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这三个道字的含义是什么? “非常”二字又该如何解释?
01-30
0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老子的《道德经》开篇之语,也是全书的总纲。

有书君认为,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的意思,指的是宇宙的实质和本源。第二个“道”则是说明、解说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

在老子看来,道是微妙深奥、玄之又玄的。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对大道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要想跟人家交流吧,有时候,这种感觉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况且,我们身处各个不同的人生时期,对“道”的理解和体悟,或许也不尽然相同。这实在是需要我们穷极一生去探索和发现的。

在这里,有书君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道”的特性。当然,故事不见得真实,姑且当作笑话来听吧。

相马专家伯乐,他非常善于观察马的秉性和特点,总是能够一下子从一大堆马群中辨识出哪匹马品质优良,具有千里马的潜质,而哪些马又只是资质平平,不堪重任。

这种能力,除了靠日积月累的观察积累,更多的还是一种天赋。倘若一匹千里马能够从伯乐手中脱颖而出,对马和伯乐来讲,无疑都是一大幸事。

可是,这个相马的本领固然了不得,但光凭伯乐一人,穷极一生也不能发掘出多少良马呀。于是,伯乐决定著书立说,专门讲讲如何相马的事,让更多的人习得这门本领。

作为伯乐的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子承父业,该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至于如何相马,他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不是有了父亲的专著《相马经》吗?如此一来,不用父亲教,只要按照书中的描述,按图索骥,不就OK了吗?

于是,伯乐的儿子拿着书兴冲冲地出门了。他首先在书中看到了一条重要的描述:“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额头高,眼睛大而有光,蹄子像堆起来的酒曲。”

看到这里,他恍然大悟,原来相马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啊。

不大一会儿工夫,他就回家了,兴奋地对父亲喊:“快出来看,我找到千里马啦!”

伯乐一看,儿子带回来的居然是一只青蛙,他顿时感到啼笑皆非。儿子却振振有辞地说:“它不是很符合千里马的特征么?高额头、大眼睛,只是蹄子不是很符合罢了。”

这则故事应该是人们杜撰出来博得笑声用的。即使再笨的人,也不会将青蛙和马混淆为一体吧。

但通过这则故事,也从小处说明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理。很多事情,除了要靠理论知识来支撑,更多的需要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感悟。

能够明白说出来的道理,不一定就是他人所理解的东西。

在老子的理论中,“常道”指的应该是宇宙的本体,是世界万物的由来之源。它的变化规律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也无法描绘出具体的形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不可言说。

人类,作为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分子,对未知的世界应该永远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妄自尊大,自以为已掌握了无穷宇宙之奥秘的人,最终势必会遭到沉重的打击。

只有以全部的身心进行修行的实践,才有可能与天地大道合而为一,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有书君所理解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

不知您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一起来讨论。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知道,“道”是哲学概念,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哲学的整个体系,就是由这个“道”而延伸开去,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哲学之树的。老子的道,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老子这么认为。但这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却又是人无法看见、不能触摸、不可具象的。那么,“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哲学中的“道”,在不同的文字语境中,是具有不一样的意思和内涵的。“道可道,非常道”中有三个道字,也是一样,三个道字,三个迥然不同的意思。第一个道字,就是道理的意思,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道理二字一样;第二个道字,就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就是老子的哲学概念道,即他所说的常道。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名,就不是常名。

所谓道,本来是道路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处事方法或规律,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但人们往往赋予天道很多神的概念,而老子则剔除了天道中神的概念,证明了天道自然,因此,老子所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将天道和人道结合来研究,发现了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效法天道。但同时,老子还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个“道”,同一个原则,无论天和人,最终都要回归到它的出发点,这是一种永恒的规则,因此称为“常”。认识了这个常,就叫明,不认识这个常,就会遭遇凶险,带来厄运。

因而,认识了常,就能包容所有一切,就能做到公平正义,做到了公平,就会天下归心。这就是效法天道的结果,因为只有效法了天道,也就是符合了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这样的道,就是“常道”,这个常道虽然不可道,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并对万物造成根本的影响。老子所深入研究、极力推崇的,就是这个“常道”。

