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关于书法里的“截笔”到现在还是有争议的,书法家们对这种笔法的评价也褒贬参半,至于所谓的失传,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传了,但是还有一些书法家会去使用这种笔法,有的书法家还会故意做出这种笔法。
那么什么是截笔呢?“截笔”是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的一种毛笔的用笔方法,是一种笔法。
我们现在正常的使用毛笔,一般都会有起笔、行笔和收笔,而截笔是在行笔的中间部分突然断开,就好像行笔的路线突然被截断,故名截笔,也是我们现代人给它起的名字。
晋唐时期的书法作品都比较小,都是可以展于手掌的尺牍手札,这样的用笔在小小的手札里出现,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一眼就能被看出来,所以还是有很强的视觉的冲击力的。
这种突然的中段,打破了常规的用笔,让人突然精神为之一震,这种审美享受只能是看到真迹才能体会到吧。
王羲之二谢帖里的截笔
关于截笔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它是一种偶然的现象,魏晋时期的人用笔不会这么不讲究,这是因为当时所使用的纸上有折痕,这些折痕相当于我们今天练习书法时候画的格子。
有些书法家不按照自己折的痕迹书写,有的笔画写在了折痕的棱角上,自然形成的一种用笔的自然阻断,这个笔法毫无关系,这是一种偶然现象。
这一点从孙过庭的《书谱》里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孙过庭《书谱》里面凡是出现折笔的地方,一般都不是一处,而是连续竖着着出现一排折笔。而且位置还都一样,很明显,孙过庭写字的这个地方是有一道折痕的,要不然也不会同时出现一排折笔。
这一点我曾经仔细的观察过,确实是这样的,这个地方应该是接纸的地方,孙过庭写的长卷《书谱》长900.8cm,不可能是用的一张整纸,当时也没有这个技术,只能是隔一段接一次纸,练习过书法的朋友都知道,接纸的地方一边高一边低,如果书写的速度过快,很容易产生用笔的中断,就会自然的形成截笔。
刚开始自然的写出这种效果的时候,我还挺诧异,以为这是一种败笔,没有想到古人竟有如此用笔,甚至后人把这种用笔奉为至高无上的笔法。
关于截笔的第二种说法认为“截笔”就是一种笔法,是古代人有意识的写出来的一种用笔方法,是古代人为了增强书写的艺术性和变化,故意写出来,以打破整篇书法用笔的平衡,是一种有想法的经营。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认为,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出现了这种笔法是无意间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古代的书法家认为这种无意出现的效果非常的有意思,也非常好看,就在后来的的书写中有意的把它表现出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笔法。
因为这种笔法不仅仅出现在了王羲之、王献之的手札尺牍里,魏晋时期和唐代的很多书法家都使用过这种笔法,如果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书法名家团体同时出现这种笔法,所以认为截笔就是当时的一种笔法。
孙过庭书谱里的截笔
确切的说这种笔法到了宋朝时期已经少有人使用,这和当时的书写工具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所书写的字体开始变大,不再是小小的尺度和手札作品,开始有了大尺度作品的出现。
而像截笔这种微小的用笔的变化,在大尺幅的作品里已经明显不起眼了,可以忽略不计了,书法家们也开始寻找新的表达方式。比如米芾的用笔的跌宕起伏,黄庭坚的左右开张。
到了元代的赵孟頫更加重视用笔的气韵和流畅性,他自己写字就非常的快,据说一天能写一万字,所以对于这些小的技巧,包括截笔在内都不是很关心,其实复古的气韵是离不开精细化模仿古人用笔的,只能说赵孟頫的复古主义还是不够全面。
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高桌子和高椅子的出现,书法家们开始站着写大字了,书法工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出现了羊毫毛笔和生宣纸,羊毫毛笔的蓄墨量更大,价格便宜,能够造出更大的毛笔,书写起来表现力更强。
而生宣纸的出现,更是让书法的的表现力如虎添翼,生宣纸由于发墨比较好,能够产生能够产生枯、湿、浓、淡等各种各样丰富的效果,其表现力远远胜于之前的章句小楷。
所以你看明清时期的书法,一般都是写大字,尤其是明代中晚期以后,比如王铎的大部分作品就是长条,其用笔和用墨都和以前产生了很大的区别,所以书法史学家们也说明清尚变,不是他们愿意变,而是时代和社会发展使然。
所以,有了这些丰富多样的改变,书法家们也就根本不需要截笔这样微小的变化了,虽然在一些明清书法作品里截笔还会偶然的出现,但是再也没有形成晋唐时期那种大规模的书法家群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截笔是失传了。
但是随着现在学院派书法的兴气,尤其是各大美院开设了书法专业,对于古代笔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加上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书法家都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书法字帖,截笔这种被人遗忘已久的笔法又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很多中青年书法家开始主动的使用这种笔法,截笔又复活了。
王铎的书法
那么我们现代人可以学习截笔吗?我认为是可以的,不管截笔在书法史上是偶然现象还是书法家们故意为之,这种笔法有他的美感所在,是可以去学习的。在整篇书法作品的平铺直叙之中,突然出现了几个截笔笔法,对于调整整体的章法和气息都有很大的好处。
这个符合当今的书法上审美需求,追求变化、视觉冲击力和求新求变。
但是,使用这种笔法,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太多,一幅作品里面出现一两次就可以了,要是出现的太多,整体的章法和气息就乱套了,反而适得其反。
总之,截笔虽好,也不要贪多哦。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截笔,就是运笔经过纸的折痕时的一种跳笔,这是一种意外的效果。个人认为不必要非要刻意去学,当作一种欣赏或是借鉴足矣。
现在很多人过于迷恋、神秘化魏晋笔法,锱铢必较任何一处细节,哪怕一点个人很偶然的东西,实际本末倒置了!
