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书法年迈后,体力不佳,心力珍贵,脑力精神力旺盛,写的字容易形象为拙,实际是骨质感加强,肉质感减褪。是一种身体与作品的正常表现。
美不美?好不好看?当然是人云亦云,仁智有别。主要是你的综合方面是不是需要这种感观,与之是不是契合舒谐。
大巧若拙,和任何事物一样,读书法作品,欣赏,还要投过表象实质,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这时,书法的的笔画结构等基础的表现,相对弱项,作品的意境,苍劲,人生的阅历与作品的表达便突出了重要性。
至于是不是似拙实巧,假乱真工,还是一榻糊涂,还是需要有真功夫。
书法的工整,拙巧,斑驳,秀美等等,都是书法的表象,是末端,是与人与外界等等的触点。
其他网友回答:哈哈!勤能补拙嘛,大家到年迈的时候,追求一点爱好是正常的,只要不闲着,多看、勤学、熟能生巧。
只要不是弄巧成拙,专心智志的欣赏大师们的巧手妙作,再加上爱好与勤耕,必有一番收获。
拙与言辞,恭与谦辞,必受后人尊崇,拙有精妙之处,落墨生香,书有章法,客有客道,自成一派也不失拙雅的境界。
拙美是一种书法风格,书法大家年迈后求拙境界也是书法家对拙美风格的一种追求,值得欣赏。
黄庭坚《论书》中说:"凡书要拙多于巧″。就是不要刻意安排,不要轻滑,不要太媚。要写出率性自然,老辣厚重,古朴壮美特点。
傳山(1607一1684)是明清之际书法家。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他书法理论上主张"四宁四毋″。其书法作品浑厚朴拙,率真自然。(如下图,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不欣赏。这种现象只能说是患了痴呆症,根本不能美其名曰“老迈求拙”。人,老修稳重多留德,不该遗丑臭名传!
其他网友回答:同意人书俱老的说法。但这个老不是老到的老,而是笔力退化的老,这种笔力退化的老往往就显得很拙。大多数人都如此。像文征明老先生八十多了笔力仍不减当年,一点不显得拙,那是极少数的。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有的书法大家年迈之后,其书法都向拙的方面发展,追求拙的境界,这是必然的!人书皆老。艺高人胆大。用笔老辣;老道;大胆,这就是某些年迈的书法家们一贯的表现。上图为张海先生七十岁时书法作品,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任何事情都是有发展规律的。学书法的人也是一样的。他们都经历了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学书过程,可以说是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到年迈时,把一切都悟透了,也看透了,慢慢的就回归自然了。比如,欧阳中石,沈鹏,张海,孙伯翔几位大书法家,都是人书皆老的典范。
上图为孙伯翔先生晚年的书法作品,已经老辣拙朴到透顶啦!
书法回归自然,追求拙朴,是年迈书法家们的通常做法。他们的用笔和结字特点,年轻人是不敢用的,但他们不但敢写敢用,而且能使之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上图为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用笔老辣,书写自然,拙中见媚,神韵十足,可谓老道。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书法作品,也就是随便用笔一划拉,精气神就出来了。
上图为智永大师晚年的书法作品。学王羲之书法最得法的,就是这位书法家啦!
上图为唐人颜真卿晚年的书法作品(局部)真正达到了人书皆老的境地。
以上仅举几例,仅供题主参考,并请各位网友欣赏!
本回答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欣赏大家书法年迈都有追求朴拙之意么?
一般年龄小的时候都有意气风发,书写的书法流露出锋芒毕露,都有一手潇洒走一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