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清高,指陶渊明一样的人,还是指尔虞我诈的的人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话长,需要的论点,论据充分,还是留给别人去思考吧!
《孔乙己》,孔乙己的悲哀是迂腐一类的代表!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日子穷困潦倒!
《种菊终南山》,陶渊明喜欢出污泥而不染,喜欢清贫的田园生活,没有“三高”,老年人生活的健康!
《论语》,孔子周游列国,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蜀道难》,李白豪放不羁,畅游九州大地,无限风光在险峰!
无官一身轻,无钱屋漏偏遇连绵雨,何时云开雾散见日出?
我非文人,自然没有本钱清高,脚踏实地,寻求隔夜之粮,蚀鸡之米足耶!
如何看待文人的清高?
文人在漫长历史中都是属于“上层”人士。特别是大多数百姓不要说读书了,连识几个字都很稀奇的时候,以稀为贵嘛。现在这个年代以不识字的人为稀,过去是读书人为少,读书基本都是有钱有权人的事,一般人是拿不起“束脩”的,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为啥?自然是当官了,能不拽一些?再说读书识礼,便懂得道理,如一灯明趋万里暗,面对诸多连字都不识的“愚人”们,能不拽吗?这是其一。还有那些个官宦之辈不好好读书的也不少,不学无术,文人与之一比,怎能让人不清高?
当然,自古清高为文人雅士之风骨,那些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也是有的。代代相传,起码成了文人的标杆,做得到做不到先不说,但难做到才更能成为楷模。到了现代,文人清高的也不少,只是渐渐在铜臭味的熏陶下,多了些傲气,少了点傲骨。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古时文人大都自持文才横溢、自命清高。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天下是大众的天下,社会是人民大众的社会,社会进步发展靠的是人民大众的力量,一人独清又有何用?象屈原这样的文人仅凭一己之力又如何能捍卫江山社稷,最终还是壮志未身先死。民国先驱孙中山先生能作出“需唤起民众"的遗训,说明他最终看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马克思在共产尝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发动工农大众,以武装的革命推翻武装的反革命,最终建立新中国。伟大领袖毛席号召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知识分子(文人)有文化,能率先接受掌握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但改造世界的主力军还是广大工农大众,只有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共同奋斗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这是指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看淡名利和金钱,不为世俗所左右,能够经得起各种诱惑而保持初心不变。他们有理想、有信仰、有爱心,他们用自己的妙趣生花的笔,描绘时代的发展,讴歌人间的真善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对事物观察细腻入微,写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
文人的清高应该更好的融入社会中去,在大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不断的磨砺自己,陶冶出更加高尚的情操,能够使自己的创作,更加贴近社会、更加洞悉人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其他网友回答:文人不是清高,而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气宇不凡,气质优雅,超尘脱俗,有教养有修养有品位。值得敬佩和羡慕。如屈原,李白,诸葛亮,现代的钱钟书,陈道明。但品德败坏者不在其列,如郭若和赵祥。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自古傲骨命不好。
精致利已文人生存了,发展了,繁荣了。
有傲骨的文人被打压了,打击了,淘汰了,死亡了,不再生了。极少见了。几乎绝迹了。
其他网友回答:1.清高的解释是道德高尚,不同流合污。
2.除极个别的文人是真清高,绝大部分的文人是假清高,伪清高,装清高和自命清高。
3.道德,是一种自律。高尚与否,却在于别人的评判,且不管评判的人自己是否高尚。权贵可以评判,平民百姓可以评判,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自己的利益为半径。同流者,多如牛毛,文艺为大众服务,还是为权贵服务,就是说文人同什么样的流。至于合污还是合清,取决于评判者的立场和利益,以及主导权话语权。
4.文人没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表达,不管有无符合普世价值的作品,都是假清高伪清高装清高和自命清高。
5.有一种清高,异化地表现为文人相轻。通过轻视别人的方式,意欲凸显自己的清高,仍然是假清高伪清高装清高和自命清高。
6.当下文人清高不起来的原因,归咎于商品社会,富人占领高地,富人有清高的资本,更有话语权评判权。绝大多数文人都已经钱化奴化,想清高都难。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请!自古文人清高自负可能是個贯例,吾以為文人清高首屈一指数屈原了。《離骚》的解释,有较多人仕认为"少发牢骚",毛主席也写过"牢骚太多空断腸,風物長宜放眼量。"我理解《離骚》的涵意:"我本具有光明美好的内质"。屈原因爱国、怀才不遇,遭小人陷害,终投汨罗江自尽,给中国人留下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風俗。再說还有個诗仙酒仙李白,李白斛酒诗百篇,不仅清高而且狂放,为什么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给他脱靴呢?得罪权贵是埋下杀机,要掉脑袋的!我認为文人清高系胎里带,大凡文人喝些墨水、读点圣贤书,就会不务农桑之事,不务实,且喜空谈而清高,认死理。文人改掉脾性是很难的,昔日古代社会已有写字绘画索要"润笔费"的先例,自從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埸经济以来,文化人纷纷变节而改弦易撤了,吟诗作画著书要钱己是正名功德、理所当然的,甚至有的文化人走穴,浑身沾满了铜臭气,"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消逝得无影无综。今天文人們观念已很新了,那些迂腐酸臭气已没有了,但是拜金主义让人变得见利忘义、冷酷无情。
其他网友回答:清高的意思是清雅高洁,出于汉代王充所著论衡一书:"清高之行,显于衰乱之世。"可见,太平盛世是显现不出清高来的,因为做官的不贪,老百姓遵纪守法,大家都干干净净。衰乱之世朝纲不振,政令不畅通,当官的搞腐败,经商者奸诈,坑蒙拐骗肆虐,大家都绞尽脑汁搞钱,坏人得志,娼婊受捧,好人受欺,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能够保持冰清玉洁,不随浊流,卓而不群,鹤立鸡群,才算得是清高之士。为什么文人淸高,乃是因为读书明理,了知真理及人生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因而能出汚泥而不染。"文人清高",并不是所有文人都清高,有清雅品格者,既使白丁,也同样淸高。之后,对那些没有清高品质而伪装成清高的文人,嘲以"自命清高",这种文人是比较多的,这也是一件好事,说明社会主流意识还是崇尚清高的。最可悲的是文人蔑视清高,赤裸裸的为丑恶唱赞歌,完全丧失了文人的良心。
上一篇:如何做一个自信自律的人?
下一篇:为什么有些人不知道汉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