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但是据说他没有到过洞庭湖,是好友滕子京介绍的,是真的吗?
01-30
0

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想必是有关人士做了相关考证。

一个文学家写出来的作品,不一定都是他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他亲身经历。他可以凭道听途说,也可以凭一幅图画,还可以凭别人的文章介绍,而发挥创作。他的作品溶入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更加丰富、生动、灿烂的作品。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近千年来深受人们喜爱。这篇文章非常形象地描写刻画了洞庭湖的大美风光,和岳阳楼的经历过往,并因景生情,表达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滕子京是范仲淹的知己好友,《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当时,范仲淹远在邓州,滕子京给他寄信并附上了描绘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图画。范仲淹正是以此了解了岳阳楼的详细情况。范仲淹饱读诗书,前人对洞庭湖和岳阳楼描写的诗文也读透了。他没去过岳阳楼而写出了巜岳阳楼记》是完全可信的。

其他网友回答: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名篇,但文中所写洞庭之景是不是范仲淹亲眼所见,历来极具争议,至今没有定论。

我们从《宋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范仲淹一生主要活动在江苏、浙江、河南、陕西一带,似乎并没有涉足湖南一带,无缘见到洞庭湖真容。

关于《岳阳楼记》的缘起,范仲淹在文中已有所交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

由此可见,这篇大名鼎鼎的《岳阳楼记》是滕子京在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后嘱托范仲淹而作的。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并没有着意写景,重在议论抒情。所写之景都浮光掠影,摹写其大概罢了。这种情况似乎更能说明,范仲淹从来没有来过洞庭湖。

但范仲淹他见过太湖、鄱阳湖等与洞庭湖齐名的大湖泊;再者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对水泽湖泊还是非常了解的。这样,即使他从未到过洞庭湖,也不妨碍他神游千里,将从未见过的洞庭之景写得跃然纸上,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向往。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谢邀!范仲淹的著名之作《岳阳楼记》写成于一千多年前,而千古之下的读者读之仍觉楼前风景历历在目,油然而生身临其境之感。

范仲淹(898年10月1日~1052年6月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幼年丧父,其母为了他们兄弟三人的生活,迫不得已改嫁朱家,范仲淹改名朱说。

范仲淹一生最有名的政治事件就是庆历新政,此时他官居副宰相,之后因改革触及到了旧势力的利益,新政失败,他本人也被迫贬谪,到邓州任知府。

在邓州任知府期间,他接到好友腾子京的来信,让他写一篇有关岳阳楼的文章,范仲淹一看,马上动笔挥墨,写下了影响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然此时他并不在岳阳楼上,而又如何能写下这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其因如下:

范仲淹自小就居住在太湖这边,他对太湖之景,太湖之水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情,而太湖与岳阳楼外的洞庭湖相辉相应,有着共同之处,故范仲淹挥笔写岳阳楼外的洞庭湖之美时,既可借鉴太湖之美留下印象,又借此表达了他郁郁不得志的爱国之情而挥笔成豪。

其次,《岳阳楼记》里除了风景意境的描写,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一个人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与人生境界的追求,我们也可以在这里侧面看到了范仲淹的精神追求,实际上这也是范仲淹一生的总结写实。可以说《岳阳楼记》的影响力之广远,这与范仲淹的为人处世的儒家精神是分不开的。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其他网友回答:

《岳阳楼记》写于北宋庆历六年,北宋面临内忧外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契丹和西夏等外部势力也虎视眈眈。为了巩固北宋政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对北宋政治进行改革,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改革失败。

范仲淹受到反对派的排挤,被贬谪到河南邓州。心怀忧国忧民思想,范仲淹在河南邓州书院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并非写于岳阳楼。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因受诬告被贬到岳州任知州。

第二年六月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为了勉励滕子京,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根据《范文正公文集》和《范文正公年谱》等史籍研究后发现,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北方长大,后来在外地做官,并没有资料表明他去过洞庭湖。也许是范仲俺是将太湖风光移花接木于洞庭,因为他曾在太湖边生活过。或许,范仲淹是对着《洞庭晚秋图》展开联想而写的《岳阳楼记》。

也有说范仲淹的继父朱文翰曾任灃州安乡知县,范仲淹随任迁居于此四年,而安乡距离洞庭湖不远,范仲俺在那里,或游览过岳州洞庭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我觉得范仲淹能把洞庭湖“湖光水色”写得如此神韵俱佳,应该是见过洞庭湖景真实情景;光靠想象是不可能写出如此传神作品的。

