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秦始皇嬴政开创了第一个封建王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他终生都没有册立皇后。直到秦朝灭亡、楚汉争霸多年后才出现了皇后,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后来汉高祖的正妻吕雉。
秦始皇虽然没有立后,但是皇后制度还是秦朝建立起来的。嬴政之所以没有立后,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因为其母赵太后给嬴政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与创伤;
第二,嬴政认为没有谁有资格能够做他的皇后;
第三,秦始皇一生都在忙着一统天下与追求长生之术,以至于忽略了后宫之事。
嬴政虽然贵为王子,但是童年时代命运多舛曾经做过质子,而其母亲赵姬本为吕不韦送给嬴政之父异人的礼物。在异人死后,赵姬继续与吕不韦纠缠不清,在吕不韦力不从心之后更加送男宠嫪毐给赵姬继续秽乱宫廷,还生下了两个孩子。
这件事曾经严重伤害了嬴政,给其心里造成了严重创伤。嬴政真正掌权后,诛杀嫪毐,将赵姬所生的两个孩子摔死,将吕不韦流放巴蜀毫不手软。而自己的母亲赵姬,也被其流放幽禁。
因为赵太后的负面影响,使得嬴政心中对女性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更加鄙视轻蔑。嬴政登基称帝后,认为自己是天下至尊。多年征战灭尽天下诸侯,列国的佳丽进入秦宫后,嬴政看着这些亡国之姬媚态谄笑,讨好自己,反而觉得轻贱,这些女子配不上自己。
嬴政的先祖,当年的秦王嬴稷的母亲宣太后芈八子,称制多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如此强势的女性也让嬴政心中忌惮。
一生征战四方,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的嬴政,开始追求长生之术,不仅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等,更加派遣众多方士出海寻找所谓的仙药等。所以,秦始皇或许也因此忽略了立后,作为史上第一个皇帝,竟然孤身一人,站在无人之巅。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自从秦孝公以后对于设立皇后,设立太子一事,就已经制度化了。皇后只允许有一位,也就是皇帝的正妻。皇后帮助皇帝管理庞大的后宫,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宫六院。皇后有母仪天下的作用。另外,皇后也对皇上的工作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当然,不是说要皇后干预政事,而是说皇后发挥自己贤内助作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至于秦始皇始终没有立皇后一事,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论证一下,观点虽有偏颇,还望读者指正。
首先我们先从秦始皇的母亲说起,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妃子,吕不韦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把赵姬献给了秦国的异人,而后并生下了秦始皇。当后来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赵姬在后宫又和吕不韦死灰复燃,公开在后宫乱搞男女关系。当秦始皇知道后,非常震怒,于是下令杀掉了吕不韦,又把自己的母亲赵姬赶出了皇宫。对于自己的母亲,秦始皇内心深处是充满了怨恨的,以至于这种怨恨发展到了对女人的不信任和仇恨。
其次,秦始皇本人相当高傲,认为自己是普天下最有能力的男人,一副高高在上的的样子,认为没有哪一个女人能配得上自己,另外秦始皇工作起来就是一个狂人,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又有无暇顾及立皇后一事的说法。
最后,在秦始皇后期,他又迷上了长生不了术,认为自己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于是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寻找长生不老药,曾派出好多人前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寻找长生不老的丹药,这么忙碌的秦始皇哪还有立皇后的心思,于是一心一意的追求自己的长生不老情节。
以上几点只是史学家猜测之说,具体真实的想法只有秦始皇本人知晓吧。
在中国长达2千1百多年的封建史中,自始至终皇后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皇帝的正妻,其她则称之为妃嫔,可以有多个名额不限,而皇后却只能有一位,所以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做,除了端庄贤淑外,更主要的还是能“母仪天下”。
奏始皇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他平定六国后一统天下,最终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但是,雄才大略的奏始皇在他一生长达37年的统治生涯中,却始终没有立过一位皇后,这也成为后人纷纷猜测的一个历史之迷。到底是什么原因秦始皇不愿立后呢?