永恒不变和无限重复,就是老子所谓常。认识了这个永恒不变和无限重复的规律,即为常道。

有人将老子哲学的道字,总结为四种具体意义:一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二是创造宇宙的动力;三是推动万物运动的规律;四是人类行为的准则。

老子在“道可道,非常道”这一章节中,想表达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明“道”具有不可言说性,说得清的不是道,但道却是真实的存在;另一方面说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如果要用最通俗的话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即:道理我们平时是可以讲得清的,但它不是我所谓的常道,我说的常道,是万物的来源,是推动万物发生的动力。

其他网友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应是天地万物之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是说用言语说出的意思。非常道是说如果说出来就不是永恒不变道了。道是老子硩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理解,看法各有分歧。有人看它是唯心的有人看它是唯物的。也是道德经的总提纲。

道是极抽象的,视而不見而有无所不在的客观精神实体。它即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同時也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普遍规律所在。在现实生活中仔细去体会,古人的天气谚语就有道的痕迹。比如说云行东车马通,云行西雨凄凄。你用心去观察去体会还真是很灵验的。和五行是相通的,我曾用五行去解释,东方属木

木能生风,风能刮云,故说天气放睛

。西方属金,金能生水,故要下雨。

再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我仔细观察了几年都想当正确的。我由衷感到劳动人民智慧是无穷的。

无论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道是永远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可你有不能用具体的言语形容出来,就是道玄妙之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人世沧桑,世事更替,可变是世道人心,不变的是道的根源亘古常新。

正是:净心修道道本空,

大道自蕴天地中。

道能道出非好道,

道不道出是真踪。

其他网友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

我的理解是:第一个"道"是名字,指老子要阐述、推崇思想的"道"。

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讲道理、讲道德。

第三个"道"是名词,指不是一般的"道",不是道路的"道"。

"非"即不是。

"常"指一般。

本人愚见,望大家给予指正并参与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我认为这六个字的哲学含义非常深奥。

道可道: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道是指道理,规律。世界万物都在按自己的规律在运行,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所以就要通过细致的观查与探索,才能了解和撑握某些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是存在的。

非常道,是指有些认为是正确的道理,也会发生变化。原来是正确的,现在看是错误的。有些被确认的规律后来又证明是不对的。所以不能总用一种眼光看问题。

我认为这六字可以概括为: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无”,名天地之始③;“有”,名万物之母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⑤;常“有”,欲以观其徼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⑦。同谓之玄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⑨。

[通释]

道可以因循,没有恒久不变的道;名字可以称呼,没有恒久不变的名称。“无”,为天地的初始命名;“有”,为产生的万物命名。所以恒久的“无”,要来考察事物是怎么产生的;恒久的“有”,要来观察事物是怎么存在的。(无与有)这两个事物同出一个源头但名字不同,不同的名称却出自相同的源头就叫作深奥。深奥又深奥,是认识万物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因循,没有永恒不变的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客观事物依循的轨迹,是人对自然规律的经验认识和总结,是应该取法遵循的而不应违背和对抗的客观存在的规律。第二个“道”用作动词,沿道而行,因循。非,没有。常,经常,恒久,经久不变。

②名可名,非常名:名称可以称呼,没有固定不变的名称。具体事物总会消失的,它们的名字当然也跟着消失。前一个“名”为名词,即“事物的名称”;后一个“名”,用作动词,命名,称名,称呼。

③“无”,名天地之始:“无”,为天地的初始命名。名,动词,为……命名,称呼。之,助词,的。始,初始,开始。

④“有”,名万物之母:“有”为产生的万物命名。母,孕育产生万物的母体。

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恒久的“无”,要来看天地万物的本质。欲,要。以,连词,相当于“来”。观,观察,考究。其妙,它是怎样产生的。其,它,代词,指天地万物。妙,奥妙,本质。

⑥常“有”,欲以观其徼:恒久的“有”,要来看事物的存在。徼,音jiào,边界,引申为“表面”,指人们能看到的物态。

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两件事物出自同一个源头但名称不同。两者,指“无”与“有”。出,出现。异,不同。

