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一样是孙子,就差一个子一一(外)
我邻居曾经有个女儿说自己的父母对外孙比较冷淡,孙子,外孙,一样在家,要带出去玩,都喜欢带孙子,不大想带外孙。个人感觉这女儿有点不大理解父母的无奈。
因为比如有个小闪失,如摔倒,擦破皮,外孙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可能会怪罪你父母没带好外孙。因为他们都是尽力的!不想多一些误会。
其他网友回答:在农村,孙子和外孙的区别真的是无法可以说。
孙子
孙子,爷爷奶奶可以责无旁贷,心甘情愿的帮儿子儿媳妇带孙子。孙子的药费,奶粉爷爷都心甘情愿出钱。出个远门都想给孙子带点好吃的,好玩的玩具。孙子可以理直气壮的问爷爷要零花钱,除夕夜里爷爷也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孩子们没有衣服了,没有生活用品,爷爷会带出去给买衣服等等……
外孙
外公外婆不会帮忙带孩子,如果确属特殊的情况,帮忙带孩子也会收钱的,比如操心费孩子的伙食费,外孙不会想外公,外婆要零花钱,外公外婆也不会给孩子买衣服,玩具之类的。
我的孩子就是。我妈挣的钱只知道给她们家添东西或者存起来,今年我的外生女和我女儿同时高考,我女儿考了二本,外生女刚过分数线,我妈给我外生女买了一部手机,对我女儿则说外婆没钱,你好好念书,女儿长大了也很懂事说没什么谁让是外婆不是奶奶呢!
同样是孙子,对待的方式和态度却是一百八十岁转弯,孩子们也知道这种特殊对待的原因,不会责怪谁,知道孙子和外孙的不同和不公。
等以后我做了奶奶和外婆,我不会对孙子和外孙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会一视同仁,因为同样都是我的孙子,都是我应该疼的人,也许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代沟。
其他网友回答:在我们这一带有一句俗语,“野鸡再喂不暖人,家鸡再打不出门。”这就是专指外孙子和家孙子说的。野鸡,是指外孙,你怎么关心、喂养,小的时候还不太明显,长大了毕竟他亲爷爷和亲奶奶亲;家鸡,是指自家的孙子,你在小时打了他骂了他,过一会儿孩子就忘了,也不会记你的仇,即使长大成人,你说他几句,他也不会计较太久。
以上是老辈人的经验之谈。
这就是外孙和孙子的区别。
其他网友回答:就我家而言,孙子和外孙的区别大着呢。
我爸妈就我和我弟两个孩子,如今,我和我弟都结婚成家了,有孩子了。孙子和外孙的差别待遇,那是相当明显,都不带掩饰的。
我家是两个孩子,我弟家目前是一个,二胎也快要出生了。
我妈是那种传统的农村想法:外孙是外人,付出再多的真心,也不会变成自己人。
哪怕这孩子是她女儿亲生的,也不例外。
我弟家的孩子没出生之前,我妈也只是偶尔会说,外孙是外人。嘴上虽然这样说,但行动上,看起来对我家孩子还是不错的。
我也不会把这话放在心上,听听就算了。在农村生活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想法,我理解。
自从我弟家的孩子出生之后,我真实地体会到了孙子和外孙的区别在哪儿。
1、压岁钱,数额不一样。我弟家的孩子今年2岁,收了2年的压岁钱。
我妈每年给我弟家的孩子压岁钱是1000块钱,我家的两个孩子,一人200块钱。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弟自己说的。他可能误以为孩子们的压岁钱,我妈给的是一样的。
2、生日待遇,不一样。我家的孩子过生日,要是我妈正好赶上了,就买个生日蛋糕。不在的话,就打个电话,关心一下。
我弟家的孩子过生日,我妈一出手,就是3000块钱。
这事的重点是,这钱是我妈,让我亲自转给我弟媳妇的。因为,我妈的钱都在我手上。
其实,我妈找个别的理由从我手上拿钱,不说是我弟家的孩子过生日,我也不会说什么。
她的钱,她自己做主,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她这么做,完全没有顾及我这个女儿的感受。要说我心里没有一点儿不舒服,或是不平衡,那绝对是假的。
我妈每次从老家去我弟家,都是肩扛手提,带很多吃的东西去。只要是家里有的,恨不得全都搬到我弟家去。
这个是我弟喜欢吃的,那个是我弟媳妇喜欢吃的,那个是吃了对孙女身体好的。
从老家到我家来,两手空空,从来不带老家的东西来。最多就是在我家附近的小店,给孩子们买些零食吃。
