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你的书法品味在提升。
赵孟頫是学王羲之出身的,但是,赵的成就远未达到王羲之的高度,这里包括笔法,结体以及整体的书法艺术感觉。
例来有公正的评价赵孟頫书法,说其是王羲之笔法的简化版,我感觉是较公正之言,我们可以看一看一些赵孟頫学王羲之的一个单字,比如依然的依字,王羲之的依字越是细节越是精巧,尤其是右方的衣,其竖钩,还有最后的一捺化成的点钩。你再看赵孟頫的依字,完全是王羲之的结构及笔法,但是比之王书,赵孟頫就显得粗陋了,简单了!
赵孟頫是走王羲之的路数,但是,王羲之的书法秀逸潇洒,温文儒雅,而赵孟頫的书法是端正挺拔,舒展大方!赵的书法一定是好的,高的!但是到达一定境界后再看赵的书法怎么都缺少一种秀逸的成分!
再有一点就是赵孟頫的书法过于熟,而少生,这就不符合书法的:写到熟时是生时!对于高端的书法来说,熟是浅,而生才是突破啊!
我不是贬低赵孟頫,赵孟頫是书法宗师级的大家,我等望尘莫及,只是我们搞艺术的喜欢探求一个真字,真谛的真字,我认为赵孟頫与王羲之比较的话,还有很长,很大的距离!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一人。是学赵孟頫的字越写越俗,还是感觉赵孟頫的字是俗?
赵子昂的字“俗”,是“雅俗共赏”还是“俗媚”。现在喜欢赵子昂,学习赵子昂的人非常多。也总有人觉得赵子昂的字不过尔尔。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同时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北京,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
有些人不喜欢赵子昂最大的原因“不忠”,并且因人废字。因为赵子昂的身份特殊,赵宋后人在元蒙做官。这一点让一些“有气节”,或者有“风骨”的不耻。
上图赵子昂所写的《心经》,这个字俗吗?
这本《心经》以1.909亿元的价格成交,260个字,一个字就值120多万!
俗,很俗,真是俗,实在是俗!
赵子昂是真正的书画双绝的人,历史上配得上书画双绝的只有两个人。现在很多人吹捧一个书画家,一开口就是“书画双绝”。可是这样人的字和画,真的能够称之为绝吗?
历史上有两个人可以用“书画双绝”:一、宋徽宗;二、赵子昂。
宋徽宗一己之力,或者说他的个人喜好,把我国的绘画拉上一个高度。同时也有瘦金体。
宋徽宗和赵子昂都是赵宋王室,一个是不做“正事”,一个是“二臣”。
一人有感赵子昂在书画方面实在太优秀了,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的字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学习。
到底什么是“俗”,到底怎样才算是“俗”?
我们当代使用最广的一种印刷体,就是从赵子昂的字中借鉴的。
上图就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华文行楷”,是不是看着非常眼熟,很俗雅俗共赏的俗。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赵孟頫的书法中规中矩,缺乏创意创新!作为一种书体稍加了解掌握即可。但若以此体为尊来学书法,入门尚可,很难有突破创新,更难形成自己的风格!
其他网友回答:很多人都说赵孟頫的字俗,我也曾经和你一样觉得赵体俗,其实,赵体字的俗也是分段的。中年以前他的俗,但中年以后他的字一点不俗。
我们都知道赵孟頫书法出自王羲之,而且他这一生都练王体,千多年来练王体的人沒有10亿也有8亿,可硬没有一个人比得上赵孟頫,他是一个把王羲之书法写活、并且将其发扬光大了,如果把他各个时期书写的相同作品进行对照,你使会发现这一点。如他写的《感兴诗》,《心经》,《归去来兮辞》等,特别是《烟江叠翠图诗》,已经跳出了他以往的风格,使之成为继颜真卿之后的又一座书法艺术巅峰。
赵孟頫
书法之所以为世人垢病,就因为他之是宋朝皇室后裔,傅山对他的谩骂犹其如此。说他一臣二主,鄙视他这个人连同书法也一起瞧不上了。可是待傅山晚年却改变了对赵孟頫的看法。用"赵厮真足奇,管婢亦非常。”来表达对赵孟頫的尊重。
赵孟頫是一个悲情人物,对面强大的蒙古大军,面对使自己国破家亡的仇人,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不但不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只能侍敌以主,苟且偷生,从这一点上着,他人生是悲剧的、悲情的。然而,能他却又是一个英雄人物,蒙古大军用刀枪征服了南宋,而赵孟頫则是笔墨征服了一代天骄的子孙,后使得优秀的华夏文化薪火相传,永不断绝,当初地跨欧亚的元蒙帝国,不到百年就土崩瓦解,这就是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发生激烈碰撞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从这一点上赵孟頫又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赵孟頫的书法不是俗书,而是练习
赵体书法的人没有练进去,或者说你进去了但还没有出得来。前段时间我看有朋友说,他《圣教序》半年了,是不是可以换帖,人家赵孟頫练几十年都觉得如果一天不练字,人就不自在,你倒好,半年就学会了,像你这种千年不得一遇的天才,让我情何以堪啰。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浅见,欢迎探讨。