⑧同谓之玄:出自相同的源头就称作深奥。同,作动词,出自相同源头。玄,深远,深奥,指“深刻的道理”。

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深奥又深奥就是万物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判断句,原文有逗号,释文将逗号取消。妙,奥妙。门,事物的发源地,事物的关键所在。

[意义归纳]

本章以“道”引起,阐述什么是“有”“无”。全章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阐述道可依循、名可称呼,但无常道、常名。

第二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阐述什么是“有”“无”。

第三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分别阐述“有”与“无”的价值意义。

第四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阐述“有”“无”同出异名为“玄”,是道体的根源。

[语法分析]

转折 并列 转折 并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

并列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分号间为第一重,并列关系。“道可道”与“非常道”,“名可名”与“非常名”分别为第二重,转折关系。

《道德经》第一章的句读颇多争议。

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句读,我选择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没选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有“道常无名”和“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其中的“无名”“有名”不能决定按“无名”“有名”句读,因为还有“名亦既有”呢。而且,本章下文的“此两者”所指即“有”与“无”,正是以此为根据的。

按“无,名天地之始”句读,则“无”为主语;“名”用作动词“为动用法”,“为……命名”的意思,充当谓语;“天地之始”即“天地的开始”的意思,是偏正短语充当宾语。此时句子的语法成分分析为: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的句子的语法成分分析为:

有,名万物之母

对“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句读,我选择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不取“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句读。

按“常‘无’,欲以观其妙”句读,则“常‘无’”是主语,“欲以观”是谓语,“其妙”是宾语,此时的“以”释成“来”。此时句子的语法成分分析为: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句子的语法成分分析为:

常“有”,欲〔以〕观其徼

“同谓之玄”是个单句,“同”是主语,“谓”是谓语,“之”与“玄”是双宾语。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单句,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基本句型之一:“……,……。”释成今文就是:“……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实际就是“玄之又玄是众妙之门”。“玄之又玄”是主语,“众妙之门”是谓语。

[考辨]

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与以往的解释大为不同。首先,我对第二个“道”,也就是“可道”之“道”的解释跳出了“说”“称道”的框子。先前我也一直用“可以用语言表述”释“可道”,在反复揣摩后我选择了“可以沿着它前行”。

“道”的本义就是“路”。将一个名词动词化,一定与本义有联系。“道”用作动词就是“取道”。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道”正是“道路”之义。今天我们使用的“道路”之意,应该是古已有之。“其可左右”意思正是“它可以靠左边走也可以靠右边走”的意思,用的正是“取道”之意。

“道”的“说”“称道”义,应该是后世出现的,产生于何时,尚需考证,但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就是老子时代,肯定不用“道”表示“说”的意思。我甚至怀疑,“道”的“说”“称道”义,可能正是对《道德经》这种错误解释沿袭的结果。查与老子同时代的《左传》之“道”,凡一百七十,只有一处“道”近似于“宣讲”“言说”之意:“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yín ,愚蠢而顽固)。”且此“道”似与“导”通,是“引导”义的转移。

以往对“非常”的解释局限于将“非”释作“不是”。

“非”这个字有多个义项,使用最多的义项是“不”“不是”,其实它还有“无”“没有”的义项,在先秦文字中,这个义项也经常出现,如:

1.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国君没有姬氏)

2.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主盟?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左传·文公七年》(非威非怀:没有威信没有怀柔;注意本句的“无德”)

3.郤成子曰:“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传·宣公十一年》(非德:没有德性。非勤:没有勤恳)

4.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左传·成公二年》(非德,无德,缺德)

5.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非文辞不为功:没有文采的辞令不会成功)

6.暴虐淫从,肆行非度,无所还忌……《左传·昭公二十年》(肆行非度:放任做事没有限度。请注意本例中也有“无”)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臂非加长也:胳膊并没有加长)

大概由于“非”作“不”“不是”解释的时候多,所以人们出于“定式”,多把“非常道”释为“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多把“非常名”释为“不是永恒(不变)的名”。而这种解释恰恰与老子的思想矛盾了。是用“不是”来解释“非”,还是用“没有(无)”来解释“非”,要点是把握“道”可以不可以说或者“道”可以不可以走,“事物”可以不可以命名、称名。显然“道”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而且通篇《道德经》说的正是“道”;“道”是可以走并可以依循的,“事物”是可以命名和称呼的。

