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现象。本人的老家也算是准北方,小时候,水塘很多,水很清,夏天天天都在大小水塘里洗澡。夏天下大雨时,地里的水与水塘连成一片,庄稼地里到处都有鱼。我们这些小孩本来是到地里割草的,下大雨时就在庄稼地里抓鱼了。那时,大小水沟都有水,有水就有鱼,只要有积水的地方必定有鱼。现在,水塘少了,水沟没水了,什么也看不到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状况呢?本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大气候的变化。地球在变暖,大气候也在改变,这是有目共睹的。由于我们左右不了大气候,就不去细说了。
二、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北方地区,常年降雨少,降雨量小,自古以来河流就少,水源严重不足。农业用水主要是靠抽取地下水,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抽取地下水,工业用水还是主要靠抽取地下水。原本较高的地下水位,你抽我抽大家一起抽,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六七十年代,我们在庄稼地挖1米深的坑,就能看到很多像打针时排气时针尖排出的药水一样的泉水水眼往外冒水的小泉眼。因此,当时冬天挖收藏红薯等地窖时,都要在平地的高处挖才不会积水。现在平地下挖两三米也看不到小泉水眼了。
三、过度“防洪排涝”。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黄淮河流域的十年九涝的灾难性难题。但后来的水利建设没有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水利工程还是以防洪排涝为重点,把大小沟渠、江河都搞成了雨水只能流进沟渠、江河,不能流出到水塘、洼地的“铜墙铁壁”,所有降雨都要顺着渠、沟、江、河流走。没能在大小沟渠、江河沿岸与大大小小的水塘、洼地连通,降雨时流进沟渠、江河里的雨水,不能流入沿岸的水塘、洼地等蓄水地势,没能把雨水留在本地。这样一来,降的雨水排走得多,留下得很少,自然就形成了旱的多,涝的少,水塘、河流、洼地、湿地自然也就少了。如果能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既要注重防洪排涝,又要注重防旱,把雨水留在沟渠、江河沿岸的水塘、洼地,把雨水留在本地,形成大大小小的水塘、洼地、湿地。既能增加水汽的蒸发量,改善当地“小气候”,又能有效解决了平时缺水的问题,还能因雨水大量留在了本地,减少了流入下游江河的流量,大大降低了形成洪水的风险,可谓一举多得。
四、地下水的下降、过度“防洪排涝”和水塘、河流的减少,大大减少了地面水气的蒸发量,破坏了各地的小气候。小气候的改变与破坏,空气中缺少了充足的水汽,也就缺少了形成积雨云的必要条件。因为积雨云多出现在水汽充沛的时间或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汽,即使具备了形成积雨云的另外两个条件,即“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和“足够的冲击力”所形成了对流,也不可能产生积雨云。北方地区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改变,大大降低了积雨云的形成条件,降雨频次和降水量自然就会减少。降雨减少了,水汽自然减少,一步一步形成了恶性循环,形成了题主所提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真实情况确实是感觉水少了。
我小时候,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坐标河南通许。
家门口就是一个大水坑,矮矮的土墙外长着几棵歪柳树。每到仲夏,一帮小伙伴爬到树上,直接往水里跳,玩的不亦乐乎。
那时候,整个春、夏、秋三季,想吃鱼也是很容易的。偷老妈的缝衣针,烧热折弯就是鱼钩。或者弄一大块稀布绑个搬网,里面用瓦片盖点油条头,隔一会捞上来,就有几条甚至几十条那种草生鱼,拌点面糊,香喷喷的炸鱼真是馋死人。
可是现在,西边的郑州大河小河都有水。南边的周口地区几个县河里也有水。我们酒厂所在地的亳州古井镇,河里的水常年不缺,唯独我们这边,河道里都种了庄稼。由此可见,水资源也向某些地方倾斜呀!
那时候几乎没有抽水的井,所以地下水位较高,说句不夸张的,赶到连阴雨时候,大人甚至伸手就能够到井里的水。
自从种地不在靠天吃饭,可以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只不过呢,那时候小麦亩产两三百斤,还不如现在的零头。
生活用水也不可小觑,城市居民和很多洗浴用的都是地热水。看起来不多,但架不住用的人多呀。
工业用水是大头,我想怎么地也比生活用水要多吧。
由于地表径流量减少和树木砍伐多,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比以前差远了。再加上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全,水质也就越来越差。
按说水是永恒不变的就那么多,因为水蒸气出不了大气层。
不过地球人多了,对于需求的肉类也增加了,这就造成饲养各类牲畜的大幅度增加,对水的占用也是一大块。
总之,感觉水的减少并不是一方面原因造成的,应该各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八十年代前,笔者所在的自然村常住人口为1300人,小村里沟渠水塘纵横,夏天摸鱼捞虾就是我们这些小屁孩最大的快乐。可到了去年,据这次人口普查统计,常住人口达到了2700多人,近40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一半还多。新增加的这部分人口要住宅,但不能占用耕地,就只好填坑填沟来建房,这样就把原来的坑塘沟渠占用完了,这些坑塘沟渠也只有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中了。
加之现在国家号召新农村建设,路面硬化,使的地表存水的难度越来越大,雨季的充沛降水都随着一些大的沟渠流进了大江大河,这就让地表水越来越少了。地表水的减少,使得农村灌溉越来越依靠地下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如此恶性循环,让地表水看起来就越来越少。
最近这些年,华北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并没有减少,只是地面没了存水的地方了。
其他网友回答:小时候,各个农村都有许多水塘,经常能抓鱼虾、挖莲藕,许多道路雨后被水淹没不能通行。但是,现在超过一半以上的水塘消失了、河流没水了、洼地垫平了。
网上查询华北地区近几十年的降水量,并无多大变化,甚至中国气象局网站2012年11月19日刊文《气候模式模拟显示:未来20年华北降水可能增加》。
个人分析原因可能有:
1、人口增加,侵占水塘、洼地。1980年全国人口9.87亿,2020年14.2亿,40年增长将44%。大量水塘、洼地改造(建)成耕地、住宅、道路、工厂等,地面更平整了,无法有效收集、储存雨水。
2、确保耕地灌溉,用水大量增加。以前庄稼浇水不够多,产量不足;现在工业化,打了大量机井,很多地方耕地保证了灌溉,使得庄稼高产。但,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平原上河流里的水也基本上被抽干了。
3、人口大量聚集在城市,生活用水成倍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自来水是基本条件之一,用到城市的水多了,其他地方的自然少了。
4、工业用水增多,污水废水没有得到全部治理。水没有能够有效循环利用。
5、人为造景、造湖、造水库,大量蓄水。
总之,现阶段存在水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水总量没有大变化,但人口多了、产粮食多了、居住生活条件好了,这方面用水就多了,水塘、河流的水自然少了。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让水“活”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这也许是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的结果。八十年代,有几辆汽车、冒烟的工厂和空调,现在呢?
其他网友回答:工业,农业大量抽取地下水,以至地下水位低,一些小河小溪在地下水位低的流域中渐渐浸入地下。为保证城镇用水及发电,各个大江大河都建有各级水库,虽方便了用水和发电,也影响了小河、池塘补水。随着全球气温变高,对部分地区天气影响大。降雨量少或不匀,都造成北方部分地方水量相比较显少。
其他网友回答:南方也一样江河湖,水库的水少了
其他网友回答:过量开采的地下水,造成地表水严重不足,天空的水蒸汽云量少,所以降雨量也随之减少!
其他网友回答:本质的原因是降雨少了,农村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