所以说,《岳阳楼记》确实是在河南邓州书院写的。但范仲淹有可能去过洞庭湖,再以《洞庭晚秋图》作为参考。具体情况只有范仲淹自己知道,后世之人也说不清楚。最起码不敢肯定范仲淹没游览过洞庭湖。

其他网友回答: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真宗祥符八年进士,官至枢宻副史,参知政事。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题解】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城西,高三层,从楼上俯瞰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景物十分壮观。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初年,北宋滕子京为巴陵郡守时,主持重修,并请范l仲淹作《岳阳卡安记》以表示纪念。由于范仲淹的纪念文章写得很好,成为千古名篇。因而岳阳楼也就闻名于天下。

《岳阳楼记》作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当时正值“庆历新政”变法运动失败,作者被贬,谪居外地。文章通过对历史上那些“迁客强人”只局限于个人狭窄圈子里的思想感情的批评,表达了作者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和抱负。这种思想,不仅对当时因变法革新运动失败被贬的作者和他的同事们,具有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就是对于后世的一切有志之士也有很大影响。

为了充分表达主题思想,作者采用写景和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语言简洁,形象生动,骈散结合,波澜起伏,富有节奏感。本文在写景散文中别具一格。

【岳阳楼记】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过了第二年,由于政务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了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七上面,並要我写篇文章来纪念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壮丽景象,全在这洞庭湖上。它口含远山,呑吐长江,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的阳光,黄昏的夕照,气象千变万化。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它的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和湘江,降职外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文士,常常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这里自然景物的感触,能够毫无差别吗?

当即连绵细雨纷纷下落,一连数月也不放晴,阴惨惨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涛翻腾到半天空,日月星辰失去它的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它的形体,来往的客商无通行,桅杆倾倒,船浆断折。一到傍晩,就天色昏黑,似乎有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此刻人们登上这座城楼,就会产生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列他人的诽谤和讥刺的心情,满目都是萧瑟的景象,心情因极度感伤而十分悲痛。

至于春日,春风和煦,景色明媚,湖面波平浪静,天光与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滩上的白鸥,有的展翅飞翔,有的栖止聚集,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芷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郁郁,颜色青青。有时长空云雾顿时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辉,眀月的倒影犹如一块璧玉,静静地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此刻x们登上这座城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乃至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临风饮酒,真有无限的喜悦。

唉,我曾经探索过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有不同于前面两种情况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的顺心而欣喜,也不因个人的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隐到民间又替君主忧虑。这就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大概他们一定会说“忧在天人之先,乐存天下人之后”吧!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一,范仲淹的确没去过岳阳楼,也没亲眼目睹笔下描述的景色。

二,说明真正的好文章,好寓意不必眼见为实。

三,读者也不必纠结所谓真假,只须领悟该文所表之情即可。

其他网友回答:

范公名篇天下闻,

先扰后乐见精神。

为官胸怀苍生愿,

世代铭记公英名。

其他网友回答:

是!(岳阳楼记)是他被贬河南邓州后受好友滕子京所托而记。由此留下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范仲淹和滕子京是同类型的人。范仲淹也曾多次被贬,所以他们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否则滕子京也不会请范仲淹给他重修的岳阳楼作传记。如果是滕子京向范仲淹介绍的岳阳楼,范仲淹也不会下笔写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呑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暉夕阴,气象万千。……”如果不是亲自观察入微,笔触也无法写的这么细腻。因此,我可以肯定:范仲淹不但到过洞庭湖,而且在好友滕子京处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猜测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的人,是没有认真读过范仲淹巜岳阳楼记》的人,同样对范仲淹处世为人缺乏了解的人!否则的话,范仲淹也写不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

其他网友回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千古名句,影响了古往今来的多少读书人,同时也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一切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范仲淹在忧什么、伤什么、虑什么?让我们抽丝剥茧,看看是怎么回事。

一、应好友的请求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他被罢免参知政事的职务,后来谪守邓州。一系列的排挤和打击,使他远离了中央朝廷,既无法为国家管理政务,也无法为人民服务,虽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难免心情沉重、郁郁寡欢。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他的好友滕子京派人送来一封书信,并随信附呈《洞庭晚秋图》,以及唐宋名人吟咏的诗词歌赋等,请他为刚刚落成的岳阳楼写一篇记。