那么老子为什么不用“无常道”“无常名”来表述呢?因为下文出现了“有”与“无”“此两者”一组对应的概念,为了不混淆,就用了“非常道”“非常名”来表示。而且,“非”与“无”在同一段文字中出现,表示相同的意义并不冲突,上面列举的例2中的“无德”之“无”与“非威非怀”之“非”,例6中的“非度”之“非”与“无所”中的“无”意义是一样的。

其实,即使用“说”“称道”释第二个“道”和“名”,也存在正确解释“非”的问题。抽象的事与物并不只有一个“道”,“德”“仁”“义”“信”等皆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不可以说吗,不可以命名吗?且“名”本身还谈不上抽象;同样,这些不可以效法吗?所以,将“非”释作“无”“没有”才合理。

“徼”还是解释为“边际”,引申为“外表”“客观存在”为好。

本章是《道经》之首,大概编者有意让它与第三十八章《德经》之首有所呼应,与对第三十八章一样,可能对本章也有刻意篡改。所以通释本章时我感觉比较吃力。重点问题:一是本章的“名”字费解,它与论道有多少关系呢!二是“玄之又玄”与老子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七十章)显然冲突。

[解读与点评]

道就是客观事物运行要因循的有形或无形的路,但没有一条可以永远因循的路;事物可以称呼名字,但没有永恒不变的名称。

《道德经》的“道”的含义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它指客观事物运行而依据的轨迹,是人对自然规律的经验认知和总结,是应该取法遵循的而不应违背和对抗的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动态的法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道”、第一个“名”分别是名词,第二个“道”、第二个“名”分别是动词。“道可道”通俗一些说就是“道可以当作道”,“名可名”通俗一些说就是“名可以当作名”;分别进一步说就是“道可以取道”“名可以称名”,分别再进一步说就是“道可以因循”“道可以沿着它走”,“名可以确定事物”“名可以称呼”。

“非常道”就是“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就是说道没有完全固定的因循模式,要因循道前行,但大可不必教条地、机械地沿着它走。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道理一样,“道”作为“路”虽然可以沿着它前行,但没有永恒的路,没有固定不变的因循模式:可以凭借不同的工具,也可以步行;可以靠近左侧一些,也可以偏向右侧一点;可以小跑,也可以漫步;甚至可以像为避免寒风背对着它倒着走……

再打个比方:航天器飞行器也都要依循一定的轨迹,但是没有永远不变的轨迹。设计得很精确,不等于一成不变。飞机飞行、船只航行要有航标,那只是飞行的参照,避免飞得离了谱,脱离了航线。这里的“航线”就是“道”,就是飞行或航行依循的大致轨迹,上一点、下一点,左一点、右一点,快一点、慢一点,飞行器或船只大一点、小一点等等,没有绝对的——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为什么会出现“非常道”的情况呢?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道”是动态的,要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环境修正自己走上可因循的“道”。比如人们根据动物的习性下套捕猎,动物没察觉到“套”,不会修正改变“道”,就会“上套”。比如“大道”虽然好行,但如果修路或像王弼所说有人设置了路障,不修改路线依旧难以前行。

“非常名”就是“没有永久不变的名称”,就是名可以区别于它事物。但在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名字是变化的。世界上的事物,乃至宇宙空间是运动的,事物要经过产生到消亡的过程;法则也在运动中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产生了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事物消亡了,它的名称也会逐渐消亡。

“道”可以不可以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呢?从一定角度来说,用今天的一个时髦的词,道大致相当于与方针、政策经常并列说的“路线”,比如国家发展建设的总路线,就是一种既抽象又较为具体的道。“路线”实际上是人为设计规划出来的“道”,它必须顺应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让人有所遵循,才能走得顺,展现出“大象”来。可以说为政治国、为人治家,确定一条正确的大道十分重要。判断大道好与不好,实践能检验它,走在这条道上的人最有体会。当然,道虽然可以设计,但实际运行的轨迹可能需要修正,这样才能使道更平坦、更光明;道不是装模作样的口头文章,不能南辕北辙,不能划一条道却不行其道。违背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规划设计的“道”没有前途,大吹大擂的只是“假象”,最后必然是“乱象”。