有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母亲对他造成的阴影。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楚之子,姓嬴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最初,子楚被质押于赵国,后来有个叫吕不韦的生意人,也许是看中了子楚作为秦国的一个公子吧,很有可能前途无量,于是便决定长线投资,因此就把自己非常宠爱的一个女人赵姬献给了秦公子子楚,并生下了秦始皇。所以后来人们怀疑秦始皇很有可能不是子楚的儿子,也许吕不韦才是亲生父亲。后来子楚回到秦国,成为秦庄襄王,但不久病逝,由13岁的儿子赢政继位。嬴政继位后,一直是吕不韦把持朝权,直到22岁才开始亲政。赢政继位之初,已身为太后的母亲赵姬仍然是不忘初心,与老情人吕不韦勾勾搭搭,后来又私通年轻貌美的嫪毐,还生了两个儿子。对此,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对于母亲这种极度的不检点行为,秦始皇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所以后来把嫪毐和两个私生的弟弟都给杀了,把吕不韦发配蜀地,母亲也给赶出都城。
秦始皇由于对母亲的怨恨,继而发展到对一切女人的仇视,宫中虽有众多嫔妃,不过是生理需求而已,所以对于立不立后,可能从来都没有考虑。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关于这个问题,子渊也很感兴趣,为此特地翻阅了不少史料。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汉武帝正式的皇后有两位,分别是陈阿娇和卫子夫,另外李夫人被追尊为皇后。关于汉武帝死后为何墓中没有皇后合葬,这其实是有着复杂原因的。
▲汉武帝刘彻剧照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乃是大名鼎鼎的陈阿娇,典故“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陈阿娇出身高贵,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之姊馆陶长公主刘嫖,即汉武帝刘彻的姑母。说起来刘彻最初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因为此时汉景帝已经立了太子刘荣。靠着与阿娇的联姻,馆陶长公主帮助未来女婿扳倒太子,这才有了刘彻的上位。汉武帝当上皇帝后,按照诺言册封阿娇为皇后。
然而由于妒忌汉武帝宠爱其他妃嫔,陈阿娇开始争风吃醋,让汉武帝感到很不耐烦,再加上她本来就比汉武帝年长,又始终没有生育,于是渐渐失宠。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阿娇为挽回刘彻心意而迷信巫术,结果事情不幸泄露,汉武帝一气之下废了阿娇的后位,赶到长门宫幽静,从此再不过问。十余年的冷宫生涯让陈阿娇最终在寂寞中死去,由于早已失去后位,陈阿娇没有资格与刘彻合葬,只能“葬霸陵郎官亭东。”
▲陈阿娇与卫子夫剧照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是卫子夫。对于这位芳华绝代的女子,汉武帝可谓是一见倾心,再见钟情。卫子夫入宫后盛宠不衰几十载,并得以在陈阿娇被废后顺利接位。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美貌渐渐不再,但是她行为端庄、举止合规,又为刘彻诞下三女一子,汉武帝晚期虽然对其不再宠爱如旧,但起码的相敬如宾还是能够做到。
然而如此完美的皇后,最后依旧没能善终,这一切源于卫子夫和汉武帝的儿子刘据。刘据作为汉武帝长子,又是卫子夫所生,很小就被立为太子。刘彻本人对这个太子也非常重视,专门请名臣悉心教导,对其爱护有加。可是随着卫青、霍去病舅甥俩相继去世,朝廷中一些小人开始诋毁太子,挑拨汉武帝与其的关系。
▲卫子夫剧照
恰逢当时汉武帝身体出现了不适,有个叫江充的奸臣就对汉武帝进言,说是太子刘据对其施展了巫术。太子刘据一时冲动杀了江充,结果致使和父皇的矛盾彻底激化。太子迫于无奈只得起兵反抗,却不料这下彻底坐实了“谋反之心”,于是朝廷派出重兵镇压。眼见无力抵抗,刘据只得自杀。作为母亲的卫子夫得知儿子谋反,娘家此时又没了靠山,为避免受辱也选择自我了断。就这样,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死于非命,也失去了葬入茂陵的资格,仅仅是“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
▲钩弋夫人剧照