二、与滕子京的交情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宋军在西北遭遇定川砦大败,朝廷派驰援泾州。当时的泾州知府滕子京,出色地动员泾州军民为宋军提供军需物资,为泾州保卫战的胜利立下大功。

第二年(公元1043年),他被调回京师任参知政事,推荐滕子京知庆州。没想到,不久就有人告发滕子京在泾州一役中滥用公用钱,贪污公款。

这事,他很清楚,滕子京的公用钱,主要用于战争之后犒劳羌族首领和士兵的酒宴,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得到朝廷允许和鼓励的。

除此之外,还用这部分钱馈赠给了一些试图在西北边疆建功立业的游侠、游士,当时他们也是宋军西北前线的得力助手。

宋仁宗听说这件事后,就将贬为权知凤翔府,又派太常博士燕度审理此案。经查,并没有贪污公款,也就没继续追查。

然而,抹黑滕子京只是为了“隔山打牛”,要打的正是推行新政的始作俑者。所以,以王拱辰为首的一批人岂会善罢甘休,竟然以罢朝威胁。

宋仁宗不堪忍受臣僚之间无休止的争闹,为了息事宁人,就将滕子京免去天章阁待制的官位,将其贬到岳州(今湖南岳阳)这个又穷又小的地方任郡守。

这就是开篇一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来龙去脉。

三、借题发挥,说不敢说的话

这篇记,仅仅是记述一座建筑的风物而已吗?显然不是,而是寄托了诸多情感、暗喻在文中。

在邓州漫长的日日夜夜,他认真思索了自己的从政经历,特别是认真梳理了改革的前前后后,失望、怀疑、矛盾、悲愤……各种情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的心此起彼伏、汹涌澎湃,迫切需要一种寄托和宣泄。

接到好友的来信后,他惊喜于自己无意中获得了一个释放心中悲郁与诉求的契机,这篇文章可任由他发挥,八百里洞庭湖可任由他遨游,还不会授人以柄。

于是,借“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诉说推行新政的道路布满荆棘和坎坷;借“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抒发对小人得志、忠良见弃的悲愤。而那句千古绝唱更是他对于新政失败的感慨和担忧!

结语

因此可以说,他忧的是滕子京的横遭牵连,伤的是自己宦海沉浮,虑的是推行新政,前途渺茫,但归根结底还是改革。

可以说,没有“庆历新政”,就不可能有荡气回肠、千古传唱的《岳阳楼记》。

如果要问,为何短短三百余字,就写出了如此感人肺腑的“上忧邦国、下忧黎民”的华章?那是因为,范仲淹的忧伤,你不懂!

我喜欢历史,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讨论历史。

相关内容

范仲淹圣心解法意(关于范仲...
大家好,范仲淹圣心解法意,关于范仲淹圣心解法意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
05-12
范仲淹(关于范仲淹的简介)
大家好,范仲淹,关于范仲淹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05-12
洞庭湖旅游攻略(洞庭湖游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洞庭湖旅游攻略,以及洞庭湖游览攻略对应的知识点,...
03-10
书写小楷《岳阳楼记》,毛笔...
书写小楷《岳阳楼记》,毛笔能写出硬笔的感觉吗?:能。毛笔写出硬笔的...
01-30
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
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但是据说他没有到过洞庭湖,是好友滕...
01-30
范笑歌说他的行楷《岳阳楼记...
范笑歌说他的行楷《岳阳楼记》最重要的是雅而不是美,雅的书法比美的书...
01-30

热门资讯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夹子妹什么梗 夹子妹什么梗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穆桂英挂帅是哪个朝代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
中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打狗棍大结局 打狗棍大结局
2022年10月20日最新消息... 2022年10月20日最新消息山西省晋中现有确诊数量 山西省晋中昨日新增数量
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代码 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代码含义:风压异常或风机故障。托普斯燃气壁挂炉e2故障原因及排除1、当烟道被...
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代码 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代码含义E1:点火失败或中途熄火欧能燃气壁挂炉e1故障原因及排除1、由于火焰检...
书法学习中,该如何进行手指的发... 书法学习中,该如何进行手指的发力练习?:谢邀。 手腕发力控制笔划空间占位和字的总体形态,手指发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