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法为基础,以文化为修饰补托。常见一些“资深”的书法爱好者,不屑于技法,也不屑于别人说技法,似乎说技法成了相当低级的层次,更津津乐道于性情文化等元素,我觉得只是本末倒置了。
书法的技法好无穷尽,而且所有的文化性情等元素,必须与技法接轨,才是书法艺术中有用的文化与性情。书法永远不能抛弃技法,必须要大张旗鼓的说技法、研技法,书法艺术的突破说到底还是要落脚于技法的突破。书法精英论、文人书法吹,大谈特谈高谈阔论书法中的个性元素、人文情愫,并冠之以字外之功的称谓,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把这个“字外之功”过分地夸大了。
书法艺术当然与文化涵养有关,书法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深厚的文化涵养与宽博的性格情怀是知名书法家的必备素质,但是,“惟文化论”显然是错误的,否则,书圣就不会是王羲之,而老庄孔孟。杰出的书法家需要文化内涵的滋养,但并不要求人人都是唐宋八大家。
技法可学,文化需养。把文化性情融入书法,归根结缔还是以技法的形式、技法的途径来实现。不少朋友学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广泛涉猎书法史、书法理论、卷入艺术分歧纷争中去了,这个不是不需要,但临摹等“技法”手段不能弃。有的朋友花大时间读了多少书,梳理了不少理论,但手底下的工作停下了,因此,书法圈到处不乏“眼高手低”的爱好者。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书韵、书境——书法的三大层面
文化知识和书法技巧在不同的层面起作用,单从作品审美来看,不仅有问题中说的两大方面,有三种层次是需要包括的,那就是书法、书韵、书境。
一、法,书之法。
技法是书法的物质基础!“书法书法”,书之法,无法何谈书?“法是基础”书法的笔法、结构、以及布局安排等技法是书法产生审美的基础,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说的“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谈的就是书法的物质层面—书之法。没有这些积累,书法就是空中楼阁,所以有些佛学大师,文坛巨匠,书法不能为大家接受,原因在哪里?他们又文化底蕴,但是欠缺法发度,这样的书法是不能成为艺术的。
其二,韵,书之韵。
韵味是书法通往艺术的阶梯,韵味的呈现就不单只靠“书之法”可以达到了,这个时候学识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的审美、创造力等众多因素,需要我们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修养。如果欠缺综合修养和创造力,我们很可能只能成为“书法匠人”,当今田英章等老师们,技法非常成熟,但是饱受争议,其中之一就是书法“匠气有余,韵味不足”,而古代“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字是他们写的,文章也是他们写的,没有学识很显然是不行的。
其三,境,书之境。
境界是书法由“作品”成为“精品”的关键,书法要有境界,不能只是学有大量的知识信息,还需要有大修为,境界是综合学识、人生阅历、精神信仰之大集。当今书家所难达者,最难在“境”也。
启功老师之所以倍受大家推崇,关键在于有法、有韵、有境!而当今丑书百出,何哉?“无法无天”也。
一个人的书法造诣高低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字内功夫;一个是字外功夫,两个功夫缺一不可。而且,记得有位前辈说过一句话,书法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记住是“文化”,而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杜牧《张好好诗》
题主说的很好,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数是文人墨客,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仅仅是字好,同时也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唐代诗人杜牧留下的唯一墨迹《张好好诗》,除了诗的价值外,本身也是一件难得的唐代行书佳作,是学习晋唐笔法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还有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孝经》也被很多书家推荐为学习小草书法的精品之作。
贺知章《孝经》
宋代的苏轼在文学、书法、音乐、绘画等多方面都很有建树,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孟頫更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书法、绘画、诗词、文赋、经济、鉴藏、篆刻、音乐等等方面都有研究。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也是多才多艺,在绘画、古典字画的鉴藏、古文字学、古典文学、红学、诗词甚至八股文都有研究,他经常戏言自己不是个书法家,就是个老师,书法是一个文人应当具备的技能,不值得炫耀。
苏轼《寒食帖》
我们学习古人书法的时候,观摩碑帖、临摹经典,我们就会走入古人的世界中去,感悟他们的思想情怀,他就是你,你就是他,用心灵去书写,每写一次都是文化的体验,不能领悟这些,你就很难做到临摹的神似,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
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每一个书法经典,都记载了穿越历史长河的烟云往事——临写王羲之《兰亭序》,在你眼前而现的是曲水流觞的盛会娱情;临写《祭侄文稿》,你会再现颜真卿追忆哀思的伤心一幕、你去临写《寒食帖》,便会体味苏东坡的孤独寂寥。