汉武帝晚年时,格外宠爱钩弋夫人,后者在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生下了刘弗陵(即汉昭帝)。老来得子的汉武帝很是兴奋,但又担心自己去世时儿子年幼,其母会像高后吕雉那样垂帘听政。为避免后患,汉武帝在下令册封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又下诏赐死了钩弋夫人。由于赐死钩弋夫人的原因并未公开,因此她作为“戴罪之身”只能被草草安葬,直到刘弗陵即位后追尊其为皇太后,钩弋夫人的安葬之地才被扩建为陵园,史称云陵。
▲汉武帝茂陵
由于此后未再册立皇后,汉武帝刘彻临终前最终选择宠妃李夫人与自己合葬。李夫人曾诞下昌邑哀王刘髆,得宠之时其兄弟李延年、李广利也都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可惜红颜薄命,李夫人在汉武帝对她恩爱未减的时候就身患重病不治而亡,刘彻遂以王太后的规格将她安葬。然而等到汉武帝去世后,其牌位要被放入太庙之中,若无皇后陪祀显然不成体统。为能够让李夫人的身份能够配得上汉武帝,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只得追尊李夫人为刘彻皇后。如此伟大的一代帝王身后却如此凄凉,这一切显然与他的薄情寡恩、冷酷残忍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汉书》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轩辕大哥的问题,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深度,之前我从未关注过这个问题。今日一查阅,竟然真的没有史料记载。让我不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终结了几千年的奴隶制社会,成立了史无前例的多民族统一封建王朝,奠定了之后两千多年的江山模式。关于秦始皇的记载也很详细,且多带走传奇色彩。
按理说这么一位传奇帝王,应当有一位与之相配的绝世皇后,但不管是《史记》还是《资治通鉴》均未有秦始皇策立皇后的事。
秦始皇嬴政出生于赵国邯郸,其母赵姬,传闻是传奇商人吕不韦的舞姬,被秦国质子,后来的秦庄襄王异人看中,秦始皇继位后为王太后。嬴政13岁登基,22岁亲政,以法家治国,后扫平六国,统一华夏。
嬴政一生共三十三个子女,大家熟悉的基本都是,扶苏,胡亥。而扶苏是继承太子的热门人选,而最终胡亥继位。古代最重血统礼法,在战国末期礼法崩坏情况下,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最重要的制度,那么按理说扶苏的母亲应该会后宫地位最高的,最有可能被立后,而秦国传统王后一般都是楚国公主,那么扶苏的母亲很可能是楚国人。而一旦立她为后,大程度上会影响对楚国贵族的态度,不利于统一六国。所以,不立皇后是最不影响政治策略的决定。
在古代,男尊女卑,尤其是先秦时期,贵族女子基本都是政治利益牺牲品,地位低下,而秦始皇立志统一中国,所做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要有一位配的上他作为的皇后,可惜未遇到,也不需要,对于女性的尊重不够,只有一位秦清可以入的了他的法眼。且他一直忙于宏图大业,壮年沉迷于权力,老年沉迷于长生不老,所以迟迟未立后。
《史记》中并未明确否定秦始皇未立后,却也未记载,很可能皇后因某种利益或其他政治原因被秦始皇抹杀,并消除她的存在,就如寻秦记里项少龙一样,所以才没有皇后记载。
还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母亲赵姬与嫪毐祸乱后宫,并起兵反叛对秦始皇造成很大影响,还有昌平君叛乱的事让他对女人以及楚国贵族为主的后宫深恶痛绝,抹除了后宫楚国一系,并防止后宫权力过大而未立后。
这就是我的拙见,其他的也不敢妄言,希望大哥多多指正,诸位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多多评论,不管如何,秦始皇的功绩瑕不掩瑜,他都是中华民族的大功臣,名扬万古。
有画说话,前来回话:秦始皇压根就没想设皇后!看完别忘总结(总结的意思见末尾)
中央集权要彻底!秦始皇就是这么坚定!这种坚定实际是一种高明!为何?首先秦始皇是工作生活两头乐。工作永远第一,是公,所以勤政!个人生活也不能放弃,不然没有乐趣。但生活是私,所以低调好色而不贪迷!工作上自己是老大,是核心,所有人围着转,效率高,方向正!后宫设皇后,无疑后院添老大,难免上演宫心计,很是麻烦。不如不设,众妃只要围着自己转,就能安心享受,好不惬意! 对于中央集权,皇帝如此坚定,众人如何非议!
不仅不设皇后,连太子也不正式册封!这方面,秦始皇也是坚定。不过这种坚定也是一种高明!为何?立太子,则会有第二政治中心成立,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更会带来对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的危害,甚至骨肉相残的悲剧。不如不设!所有人围着自己转,效率高,心思集中!有人不服,说皇帝想长生不老,所以不立太子!错!要让自己长生不老,干嘛大兴土木建皇陵?难道有地下室居住无比喜欢综合症?对于中央集权,皇帝如此坚定,众人如何非议!
