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漫话】(第13期)
哪里的方言更接近古代汉语?有些古诗词是不是用方言读更有韵味?
我先谈谈古代汉语,再来谈谈方言,然后就说说用什么话来读古代诗词。
(一)古代汉语大致分为两大系统...
古代汉语的概念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哪两大系统呢?
一个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还要加上后来的人在作品中模仿古代的语言,这,就叫文言。
另一个就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的,逐渐形成的古代白话。比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和其他的通俗文学作品,就多是用这种白话写的。
由于过去的文字传媒落后,更因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以及对于文化的掠夺和垄断,文言文离人民群众的口语越来越远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才提出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著名口号。
(二)中国的方言太复杂了
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这样一来,形成了非常复杂而众多的方言。光语言,在中国境内就有大几十种,还有境外的亲属语言。
其中汉语是在三千多年前就有文字,使用人数也是最多的,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中国境内的几十种民族语言,如果以方言来分,枝叶之中又有分枝。学过语言学的就知道。
古人当然也遇到语言文字的问题。秦以前的典籍传到汉代,由于语言的发展,加上口头的传授和传抄的错误,搞得后来的人不能完全读懂。于是有人就做起了注解的工作。这个工作从汉代就开始了。
但是,你这样注解,他那样注解,搞得这些注解的东西,也有人搞不懂。于是又有人搞了一些集注和集解。
(三)古诗词用什么方言读更好?
古诗词并不是一个两个朝代的东西,她包括先秦的,也包括先秦以后的,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
有的说,用陕西话读,有的说,用吴语读,。又有人说用湘语读,或者用别的什么方言读。
这样一来,如果是开诗歌朗诵会,那就热闹了!那就成了方言展示会!
这在小品相声里,作为一种逗闷子的噱头还要得,逗人一乐。但是搞诗词歌赋的朗诵,不是很滑稽吗?
其实,无论古代文言文还是后来的白话文,都主要是以北方方言为主体的,北方话是汉语最大的一种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现代普通话也是以北方方言为主要基础的,并且对前人的文化做出了继承和发展,不是凭空捏造的。
所以说去说来,我认为,读古代诗词,最好用普通话来读,这是最好的选择。对于教学来说,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混乱。
在私底下,你可以用你的方言读诗词过过嘴瘾,可是如果整个提倡,那就非闹笑话不可了。
也许有人要问,用方言读诗词,不是更尊重古人吗?那我劝告你,干脆你穿越时空,到你认为最重要的古代去吧。开个玩笑。
也许又有人要问,有的古诗词用的字,读音和现在有些不同,那怎么办呢?那很简单,你可以读一些这方面的专门书籍,了解了解。
但是,古诗词的韵味,用普通话读一样可以表现出来。这是经过了长期检验过的。
当然是陕西关中话了,自古长安帝王都,长安话就是京腔,听一下曹轩宾唱的那首“别君叹”吧!
其他网友回答:应该是粤语吧!
首先,在发音方面,粤语较为完美地保留了古汉语特征。如古汉语的k p t就被粤语继承了,声母的分化也被粤语保留下来了。
其次,词汇上也比较一致,比如,无(没有)于是乎(于是)几时(何时)等,包括“嗟”“噫”等古汉语的感叹词,也在粤语里被使用。
但是,要问用方言读古诗词,我觉得四川话,陕西话和山东话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我感觉河南人讲话带有古语。愚见。
其他网友回答:普通话就是以北方的方言为基础,以北话为标准。陕西的方言最代表北方方言。其一汉字的祖师就出在陕西的白水。其二周,秦,汉,隋唐的国都在长安,历朝历代多以京城话为标准。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古汉语根本没有统一语言,因为古代没有推广普通话的行为,所以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大家说的古汉语是什么?官话,就是京兆地区的语言,使用人数不多,也不可能当年中原移民带到南方,看看现在南方人相貌就知道,自古南方土著主导,只不过他们被汉化,当年移民不多,所以出现沿海东南亚血统主导,中部苗系后裔主导,南方6大语言互不相通,如果上学做过集合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出自同一民族,南方人就是各南方土著后裔。所以南方互不相通语言不可能存在古汉语一说,只能说他们存在更多的南方土著古语,真正古汉语是官话,也就是北方人跟西南人使用的语言,符合一个五千年强势文化民族传播范围,历史,文化,声调。
其他网友回答:我比较认同江南的吴语。
又称“江南话”或者“江浙话”,以上海话、苏州话等为代表,保留了古代的全浊声母,大部分地区阳声韵的咸山摄鼻音脱落,变为纯元音。声调多为6个以上,一般去、入也各分阴阳。
因为古代江南人作诗词还是比较多的。
尤其是江苏的美女念古诗词,会更有韵味。
其他网友回答:这邀请!其他我不知道!但唐诗用陕西西安周边的话读起来都是押韵的!很多唐诗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但改西安一带的的话都押韵,
其他网友回答:问题:哪里的方言更接近古代汉语?有些古诗词是不是用方言读更有韵味?
....
前言
前一段时间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人叫“蜗(wo)牛”为“蜗(gua)牛”?
,有不少网友留言评论,从网友的评论中看一看到,天南地北的方言,有不少相同之处。
一、关于瓜牛与蜗(wo)牛
台湾人把“蜗(wo)牛”读为“蜗(gua)牛”,看台湾综艺节目时, 我记得他们还喜欢把“包括”读作bao gua。
康熙字典记录了唐宋的官方韵书中,蜗的反切法发音。 蜗有几种发音,其中的蜗(wo)牛”原本读作“蜗(gua)牛”:
《唐韻》《韻會》《正韻》古華切,音瓜。
唐韵是唐朝的官方韵书,韵会、正韵是元明朝的,记录为古华反切,guhua=瓜gua。可见蜗牛在古人嘴里,原本就读作瓜。
苏东坡有一首诗《辨道歌》辨道歌,是句句押韵的古体诗。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十二楼瞰灵泉洼,华池玉液阴交加。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肠中澄结无余祖,俗骨变换颜如葩。哀哉世人争齿牙,指伪为真正为哇。轻肥甘美形骄奢,谲诡诈妄言矜夸。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余生所托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胡不断众如镆邪,空与利名交撑拏。胡不腾踏如文騧,可惜贪爱相漫洿。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闲暇非虚哗。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日怀嗔喜甘笼笯,其去死地犹猎豭。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到惊井蛙。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睹超云霞。我们节选一段看看
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诗中的韵脚:瘕、鸦、虾、蜗,四个字都在下平六麻韵,其实蜗,这个字不但在下平六麻,还在上平九佳韵部,这些韵部的字今天韵母都是a。
二、什么地方的人,依然读古音蜗(gua)牛”呢?
从网友的评论里,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台湾,内地的西北、江南很多地方读作瓜牛。
三、什么地方的人把“包括”读作bao gu
结束语
从网友的回答来看,这种古音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依然保留。同时普通话里有大量的发音和古韵的反切一致,可见,古人的发音与今天人的发音既有变化又有传承。
至于用什么方言阅读古诗词更有味道,我以为和吃饭一样,川菜鲁菜各有各的风格。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