我妈给我弟家带了什么东西,我也不会去计较什么,这是人之常情。偏偏,每次我妈带了什么东西去,都会跟我讲。
我从最初的难以释怀,到现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好像已经习惯了我妈的这种做事风格。对此,我也不想抱怨什么,坦然接受。
我又不指望我妈的那些东西,或是钱来生活,没有它们,我的生活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他人的行为影响不了你,烦恼会少很多。
外孙和孙子,在老人的眼里,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所谓的亲孙子烧把纸,亲外孙手一指,就是他们的观念所在。
孙子做为传宗接代的人,当然是爷爷奶奶的最爱。捧在手里怕坏了。噙在口里怕化了。亲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死后,他能够去到坟上,给自己烧把纸钱。
而外孙呢,毕竟是外姓旁人。来了是宝贝,要好好的招待,走了是亲戚,非常的挂念。有一句话说:外孙是狗,吃饱就走,亲了也白亲。就是到了自己老死了,外孙也是只知道上坟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烧纸,也是不会给姥姥姥爷烧纸的。顶多在路过姥姥姥爷的坟堆时,用手指一指说:这是我姥姥姥爷的坟罢了。
所以,在老人眼里,孙子和外孙都是指望不上的。而唯一能够得到他们报答的,也就是孙子的烧把纸,外孙的指一指了。
其他网友回答:三个真实的故事一一三种不同的态度一一一个标准答案。
第一个故事:
孙子在爷爷奶奶眼里是一一家庭的宝贝;两代人为之奋斗的全部;家族的希望。
邻村有一位十里八乡闻名的矿业老板。身价几千万,在我们贫困地区绝对是少有的富豪。此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媳头胎生了一个闺女。在二儿结婚的婚宴上,富豪当众亲朋好友宣布了一个决定:哪个儿媳为其生个大胖孙子奖励100万。一年后二儿媳果真不负众望,为公爹生了个大胖孙子。二儿媳如愿以偿拿到了奖金100万。结局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这个故事当时成了当地人,好长一段时间茶余饭后的美谈。
一言以蔽之:在我们农村里,特别是贫困乡村里,孙子 在爷爷奶奶眼里是多么的金贵,多么的至关重要。
第二个故事:
外孙子在外婆外公眼里是一一外人、客人。
在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说:外孙是狗一一吃了就走。
去年年前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生有两个女孩,席间朋友酒过三巡后对我说:“今年文明奖9600元(县里事业单位人员都有)到手后,我准备领老伴去云南大理旅游,把这点钱花了去!要不要一起去?“我说:“我不能和你比呀!再过半年我大孙子考大学,我再凑400元,1万元给孙子上大学做奖金呢!”说罢后我们全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莫名其妙的感到:我笑的是那样有底气。
我在回来的路上,反反复复考虑这件事:我和朋友两个人,一个是爷爷;一个是外公。在1万元奖金消费方法上不一样。我总认为儿子家虽然不缺钱,但我要把钱玩乐了,是一种浪费;给了孙子助力上大学,才是正道。可朋友那样做,也没有毛病呀!
第三个故事: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孙辈眼里是一一什么位置?
90年代我在乡中心校上班,一天一位副校长请中心校中层领导以上10余人去他家吃饭。席间我见这位副校长4岁的外孙女长得胖乎乎的,且聪明、漂亮,甚是可爱。我先后问了小女孩好多类似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谁好的问题。孩子像是答抢答题那样对答如流,都以“都好!”答复了我,人们都为孩子聪明、反应快而啧啧称赞。
我接着问:“如果你奶奶和姥姥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只见女孩答得比刚才还快,举起双手斩钉截铁的说:“先救我奶奶!”十几个人哄堂大笑,此时作为副校长的姥爷最尴尬。他说:“你这个没良心的!吃我的,喝我的!撵都撵不走,到头来你奶奶倒成了好人?!”没办法一一童言无忌!