不仅不立太子,连儿子也不封王!这方面,秦始皇更是坚定!不过这种坚定更是种高明!为何?分封弊患太多。周是前车之鉴,岂能再犯同样的错!所以实行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力图长治久安!不如不封,带头表率,大家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还有就是……史书自有记载,大家不妨多看!对于中央集权,皇帝如此坚定,众人如何非议!
本文仅从中央集权这一角度出发,简单回答。感谢阅读!不论好坏,请给总结一下啦!咱下回聊!(图片来自网络好了,侵权请联系删除)
答案揭晓:总结含义是关注评论加转发·语出自小编[大秦之前就有《悟空问答》]一文。再次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秦始皇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终于统一六国,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千古一帝”。
但是,这样一位天地英雄,历史对他的皇后及后宫竟然没有任何记载,成为千古之谜。
历代史学家对此也进行了种种推理、分析和推测,结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有人刻意抹掉那段历史,不得让其传世;二是大量史书遭受焚毁,形成历史空白。
那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穿越历史,推理分析,相信带给大家的将是不一样的感悟和思考。
1嫪毐作乱的刺激
公元前238年,秦王举行成年加冠礼,本来值得庆贺,但有一件事却把喜庆之气一扫而光。有人告状,说长信侯嫪毐与太后赵姬私通,并育有子女。震惊之下的秦王还没有作出决断,嫪毐竟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他担心一旦事发,身家性命难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调动京城部队和侍卫、家臣,攻打蕲年宫和咸阳宫,发动叛乱。秦王得到消息,立即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最终经过激战,平定了叛乱,嫪毐被车裂,其家族被诛灭。
这次事件,大大刺激了秦王的思想和神经。一怒之下,他把母亲赶出了咸阳,后来虽有悔过,但留给秦王的心理阴影,肯定让他终生也挥之不去。
由此,历史学家们推测,或许在此次事件之后,秦王对后宫加强了监管,切断了后宫与外界接触的一切可能,封锁任何消息,从而导致后宫历史不能传世。
2昌平君反秦的猜测
昌平君是谁?他与秦王之间有什么恩恩怨怨呢?
公元前238年嫪毐叛乱发生后,秦王派去平叛的负责人就是昌平君。
《史记索隐》记载,“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城,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
这样一来,明白了,原来昌平君是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在秦国做官,受封为昌平君,后来官至相国,深受秦王恩宠。
但昌平君再一次出现在史册中,则是十四年之后,即公元前224年,而这时候,昌平君却成了秦王的冤家对头。
那一年,秦王征召王翦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但楚国大将项燕却拥立昌平君做了楚王,在淮河以南反秦。第二年,昌平君兵败被杀。
于是,一些史学家便大胆揣测,昌平君之所以得到秦王的恩宠,是因为扶苏之母就是楚国的公主,与昌平君是兄妹关系。
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皇后就是昌平君的妹妹。也许后来他们兄妹二人为了楚国的利益,里应外合策划了一次政变,政变失败,皇后被杀,昌平君逃回楚国,走上了反秦之路。
秦王一怒之下,命史官抹掉了所有与皇后及后宫有关的历史。不管这个推测逻辑顺序是否混乱,但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3胡亥屠杀的后果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一条记载,公元前210年九月,秦二世胡亥葬秦始皇于骊山,“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这是《史记》中唯一记录秦始皇后宫的一句话,意思是先帝后宫没有子女的,不宜出宫回家,全部杀掉,死得很多。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凡是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女子全部殉葬,而生育过的后妃仍然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我们再来看秦始皇的子女。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子女共有三十多位,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全死于秦二世胡亥之手。
首先梳理一下秦二世这次大屠杀的顺序。赵高和胡亥先伪造了一份赐给扶苏的诏书,让扶苏自杀。
接着,秦二世又在杜县杀死了自己的六个哥哥,《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六公子戮死於杜。”
随后,秦二世又逼迫公子将闾等三兄弟自杀。
然后,秦二世又将十二个哥哥杀死在咸阳中心的商业区,《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道,“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
之后,秦二世又将十个姐姐妹妹杀死在杜县,《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道,“十公主矺死于杜。”
胡亥还有一位哥哥公子高,听到兄弟姐妹惨死的消息,害怕被满门抄斩,于是决定殉葬父皇来保全一家老小,得到秦二世的同意。
根据上述史料,史学家就有这种推测,既然子女全部被杀,那他们的母亲能否躲过秦二世的屠刀?如果被秦二世杀光,那么,秦始皇的皇后与后宫的历史是否也被一起抹掉?
