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提问应该从几个方面去回答,
首先说“越繁越美”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追求书写效果,肆意的造字,故作复杂,那不仅不是美,而是对文化的破坏。相反单指简体和繁体而言,使用繁体并没有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书法本就是追本溯源的一门艺术,不是比谁更能创造,而是讲求出处。
再说“越丑越红”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代表书法的主流。有些所谓的“名人”不注重个人的修养,自身水平的提高,反而想要被别人认可,功利心作祟,故作玄虚,再加上身边的一群人追捧,搅乱书法文化,误人子弟。但有一些书法大家写的字,不是真正的丑书,书法修养较高,没有一定的书法基础,觉得不够妍美。
总之,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主流是不会被那些人随意破坏掉的,只要书法爱好者们坚持初心,必将肃清那些不正之风,将中华的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写出来就是让人观赏的,如果大多数认不识、认不全,那就失去观赏、欣赏的价值了。书法不能只在书法圈子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要走进生活,走进大众。春联为什么经久不衰,就因为起码那些字,识字的都看得懂,所以极易普及,走进千家万户。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永远都是有法可循,什么丑书丶繁体书丶自创书都不叫书法,严格地讲就叫随意涂鸦,这就造成了书法界的乱象,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到最后结果是践踏了国粹,丑化了中华文化,切断了传承,使书法文化各行其道,误入岐途。
其他网友回答:没有正念就写不出来像样的书法!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您这个问题有些绝对。
首先,书法不是越繁越美,更不是越丑越红。
如果越繁越美,那在《兰亭序》还有简化字(比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于“于”就没用繁写的“於”)。
而说到越丑越红,我想大约会把清(尤其是清末民初)的一些作品和现代一些作品拿来说这个问题。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审美原则和标准的设置问题。书法,除了字形,通篇(也可以通俗地说卷面)效果外,还有节奏韵律,层次和最主要的情绪(或者说情感)等多元审美元素。所以,不能简单以通常的美丑来界定。
以上个人看法或有偏失,不妥之处,敬请海涵雅正!
其他网友回答:也有修习的关系。但看主流的喜好了吧。上行下效之效啊!
其他网友回答:人有一张嘴,能用来骗鬼。各个行业的人如此,书法亦是如此。为什么丑书横行,答案很简单。那些真正搞书法的人,一方面天天在家里苦心钻研,哪有时间和功夫出来显摆和卖弄,也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另一方面则是有才华的人向来心高气傲,不屑于应酬交际,而那些善于经营的丑书作者,占据书坛有利位置,拉拢媒体和权贵,鼓动宣传造势,再以名利诱导,自然丑书横行,无人可挡。
以上只是一部分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人家书写者水平太高,一般的人欣赏不了,理解不了,所以称之为丑书,这只是一种污名化行为。比如说,很多优秀的草书作品,尤其是狂草,没有深入专研过书法的人,绝对欣赏和理解不了,容易将这些作品视为丑书。比如上图的“山花烂漫”四个字,苍劲有力,笔力雄浑,很多人就感到不知所措。一则不认识这几个字;再则欣赏不了这种草书,因而也就产生很多怀疑。
因此,对于书法的理解和欣赏,有时候就如同对于形形色色人物的评判,高矮胖瘦美丑,都是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要深入理解,不断提升审美水平,这样才能辨伪存真,去粗取精。
其他网友回答:门槛太低,谁都能写,对不懂得人更是喜欢弄这些复杂,这样更显的牛叉。
其实所有东西不过是个传承,大家还不是临摹,继而带上自己特点。
魑魅魍魉太多,当然正统规矩也是有的。
其他网友回答:先生的问题很好,我试作一答。
真正的书法作品是大众文化也是小众文化,百姓喜欢的书体多为楷书和隶书因为易识,那么草书和篆书识者较少,因为篆书太过久远难记而草书又是一种特殊字体,但是、无论那种书体想写好都非常之难,并不是现在一些所谓书家瞎写几个字就是书法作品了。急功近利在书法的路上是行不通的。真正传世之作都是书家几十年的心血炼成的。
谢谢邀答,一管之见方家教正。
其他网友回答:万物有度,得以生生不息。书法有度,才可延续发展,而师古不泥古。纵观书法史,可见历代书家都是由情而书,为事而书,不刻意雕琢,自自然然,遂顺作书,成为典范。当今有些书家为创作而创作,为追求而追求,为所谓的新颖,所谓的发展,所谓的超越前人,而失去度,为所欲为。其实他们不懂得一个道理,简朴,简约才是真正之美。书法亦如是。
上一篇:哗啦啦的黄河水是什么歌呢?
下一篇:我俩心相印是什么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