结语:爷孙关系亲一一人们都说这是血缘关系的缘故。却被专家否认。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大概率上来讲:二者的区别,孙子永远排序第一,外孙屈居第二。为什么连古人在确定二者的称呼前面多加了一个“外“字作为区别就不难理解了。
其他网友回答: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相同的地方,是按照现在遗传基因的科学来说的。不管是外孙,还是孙子都有1/4的老人的基因。
不同的地方,是由于传统习惯、生活环境、家庭观念等等造成的。
一、传统习惯造成的不同。由于过去家里子女多,在重男轻女的传统习惯影响下,认为女儿出嫁就是泼出去的水。你想,把女儿出嫁当成象泼水一样看待,还能把外孙与孙子一样看待吗?因此,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习惯,反映在外孙和孙子身上就会产生不同。
二、生活环境造成的不同。由于孙子大多数是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吃喝玩乐天天在一起。吃一锅饭,住一座房,睡一张床。儿孙绕膝泡在一块,同在一个生活环境里。而外孙大多数则是生活在另外一个 家族环境里,外孙与外公外婆大多数都是十天半月见不了一次面,吃不了一顿饭,别说住一座屋睡一张床了。再说,就是外孙来一次,也就是住一两天的时间,有的吃一顿饭就走了。于是,人们说:外孙吃了拿了就走,留不住。你说他毹一样吗?因此,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也能造成对待外孙与孙子的不同。
第三、家庭观念造成的不同。在整个社会里的每家每户都有着各自家庭观念。大家庭有大家庭的观念,小家庭有小家涯的观念;富人家有富人家的观念,穷人家有穷人家的观念;城市家庭有城市家庭的观众,农村家庭有农村家庭的观念;工人家庭有工人家庭的观念,农民家庭有农民家庭的观念;⋯⋯等等。各家各户存在着千差万别,各有各个家庭观念。孙子是在自己的家庭观念里长大,外孙是在另一个l家族观念里长大,你说外孙与孙子会一样吗?因此,外孙与孙子又有了不同。
最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传统习惯在改变,生活环境在美化,家庭观念在趋同,外孙和孙子的不同,也会随之而消失。
谢谢大家关注、阅读和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用我的实际经验为您带来专业的孕产和育儿知识。
在老人眼里,多数有这样的观点“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认为外甥小的时候和姥姥姥爷特比亲,等长大了根本不上门。确实,这种情况很普遍,很现实。
我发现姥姥和外甥要亲一些,毕竟是自己闺女亲生的,从闺女身上掉下来的肉,看着就心疼。基因都是自私的,姥姥确定这外孙就是自己基因的延续,和孙子区别不大。
多数姥爷对外孙的感情要疏远一些,对孙子就会更亲近,我分析有如下原因。
外甥不跟自己姓姥爷和外甥总觉得有些隔阂,毕竟外甥跟着爸爸姓,不跟着自己姓,就觉得是人家的。孩子出生后跟着爸爸姓是很自然的事,没人有异议。但是要是谁让孩子跟着姥爷姓,那很可能引起一番争论。这姓氏似乎就决定了血脉关系,跟着谁姓就跟谁近。
公公的外孙出生时,他就感慨说“怎么觉的不是个滋味,没那么兴奋呢!”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他当然不会想这是自家添丁了。
然而,明显的区别是,我两个儿子出生时,公公那掩不住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他打电话告诉亲戚时,忽然语塞。终于说出口时表示:太激动了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族谱中没有外孙我看过族谱,家有女孩的,族谱写到女孩和她老公这里就断了,不会把外孙的名字也列上去。这就意味着家族不承认外孙是自己族群中的人,被排除在外了。从这一点上看,姥爷也不会和外孙多亲。
传统的习俗是,春节那一天,孙子在爷爷家过年,外孙不能去。孙子给爷爷磕头,不给姥爷磕头。春节前一天,爷爷带着孙子去祭奠先人,不会带着外孙去。这些传统也让姥爷和外孙之间产生距离。
当然,现在社会这么文明发达,有些风俗并不是家家都如此,我说的是一个普遍现象,理性分析,不要对号入座。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您有更好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致力于分享生活和育儿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问题好像很矛盾!矛盾呢内孙外孙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带!外孙肯定比内孙带的小的,难道外孙在外公婆这里住吗?又难道外公婆去外孙家里带吗?这不可能吧!因为大家都有家庭有爷爷奶奶对吗?
其他网友回答:孙子是自家人,外孙是人家人。孙子是自家姓,顶门立户,将来还要入祖坟。如果续修家谱还要入谱承宗,永久续存。外孙仅是亲戚而已,隨着时光流逝,终成路人。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的老看法。但是说来也怪,很多外孙由姥爷姥姥带大,儿时和姥爷姥姥感情很深,長大了反而和爷爷奶奶感情更好。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更比较普遍。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薄。计划生育时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夫妻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现象正在慢慢改变,四个老人都把孙子当做继承人,当做自家人,姥姥姥爷甚至比爷爷奶奶还感情深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人已经沒有了孙子和外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