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能说是儒家思想的两个方面而已。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说人刚降生时,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都是基本相近的,大家基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到了儒家亚圣孟子,继续发展了儒家思想,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孟子开始,性善论作为儒家重要思想的一部分,正式形成并逐步传播。随后, 战国末期儒家代表荀子 ,继续发展儒家思想,又提出“人之初,性本恶”,认为“人性本恶 ,其善伪也。”从此,性善论和性恶论便成了儒家思想中独特的“矛盾论”。
关于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争论不休达两千三四百年,就像蛋生鸡还是鸡生蛋,莫衷一是。但是,儒家“性本善”的思想还是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达两千年之久,为什么?我认为,唯有教育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当然得各朝代统治者大力支持)。看看历史上的教育体系,《三字经》、《弟子规》还有《了凡四训》等,都是童蒙读物。无一例外,这些童蒙读物都是教育人从小向善的。就算宋代以后的官方科举教材“四书五经”,抛开封建思想不论,总体上还是教育人们崇学向善的。反观教育人们性恶的方式,除了封建礼教遭人诟病,并未出现大规模教育人们向恶的方面。
由此可见,只要教育方式向善是主流,大多数人就会向善,反之亦然。当下,我们正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这必将有利于崇学向善氛围的营造。有道是,世上还是好人多。我相信性善论。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到底那种思想是正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论述“德”的形成才可结论!
老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道德经》书中言论“德”是“道”的行为表现,是受后天因素金钱,利益......等形成的。“下德”更是为达到欲望,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刚生下来,不会说也不会走,婴儿期间靠畏母奶为养,根本不会有德的行为表现,也不会有从善从恶“心”的意识,其实就是善良的,“人之初性夲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
至于旬子“人之初性本恶”也只是荀子质疑而已,荀子提议否论,也没有什么有力证据。
就经济学言论中的“丛林定理,弱肉强食”来说,在动物世界中也是符合之初性善。如动物世界里面的老虎,是弱肉强食的典型动物,刚出的虎崽子,开头吃奶到断奶吃肉,是靠虎妈虎爸觅食供食,虎崽子也是不知道这个肉,是剥出别的动物生命得来的,直到虎妈不给它供应肉食,自已要求生存,才知道去杀生觅肉食。
由此结论,儒家“人之初性本善”是千真万确的。而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是完全错误的,不合符常理应受批判!
荀子的“人性本恶”更有道理,人若为善,何来战争呢?人若为善,何以自毁呢?我不否认人是善的一面,但是对广大人民来说,恶还是多。
一、人生而为恶,故以法导善。
婴儿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有罪,他杀了其它亿万兄弟,才得以生存。 婴儿出生就带有原罪,他让他的母亲受尽了生产之苦。婴儿尚小就知道抢夺物资,母亲不喂奶他就不停的哭;别人拿他的东西,他就又打又咬。
人长大了,贪欲永无止境。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往往喜欢做损人不利已的事,更热衷于做损人利已的人,而做损已以利人的事,这种人少之又少,不是社会的主流,所以大家才提倡助人为乐,如果人人都助人,何须提倡呢?人性之恶还体现在嫉妒、愤怒等情绪上,这些恶的情绪就是人性之恶产生的。
正是人生而为恶,所以圣人才制定了道德、法律、习俗等来引导人心向善。如果人生而为善,何须这些制度来引导呢?
二、科学的尽头神学,神学告诉我们,我们人是生而为恶的。
所有宗教都在导人为善,我特别看过基督教的文化。说人本生在伊甸园,生活无忧无虑,但是吃了智慧果后有了羞耻心,然后被上帝赶出来了。因人有了恶,故人被上帝赶了出来。
上古洪水各个文明均有记载,只能说明一件事实,就是人类的邪恶,神都无法忍受了,故发洪水以灭绝人类。《摩西十戒》每一戒都在导人为善,但几人能做到呢?所以人的邪恶与生俱来,因有外界的强力阻止,所以人性的恶被压制了,如果没有外界的强力压制,人的邪恶会被放大很多辈,会让神都感觉得到怕。
最后,说人本不是地球上的生物,本来就住在神域。后来部分人变得邪恶无比,于是神把人放逐到地球,让他们改过自新。为善,则可上天堂(神域);作恶,则下地域(神形俱灭)。这种说法虽然无法证实,但也反映了人生而为恶的本性。
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二者若经过微妙的渐变后,便会互换标签。
对人微笑(善),对人奸笑(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