魏晋笔法固然高级,但比笔法更高级的是魏晋精神和思想,如果书法思想和精神层面不高,技法再好,也只是字匠,而不是书法艺术。
当然对年轻人来说,技法很重要,要注意学习方法,主要应该学魏晋根本性的一些笔法,至于偶然性的东西,参考即可。每个人写字都有偶然性的东西,例如手突然抖动、纸偶尔滑走等等,都会出现意外效果,如果有意去追求,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中的截笔在魏晋时期确实存,这是一种书法技法和书法技能的展现,光有技法,没有技能,偶然现象多;有技能,技法不完整不全面不到位,很难控笔,也很少展现出截笔。截笔,在书法中应属常用的笔法,就是因为人们的技法和技能很难达到高度统一,特别是明代清代至今的书法者,更难己控笔统一,所以截笔失尽,也是正常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笔法,“切笔”笔法,也是常用的笔法,在现代人们中,也很少人,用的淋漓尽致了,也面临失传,因为控笔技法和控笔能力所致。从目前的书法现象上看,完全彻底地写象魏晋唐时期书法作品的人,不多,了了无及,有的连字形都写不样,何况字体的神呀。总之,“截笔”和“切笔⺈两大常用,而又常见的笔法,面临失尽和失传,可惜,可惜,太可惜!因为在书法中的地位意义作用太重要了!!
其他网友回答:头条家文小姐邀请本人回答这个问题,我看“艺术的真相”回答不错,你看看他的就行了。
“截笔”或曰“节笔”,是指笔画中突如其来的粗细变化,这种现象,在《书谱》中比较多见。
上世纪,日本人松本芳翠先生对此较有研究,他认为了是纸折后再书写留下的,并将此特殊笔法称之为“断笔”和“节笔”。
对此说,启功先生也基本赞同。
这种特殊用笔,是在运笔过程中,通过折痕的一瞬间,笔毫突然弹起变细,有的甚至出现断开。
这种笔法在王羲之《初月帖》《丧乱帖》中也有出现。
古人是有意还是无意中得此效果,不得而知。不过我认为,作为一种趣味,我们偶尔用之即可,不可过于追求之。
此外,深圳黄开稼先生擅用此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古人的笔法,我们无从知道。"截笔"也好,其它所有的笔法也罢,都是后人的总结。况且笔法神秘,都在自家门内流传,外人不可知。即是书论中的笔法,也是高度概括,并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所以对学习者而言,只可总会,不能言传的。尤如武术中的绝招,说出来,就不成为绝招了。最好的学习,就是通过临摹古人的字,总结出自已的笔法,如此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简单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看法。在魏晋时期的确有笔法流传,结果流传流传就失传了。其实有许多因素如自然灾害,朝代更迭战乱饥荒等等。也有人为因素如怀素,史料记载怀素没有传人,怀素去世以后这个笔法技法技巧直接就失传了。为什么会这样也只有怀素自己能解答了。
魏晋的书法作品由于时代久远,留下来的真实作品还是蛮少的。如王羲之的真迹太少太少。很多是别人临摹然后再石刻,半真半假。所以现在学书法的人喜欢学孙过庭《书谱》。因为从《书谱》中能找到魏晋的影子。现在我们还是有许多人能把《书谱》学好的。
包括王羲之这幅作品,能把它临摹很像。既然能临摹的像还是能从中找到笔法技法技巧的。有人会说临摹能写的好,那自己写就找不到感觉了,我想还是临摹太少,当临摹多了也就能找到这种感觉了。还有就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风气。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吧,如果你学王羲之可能连展也入不了,现在就喜欢米芾的风格。要么就是狂,怪,丑能入展。所以现在入不入展也不在乎了。入了展也就那个鬼样,入不了展也大有人叫好。所以入不入展也就不在乎了。还有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在家里就可以展示你的书法大作。也没有必要入展了,以后靠自己实力了,俗话说货比三家。时代发展会很残酷的。
魏晋书法也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学,关键要有这个风气。现在学魏晋书法很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现在人的书法俗不耐看。没有古人笔法高古有意境有韵味,怎么看怎么舒服。魏晋的笔法虽然失传,但只要形成了风气。魏晋书法完全可以再领风骚,并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