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楷书被后世誉为“柳体”,他的主要特点就是瘦硬,反映在点画线条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转折之处的骨节是很方整的,那么这种方笔在前期一定是柳公权刻意而为的。
因为他想让自家的书法有独立的面貌,与前人要有不同之处,他一定要刻意去表现一些东西。颜体是多筋,柳楷是瘦硬,其中这个“瘦”是指的笔画线条比较瘦,而“硬”主要体现在就是方笔的应用。
柳楷的方笔在入笔、行笔和收笔的时候都有所体现,例如横画入笔的时候凌空切入,形成一个很方的切面,收笔的时候顿笔形成一个比较方的骨节。而表现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横折转折之处的用笔,在转折处形成一个很方硬的切面。这个地方的用笔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直转顿笔侧锋下行这种用笔是在写横的时候,写到要转折的地方不提笔直接向右下顿笔,顿笔后再向左下行笔,这个时候顿笔的时候其实是侧锋,所以会形成一个很方的切面,向左下行笔的过程中自然转回到中锋。
上图中第一幅就是横的末端的时候,直接顿笔,那么在横的末端向右下顿笔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在横的末端凸起一个三角的小骨节。顿笔之后不用刻意去调整成什么中锋用笔,笔杆略微向行笔的反方向倒,感觉是在推动笔锋向下走,在这个过程中笔锋自然会回到点画中间,形成所谓的中锋状态。
第二种,提笔之后再顿笔下行这种转折处的用笔就会在横画末端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凸起的骨节。
例如上图中红笔勾出的地方的用笔都是要稍微提笔之后再顿笔下行的。而蓝笔勾出的地方应该是横画行笔到位后不提笔直接顿笔下行的。二者区别就是看骨节突出的大小,大的是要提笔的,小的是直转的。
例如上图中陈忠建老师的柳公权《玄秘塔碑》视频教学,写“故”字左边的“口”的转折时,就是稍微提了一下笔,然后再顿笔下行。如果想要观看完整版的《玄秘塔》视频教学的书友,可以去我的头条,点击我的主页,点击圈子加入我们的《嘉禾书社书法交流圈》就能获得完整视频教学下载链接。
这种用笔的方法一开始肯定是刻意为之的,但是慢慢养成书写习惯之后,就是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这种刻意为之并不是像很多人写毛笔字那样刻意画出来的,那是不一样的。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没有任何一笔画是刻意写出来的!如果哪个笔画不能一笔写出来,那一定是笔没用对,每个书家都有自己的用笔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一人。楷书都是刻意写出来,尤其是优秀的楷书。
楷书四大家的楷书,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是他们刻意写出来的。我们看到的欧颜柳赵四体,都是经过他们各自的思考取舍之后故意写成这样的。柳公权的方笔怎么写,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现在没有一个人写柳体非常权威,柳公权也没有楷书墨迹本留存,所有都只是猜测推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一直觉得遗憾的事情,在唐代能够活88岁,但是柳公权的字留存并不多。因为没有墨迹本楷书,所以柳公权的楷书的笔画争议一直在。
现在看到的柳公权的楷书都是碑刻的拓片,碑刻不如墨迹本可以看到信息多。启功先生说的:临写碑刻,要透过刀痕见笔痕。
因为启功先生的启功体,启功体字的”结构“非常优秀,简省了基础笔画的塑形。看看启功先生临写柳公权的字就知道了。
启功先生他的启功体,吸收了柳体的结构,但是舍去了柳公权的”笔画塑形“。
启功先生写出来的”启功体“是不是启功故意写的,他临柳公权为什么基础笔画完全不一样。所有留名的书法家的字,都是故意的。他们都做过取舍,如启功的“启功体”侧重结构。
那么我们再看看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的字。
四大楷书最终成型的字,都是他们自己经过取舍之后,确定”自己楷书的风貌“刻意写出来的。
一人有感很多人觉得”大巧不工“或是”妙手偶得“,书法不应该这么”刻意“。
王羲之不”刻意“写出了《兰亭集序》,但是他为了换鹅,花了半天时间”刻意“写了《换鹅帖》,也就是王羲之最著名的小楷《黄庭经》。
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字都是刻意的选择,他们根据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取舍之后的结果。当他们取舍和选择出自己觉得最好的”字“之后,他们会刻意的慢慢把自己以前的”坏毛病“改掉,直到随手写出来都是他自己的”字体“。
我个人非常喜欢柳体,认为柳体是书法史上笔画塑形最强的楷书。我非常非常喜欢柳体,但是我的字不会写成柳公权一样。
如果你想要有自己的字,你需要经过自己的取舍,尤其楷书需要大量的取舍。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2月8日沪。
其他网友回答:我有视频可以告诉你。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书家是刻意的。字如果没了真趣不可能被载入史册的。
其他网友回答:柳笔系自然天成,并非矫揉造作而就,不似今人书写如画画。故用转笔折锋等。
其他网友回答:柳公权的书法初学王羲之,而后又学欧阳询、颜真卿。
他的书法方圆兼备,笔力遒劲,“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形容他这样的字,与颜真卿的字被称为“颜筋柳骨”。
他的方笔,是顿笔转折以后写出来的,在他风格形成的初期,为了凸现个人风格,应该是有刻意的成分,但逐渐就自然流畅了,毕竟唐代的毛笔字最大的作用是实用,是以书写为前提的,而后逐渐形成书法艺术。
刻意的去写,只能称为画字,而画字是零基础学书的人,才干的事。
其他网友回答:我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比如横画起笔方,棱角分明。收笔圆,含蓄圆润。垂露竖也是如此。捺画则起笔圆,捺脚外方。要注意柳字竖画、撇画起笔之处的方与一般楷书不同的地方,柳字往往二次转锋折笔,因此在起笔之处比一般楷书多一个棱角。
其他网友回答:颜筋柳骨,可不是刻意而为之,书法大家,都是自己的书写习惯,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风格。是笔法,是技巧。是提按得当,转折恰到好处的处理。捻管调锋,信手拈来。
其他网友回答:也许老柳写字没那么刻意。是刻碑者的刀痕所致。启功说:“透过刀痕,看笔痕”。“半生师笔不师道”。许多时候,在细节上我们是在“师刀”。大体结构是在师笔。
其他网友回答:有顿笔,有刻意,柳体的瘦硬体,一般人学不上来,正方的欧体和肥硕的颜体比较容易入手。
上一篇:求一个家人离开伤感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