们称孔子的学生为儒,并将孔子传播的思想称为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要做的事。那么成为人类需要的人最好便是为国家做事,为族群做事。所以儒家被认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汉朝独尊儒术更是被批的重点。就如有人骂臭钱一样,其实这种人比谁都爱钱,只是他没有钱而已。
其次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一句“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几乎让中国女人气愤不已。不过再一次证明孔子的伟大。女人是讲情的,不讲理的。所以女人不会问孔子为什么说这句话。不过听到孔子的绯闻,不知道会怎样想。会骂孔子是渣男吗?孔子是个男人,与一个风流女人单独相处一室,其间还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好一会。让外面人怎么想?孔子的身材伟岸,且名扬四海,就是在现在也应该有许多女粉想扑上去咬一口吧。如果是渣男吴亦凡是有机可乘的。但是君子就不一样了。男人与女人比之于君子与小人,男人与风流女子亲近了,女子还以为男人有那个意思,于是开始动手动脚的。男人疏远了,那女人就会心生怨恨。就会骂这男人假清高,假正经。却不知道君子好色止乎礼。相互尊重才是心中有真爱,不尊重那只是玩弄,啥也不是。但女人不管这些,只觉得孔子把女子与小人并列。所以孔子看不起女人,孔子该下地狱。
对孔子最大的误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认为这是典型的封建思想。这些人常常见风就是雨,根本不知道国家该如何治理。以为随便选个人就可以治国了。民主的结果是国将不国 。绝对的个人自由却是人类的祸害。
父父子子是一种秩序。如果父子聚麀,那么分得清谁是父谁是子吗?要分清父子首先得父有担当。父没有担当,那么谁知道那是谁的子呢?父与子都有担当社会才有文明。没有担当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混乱就无所谓国,无所谓族群。
父子有担当,才有族群,才有国家。有族群有国家,便一定须要领头人。领头的是君,辅佐的是臣。君臣齐心则国家兴旺。君有道则尽心尽力以死效之,君无道则臣以死更之或远走他乡。
最被人诟病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国家战略如同战争。作为国家的臣民必须要服从国家的需求。到上甘岭去战斗的士兵,难道不知道自己此去就是赴死。大丈夫死何足惜,为了自己爱的与爱自己的奉献自己,慷慨赴死那是生命无上的荣耀。如果没有这些勇敢的士兵,能有我们国家现在的大发展?
而这些误解的根源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先定义。而定义来自于人的归类判断总结。但是人作出的归类判断总结会隐含人的局限与偏见。也就是说那些定义并不准确。所以在定义之下的批判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