为什么“名可名,非常名”呢?因为它有“有”与“无”的问题。“有”是存在,事物存在,名称就存在。“无”是不存在,事物还没出现,或者没发现,当然无从命名;同时,事物消失,名称也随之消失。“‘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 与“无”正是典型的“非常名”。“无”与“有”“同出而异名”,这就是“非常名”。“有”与“无”是动态的,变化的,自然就“非常名”了。

怎样理解“非常道”与“非常名”二者之间的关系呢?因为可道之道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可名之名也是发展变化的。正因为如此,既然无常道,所以必然会无常名。唯其如此,道可以取道,可以因循,但没有亘古不变、可以永久因循的道;没有亘古不变、可以永久称呼的名称。

既说它“有”,又说它“无”,在于“似或存”(第四章)。

“常‘无’,欲以观其妙”,就是从恒久的无中来探究事物到底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常‘无’”看“有”是怎么产生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从恒久的存在看到事物,通过“常‘有’”看“有”是怎么存在的。

(无与有)这两个事物同出一个源头但名字不同,不同的名称却出自相同的源头就叫作深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极富辩证思想,“有”与“无”是一对矛盾概念,但它们却相因相生,是对立的统一体。“同谓之玄”说它们出自同一源头,这确实很深奥,确实“玄”,“道学”又被称为“玄学”即源于此。然而,它又是打开万物宝库的钥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门”,事物的发端,观察研究事物的通道。

其他网友回答:

另类解读,耐心分享!


“道可道,非常道。”整体上来说就是: 真理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述的话,那么这个真理就不是永恒的。

下面展开老子这句貌似是语言悖论的话,看看老子写在洋洋五千言开篇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既然知道如果“道可道”了,就不会是“常道”了,为什么还会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呢?

实际上老子首先是在顾虑语言的苍白无力。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吧?不是任何感受都可以用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吧?这就是语言的苍白无力。这种情况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浅显的实际情况,说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思想性非常强的那个层面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况。我们之所以对“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类诗句感到非常舒服,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有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胸闷感觉。很多时候,我们都有无法言说的境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时候我们只能依靠心和心的灵犀相通,才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深处不言自明的酣畅淋漓!老子认为语言这种时候成了交流的阻碍,而不是工具。


老子同时也在顾虑和担心语言的意思表达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的语言外延。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 同样的话对有些人来说是关怀,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辱骂,搞得自己有口难辩,这就是言语外延的因人而异的理解问题。就说简简单单的吃辣椒吧,四川人认为不辣,上海人吃一口却感到难以接受的辣,那么这个辣椒到底辣还是不辣呢?《道德经》可不只是一口辣椒那么简单。人的思想领域的交流绝对不可能像有一碗辣椒让我们共同品尝,然后按照自己的口感评价这个辣椒辣或是不辣那么简单。那可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微妙和不可调和的因人而异的极度个人化的一种体验。


老子深谙语言之废,所以在《道德经》开篇就告诫后人:真理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它很可能就不是永恒的真理了!

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认识事物,都是一点点推进的,不可能可以一眼看穿,就如瞎子摸象,有人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一根柱子。。。一直摸索到大象的DNA,我们还是没有完全了解大象的全貌。最初我们认为一只“空碗”是空的,后来发现它并不真的是空的,因为它里面还有一种东西叫空气;后来又发现不仅仅只是空气,而是有很多种气体。。。所以说瞎子摸象并不是纯粹的笑话,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正常过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也是在说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一步一步的改变,改变的仅仅是我们对事物看法,而真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所以老子认为对事物的阶段性正确认识,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全部内容,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全部内容,是无穷尽的。

也许有人说这是过分解读了“道可道,非常道”,意淫了老子,夸大了古人思想。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古人描写大地,和现在坐飞机俯视大地的情况一模一样,而古代不可能有飞机,可见古人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思想视角。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个“道”字是指道法,第二个“道”是说,

第三个“道”还是指道法。“道可道,非常道”