赵体作为四大书体之一,肯定是有它自身特点,否则不会流传至今。它的特点是流丽遒劲,用笔精到,入手容易,是继承二王笔法最多的书家。但是,学好赵体是很难的。因为它要求在快速运笔的前提下保持中锋行笔和精准无误,从而使笔画有内含之力。有很多的学赵者,快速流利做到了,字形也漂亮了,可就是嫵媚无力,从而显得"俗气"。这不完全是赵体的错,与自身的用笔不正确也大有关係。
当然赵体也和其他字体一样,也有它不足的一面(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比如它过于传统而少变化。正象有人认为柳体过硬,颜体笨拙,欧体局促一样,事物优点同时也是它的不足,环肥燕瘦,各有所好。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过于极端就行了。
所以,鉴于许多人学赵而俗的情况,一些古人(如傅山等)早年曾反对学习赵、董(其昌)。但傅山到了晚年,也对赵孟頫十分佩服。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真诚地感谢能提出如此有价值的问题,这毕竟激起了我对书法态度的思考——
观中国书法发展史,各路书家风格各异,能独树一帜成为大家者,必有其耀眼光芒。单就书法而言,赵体被推崇为四大书体之一,并非无稽之谈。赵体书风见“柔”,书形尚“圆”,笔力雄强,遒劲秀美,深受当世百姓喜欢。然对各体书法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却不敢妄加评论,唯有无尽的敬畏。
察书法发展历程,演变不外乎“刚柔方圆”之间,或方或圆,或刚或柔,或方圆折中,或刚柔相济。书法之美客观存在,而审美感受却因人而异。人们在评价某人的书法作品时,往往会渗透与作者相关的诸多因素,如地位、学识、人品等,再加上审视者个人的好恶,有人觉得不好或俗那就难怪。世间事物若有完美的话,那也只是相对的;书法也是一样,书法大家各有所长,亦有所缺;特定时代的书法形式,也只能代表特定时代的审美趁向。因此,博采众家之长,以补己之不足,敬承先贤,立求创新,方能令书法艺术发扬光大,经世不衰。赵孟頫书承前人,另立书风,不也是如此吗?
海无山之高峻,却因容纳百川而澎湃奔腾;人有竹之虚怀,但缘善拜千师而博智广才。
予如是答,不知可否!
很高兴有机会分享我的感受。
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准是百家争言。作为文化人,不吝浅见,抛砖引玉。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思想,文采,价值取向,历史环境都是评价文章好坏的重要因素。
写字同写文章类似,各种字体各有千秋,李邕秀气纵横,智永气贯长虹,苏轼饱满精到……临贴读贴,是我辈莫大的享受。
我感觉我没有资格评判赵体是否走向俗气。
在辉煌的唐宋王朝,宗师级的文人墨客屹立山巅,赵孟頫正是其中之一。
字如其人也好,字是人非也好,历史不可逆流,他们,都为中华文明史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乃至今天,我们无须仰视,
用心揣摩,欣赏就好。
其他网友回答:感觉赵孟頫体越写越俗,那时因为还没有得到赵体精髓,只是学其皮毛而已,那些对赵孟頫书法妄加贬低的人自己的书法水平又该如何呢?颜柳欧赵这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淘蚀、经过大家公认的书法楷模,任何人尤其是现代人谁都没有资格在那里胡扯,贬低其中任何一位!不要以贬低其中任何一位特别是赵孟頫为能事!你能排得上颜柳欧赵之后的第五名吗?否则,就不要随便在那里胡咧咧贻笑大方!
其他网友回答:赵孟頫的帖相当多,其中有小楷字帖、中楷碑帖,宗法魏晋,风格迥异,注重内涵……
那些说赵体很俗的人,不知道你见过几个赵孟頫的帖? 感觉赵体越写越俗,可能是起步入门时选择的字帖不适合,比如,初学者不宜练《胆巴碑》,里面有魏碑的元素,技法难度较大,可以考虑换一个别的帖,然后再逐渐的扩展。
▲图为赵孟頫小楷《龙兴寺》
▲图为赵孟頫《松江宝云寺碑》
▲图为赵孟頫《读书乐》
另外,训练方法不对,是造成临不像、写不好的重要原因。比如,从一开始就始终照着字帖写,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正式临摹之前,必须要专门的进行执笔法、运笔法、笔画、结字法等一系列基本功训练,单纯依靠抄帖式的硬性模仿是绝对不行的!
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套路是这样的,相当于〈技法训练操作规程〉,初学者必须按这个做,否则,效果难以保证。如图:
▲图为本人的教学程序
赵孟頫是复古创新的典范。小楷《龙兴寺》、《道德经》、《太极图说》,中楷《读书乐》、《五柳传》、《福神观》、《三门记》等都挺好的。
喜欢赵体书法,应该详细了解他的书法路数,可登录〈书法欣赏网〉查阅。如图:
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请刷新试试▲图为本人教学示范
其他网友回答:因為趙還學了其他很多東西,並匯通到他的行書裡面。其實趙裡面的東西挺多的。趙寫過一本六體千字文,他絕對不止学王。這就是為啥很多人入手趙容易,練的好的就少,因為趙看起來好像簡單但是不那麼簡單,這就是董其昌傅山到了老年反而誇讚趙的原因。
分享到:相似文章推荐
Copy right©2006-2021惠修网hfqx.com.cn版权所有 赣州名都贸易有限公司 赣ICP备2021008248号
报修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