我们经常会说某些优秀的书法作品有“书卷气”、“不俗”,而这些就是书法作品的“神韵”。观者可以通过这些笔墨线条去深入到书家的内心世界,领略到书家的脱俗之心、书卷之气,领略到书法笔墨线条上的“大雅”。
书法家的“书卷气”来自于书法之外的修养、学识,功利心、浮躁心都是文化底蕴不够所造成的。在中华灿烂的书法史上,绝大多数书法家都有卓越的文化底蕴和才气,书法只不过是其外化于行的自然流露,而透过其书法作品,又可以领略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
因此,有人说:古人书法是有话要说,今人书法是有字要写。现代的书家不管文化,之谈书法的笔墨、线条、结构,不谈书法的文化,没有了文化,书法也就失去了灵魂。
其他网友回答:在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通俗一点讲,人要先吃饱肚子,才去想老婆、孩子、车子、房子、票子,然后再如马云那样退休,去考虑实现自己的理想。
书法也是如此,各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学习书法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应以技法学习为主。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书法的基础,不注重技法的学习,书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空中楼阁。
比如书法史上的宋代“尚意书风”,其产生之初,在于不要拘泥于技法,强调书写个人性情,这在早期确实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视技法的重要性,到南宋末年,书法终因技法江河日下而一撅不振。
二、文化是书法的根本。而书法的技法练习到一定程度,这时个人阅历的积淀与文化素养的积累就显出其重要性了,而后者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技法。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根本。
比如苏东坡,论技法,他是不如米芾的,甚至难说强于黄庭坚,但他却能领袖群雄,成为“尚意书风”的“带头大哥”,为何?就因为其兼融儒、道、法、佛诸家之长的丰富学养。
而反观历朝历代的经生、写手,终身以抄写经书、公文为生,只是将抄写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不注重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所以他们中间没能产生青史留名的书法家。
所以说,学习书法,初期要侧重于技法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文化的积累与技法的提高并重,有时甚至应更加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作品好不好,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个是技巧,另一个是趣味。
技巧是书法家基本功的展现,包含书写线条是否耐看,字体间架结构是否美观和谐,整体的谋篇布局是否合理。
趣味则是字外功夫的体现,是对“书如其人”的直观再现,跟书法家的综合修养有极大关系。
书法史上,常常有关于技巧重要还是趣味重要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大多数书法家认为书法趣味的重要性要大于书写技巧。
技巧说白了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书写技术,容易模仿,也容易掌握,而趣味层面的东西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控,它是书家的文学知识、文化修养、理想情怀、人生格局、生命意识等层面的综合体现,书法家的综合修养越高,他的书法的趣味性就越浓郁。
对书法来说,技巧就像穿的衣服,衣服越漂亮,给人的直观印象就越好。 趣味就像内在的气质,气质好的人,穿上漂亮衣服会显得更有神采。因此说,在书法中,不能把技巧和趣味分开去看待,它们之间融合得好,会产生化学变化,更能增添书法的品味。书法中常有书卷气、庙堂气、金石气,等等,这些名词是用来形容书法趣味性的,能达到这些高度的书法家,肯定已经在技巧上达到了尽善尽美,他的书法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而不是单纯的写字。
实际上,历史上那些可以称之为大师或大家的书法家,他们实际上是综合修养很高的文人,书法只是他们擅长的技能之一。
像王维、苏轼、米芾、徐渭、吴昌硕、李叔同,等等,他们既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还能写诗、作文、画画,甚至通晓音律,以及其它艺术,同时,他们在书法理论上都有许多真知灼见,是能被其他书法家当做学习的典范。
苏轼曾说: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米芾曾说: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真正的大书法家,是善于用外在书写技巧,来发挥个性气质和艺术趣味的全能型文化人,而不是技巧“偏科生”。
比起古人,当今大多数书法家的知识储备过于欠缺,导致他们的字虽然第一眼看起来不错,但经不起细细品味。
比如,被书法初学者称作大师的田英章,字体的形式感和书写技巧都具备,但匠气太明显,缺乏灵动活泼的趣味,算不上好书法。
