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死后,由他的学生们“论出来”的,孔子并没有写过《论语》。《论语》不能代表完整的孔子学说,怎么半部《论语》能治天下呢?半部属于哪一半部呢?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指北宋初宰相赵普辅佐太祖治天下,只读半部《论语》,每处理一件政事都要从《论语》中找依据,被太祖赵匡胤批评后才开始读书,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并不是指半部论语能治天下。
朱熹花了41年时间集中注释了《四书》,其排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过去正规的私塾老师教学生,就是按这个次序,先教《大学》、《中庸》,然后才教《论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电视剧里介绍的私塾有的先教《三字经》,那是非正规的私塾。《三字经》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是家里父母教的。私塾有教《三字经》那是不正规的。因此,论这些东西,要知道所排的顺序。只讲《论语》,不讲《大学》《中庸》,是不符合朱熹思想的,怎么半部《论语》能治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半部论语治天下,说这话的人是赵普,此公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宰相,虽然见多识广,有些才能。但毕竟读书有限。曾因讨好赵匡胤,因取年号的事,被老赵批评奚落,此后便发奋读书,终成一代贤相。
其他网友回答:半部论语治天下者,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表面遮遮掩掩的作用。赵普是个自谦的明白人,知道文化程度没有太大的底气。(省却许多无益争辩的策略而己)虽身居高位,如此做为也是更善于团结和融洽同僚的一种办法。(广开言路,务实勤政)
其他网友回答:你之所问,实际上是质疑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说出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我深信是他治国实践的感慨之语,决不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怪癖。论语这部书,语言质朴,义理高深,意境深远,百看不厌,越读越知其妙。然读书则因人而异,各各不同。如赵普,他深悟论语之精奥,深得个中三昧,因此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且治理成太平盛世。换作他人,别说半部论语,就是一部论语加一大堆的好书,也没办法治天下。所以,大家有这种怀疑也不足为奇,有宰相之聪慧的人毕竟太稀有。至以赵普是怎么治天下的,不是三语两言可以解说的,不必说它。但应该了解一下赵普这个人靠不靠谱,就可以确定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可靠性。宋史载:"自古创业之君,其居潜旧臣,定策佐命,树事建功,一代有一代之才,未尝乏也。求其始终一心,休戚同体,贵为国卿,亲若家相,若宋太祖之与赵普,可谓难矣。"赵光义说:"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响与众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也倾竭之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吾甚惜之。"这样的评价,是非常高了,不仅能办大事,尽忠国家,而且皇帝还视他为家人。这样一个人,说的话不可信吗?
其他网友回答:半部论语治天下,据说是宋代赵普说的。
不过,这种说法不靠谱,并无可靠资料证明。
再说了,没有任何资料证明,哪一位统治者用一部论语治好了天下,何况半部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