即道法嘛,可以说都不是恒常的,“非常”

是不能恒常的意思。一句话,道亦空,法

也空。道都存在于法中,一切诸法都空,

还能有“道”可安立吗?都无体性,何以

安立?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通行的《老子》本是:道,可道,非常道。

帛书《老子》本是:道,可道,非恒道也。

我先直接给出答案,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道,是可以言说的,可以用语言描述道,但用语言描述的道,并不是那个,不是那个真正的恒在的道。

有人说,道不可言说。

这是错误的,与老子的第一句话相违背。老子认为可以用语言描述道,只是任何语言都无法精确地描述道,名实不相符、不相称。语言是名,道是实。

语言和大道是不相称的,但可以用语言相似地、模糊地描述道。

佛教唯识宗的大论《瑜伽师地论》也说:不可言言亦被遮止。

遮止就是否定。

“绝对真理是不可言说的”这句话也是被否定的。

老子这句话涉及中国先秦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名实关系是怎样的,真正的实是什么?

西方哲学也有唯名论和唯实论,与中国哲学的名实论,有内在的关联。

1,古文字学的考察

帛书《老子》,为何是“恒”,而不是现在通行本的“常”?

因为秦始皇下达禁书令后,汉高祖刘邦继承了禁书令,汉初仍然是禁止挟书的。汉惠帝虽然不惠,但他却聪明地废除了挟书令。

到了汉文帝时,就有大量的人献书给朝廷。汉文帝名叫刘恒,要避讳,献书的人把“恒”改成了“常”。

两字的含义类似(但不相同),读音也类似。常的声母现在是ch,恒的声母是h,但古无舌上音(清朝钱大昕),ch是舌上音,古代中原汉语没有ch,古代的常、恒发音类似。

从小篆的“恒”看,左边是一个心,右边是河的两岸,中间一艘摆渡的舟。

所谓的恒,并不是凝然不变的常,而是心在看那永恒摆渡的舟!

恒,是有变化,有心灵观察的。

但“常”没有这些含义,所以这个避讳,导致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卷七】【巾部】常

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常本来是指下裳的一种,是衣服的一种,被假借来用于表达凝然不变。

甲骨文的“道”:是一个人的眼睛、脚在十字路口,表示行走的正确的道路。 后来引申为宇宙万物的道路,总规律之本源。

甲骨文的“德”:也是在十字路口,一个眼睛的视线是直的,视线上面加了一个会意的点,表示找到正确的道路。

找到正确的道了,就是德。

金文的“得”:在十字路口,手拿一枚黄金贝买东西,也算得到了。

2,如何践行“道,可道,非恒道也”

老子其实在五千言透漏过,怎么通达大道。是禅修,当然老子没有禅修这个词,这个词是佛教用词,原来是梵文禅那。

但老子的修行方法本质和禅修是一样的。

老子的禅修方法就是恍惚!

《老子》: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恍惚本意并不是稀里糊涂。

恍,是心灵的智慧之光。

惚,里面有勿,勿我,是要放下你的种种成见。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庄子把恍惚进一步诠释为心斋坐忘。

《庄子》: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简单说,心斋就是恍,通过让心灵斋戒,让心灵专一,发出智慧之光;坐忘就是惚,就是放下你的成见。

这里只简要说说,具体讲解要花很长时间,请关注我,或私信我。我以后会在头条开专栏讲解相关内容。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其他网友回答:

转发一篇相关文章一起了解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

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老子中的《道德经》。

拓展资料: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相关内容

合同法司法解释三
合同法司法解释三讲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
05-26

热门资讯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夹子妹什么梗 夹子妹什么梗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
中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打狗棍大结局 打狗棍大结局
2022年10月20日最新消息... 2022年10月20日最新消息山西省晋中现有确诊数量 山西省晋中昨日新增数量
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代码 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代码含义:风压异常或风机故障。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原因及排除1、当烟道被...
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代码 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代码含义E1:点火失败或中途熄火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原因及排除1、由于火焰检...
书法学习中,该如何进行手指的发... 书法学习中,该如何进行手指的发力练习?:谢邀。 手腕发力控制笔划空间占位和字的总体形态,手指发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