其他网友回答:一个人的书法造诣是源自於文学知识还是基本技能?我的看法是,如果单从字体洒脱,结构合理说,主要是书者的技能,他的手性,驾驭毛笔的能力和对字体的领悟能力。但真要成为一个书法家,那书者必须有较好的文学功底,比较渊博的中国交化积累,穷其一生的努力钻研,才能在书法上有较好的功力,才谈得上造诣。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一个人的书法造诣与文学知识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而取决于书法技巧。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艺术,通常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从书法和文学的解释看,它们都是与文字有关的艺术,但是,书法的好坏与文学知识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譬如作家写小说、散文等很好,像莫言写小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其书法并不见有多好。
纵观历史,书法家大多为文人墨客,是因为古代以文取仕,也需要看写字的好坏,所以,文人必须写练书法。而现代,已经不再用毛笔写字,也不以字好坏评判文学造诣,所以两者的关系也就弱化或没有啦。
书法好坏与书法技巧有关,这里的“技巧”包括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
首先,要写一手好字,需要熟悉和明确书法知识,特别是一些要求。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知识和要求,做任何事也都有要求。要写好书法,有一些审美原则需要遵循,如整体形态美、点画结构美、墨色组合美。
其次,书法好,还需要掌握书写方法,也就是说书写是有窍门的。
譬如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譬如写字姿势,如果是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另外,“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总之,书法造诣与文学知识的多少关系不大,主要在于书写技巧。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造诣直接形成于书法技巧,间接受益于文学知识。也就是说决定于技巧,添花于知识。具体地说,不懂笔法成不了书法,文化再高也只能写写俗字,就像沈尹默早年写字那样。反过来说,文化不高,掌握了笔法同样可以写出漂亮的书法。明白地说,把文学知识替代书法技巧不是糊涂人就是别有用心者。直白地说,书法决定于懂不懂笔法,文化可以增加点书法修养,但提高不了书法技能。如有人说,书法写不好,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会好了。就像是庸医对病人说:多吃鱼肉,增加营养,病就会好,说得不错,实难见效。
在于有高得文学素养和博采众长,经常书写,练笔。也就可以写出有高水平的字(书法)。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一人。这个问题可以联系到”文人书法“,书法家之所以称为”书法家“最重要的原因,书法家的字写得比大多数人好。
书法说到底是写字,识字的人都能写。但是书法应该是有最低标准的,字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书法。术业有专攻,不是所有的”文人“的字都能叫书法,也不是所有的”名人“的字都能叫书法。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多”文人墨客“字写得好?真正的原因可能很残忍,古时候读书识字是相对奢侈的,尤其是明清之前,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金钱读书写字。
比如我们书圣王羲之,他历史上著名的”琅玡王氏“。也就是有一句唐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王谢的王指得就是王羲之所在的家族。
王羲之有没有文学方面的才能,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文字内容,也是非常的优秀。
要说《兰亭集序》的文字内容,当然不能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勃《滕王阁序》这两篇惊世之作相比,但是千古美文还是能算上的。
王羲之当然是个文人墨客,当然也是书法家。可是王羲之很多人也称为王右军,王羲之肯定是做过官的。
如果说书法家大部分是文人,同样绝大部分书法家都当过官。这说明成为书法家不是仅仅靠文学,最基本的要求是能不能有时间和金钱写字练字。古时候能够称文人,或者做官的生活水平超出平民百姓很多。
一人有感书法家文采好在古代很正常,其他老百姓做不了,读书和写字是同一批人。
关联到我们当代书法家们,什么是”有文化“,什么是”文化人“。我们当代科技发展,文化人的定义和古代不一样。
已经有机器可以写成上面的字,很多人觉得要以人的意识写字才是书法,要有文学气息,要有人性,要有等等。
书法家要这要那,能够成为书法家是因为字比大多数人好,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大多数人好。
比如田英章,目前最受争议的书法家。他的文人气质就不强,或者可以说不足。
中国文学史和历代文学名家名篇,我可以说我比田英章了解的要多。我也有练过国画,围棋水平不好,古琴没有入门只会弹几首基础的短曲子。那我是不是比田英章更有资格做书法家?
书法家之所以称为”书法家“最重要的原因,书法家的字写得比大多数人好。
书法说到底是写字,当代各种诱惑,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不容易了。能把字写得比大多数人好,非常的不容易。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1月13日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