4焚烧史书的影响
焚烧史书,或许也是秦始皇的皇后与后宫的历史失传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焚书坑儒中,烧掉的是什么书呢?
我们看一下原文,“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从丞相李斯的这段话中,说明记录秦国历史的《秦记》并没有被焚烧,皇后与后宫的记载也许还在其中。
但后来项羽的一次焚书,也许真正埋葬了皇后与后宫的故事。
《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次大火,完全烧毁了秦朝所存典籍,以致古代典籍尽毁。幸运的是,在此之前,萧何保存了丞相府、御史府的图书资料。但他保存的这些图书,都是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记载秦始皇皇后与后宫的历史资料,估计在项羽所放的大火中灰飞烟灭了。
对此,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义》中明确指出:“秦之焚书,焚天下之人所藏之书耳,其博士官所藏则故在;项羽烧其宫室,始并博士所藏者焚之。此所以后之学者咎萧何不能于收秦图书之日并收也。”
看来,秦始皇的皇后与后宫的历史,将永远石沉大海,成为不解之谜。大
秦帝国,百年崛起,一朝崩塌,期间究竟还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共同讨论。
1、母亲赵姬专权乱国
先秦时期,女性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不仅可以多次嫁人,也有一定的财产继承权。嬴政的母亲赵姬是一个绝色美人,性欲较为旺盛,正值盛年而丈夫秦庄襄王死了。嬴异人死后,秦国大政由赵姬与吕不韦共同执掌。当吕不韦能满足赵姬要求时,二人合壁治秦,秦国国势日盛;但是吕不韦不能满足赵姬时,二人就相互角力,使大秦差点毁了。母亲赵姬甚至为了情欲差点把嬴政废了,因此嬴政认为女人不能干政。而女人能干政的前提要么是王后,要么是太后!
2、严禁后宫干政
先秦时代,后宫参与政事是常见的事。王后、太后这两个最尊贵的女人对国家的大政影响极其深远。在秦国历史上,有两个太后先后掌权,一个是宣太后,另一个就是赵太后。不可能人人都是宣太后,齐国的君王后、赵国的胡太后都是亡国的重要推手。
因此嬴政总结春秋几百年来后宫干政的恶例,认为还是不立后为好。不立后,则无王后也无太后,她们就不能获得权利来干政。后世为了防止后宫干政,汉武帝发明了生儿子之妃皆死的惯例!相比之下,还是嬴政仁慈!
3、防止不肖之子登位
先秦时期,各国都尊守周礼,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来保证权力的过渡。但是嫡长子的前提是有后,没有王后,没有皇后就没有嫡长子。没有嫡长子,就可以在众多的儿子中择优选择王子继承皇位,以保证大秦代代有明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的想法虽好,却也因没有及时确立长子扶苏的太子地位,而让胡亥成了秦二世。可以说嬴政为大秦二世而亡铸造了一口锋利的宝剑,这也是为何后世还是选择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就算嫡长子不贤,也可以保证国家权力平稳过渡,减少皇室内部争斗!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有一片文章分析过,这里再讲述一下,我认为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是因为受他母亲赵姬的影响。
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又被献给秦异人,也就是秦庄襄王。而秦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赵姬,又和吕不韦私通,重温旧情,并且被秦始皇发觉。之后两人自然不能再私会,吕不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送了一个叫嫪毐的假太监进宫,服侍赵姬,后来堂堂的秦国太后还为嫪毐生下两个儿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终于被秦始皇知道了,作为风光无限的皇帝,自己的母亲跟人私通还生下孩子,可想而知,他心里有多么的愤怒,甚至是无地自容。尽管将嫪毐五马分尸,夷三族,杀死他和赵姬的两个孽种,也平息不了心里的那种愤怒和耻辱感。
相依为命的母亲做出了这种事,使得秦始皇不再信任女人,尤其的有权的女人,所以到去世,也没立过皇后。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缺失很多,不立皇后只是其中的一个,实际上这个问题要放到当时的大环境来说,秦始皇的谜团也有很多。关于秦始皇的谜团,说法非常多:
1、秦始皇生父之谜
很多人说他实际上不是秦王室的孩子,是商人吕不韦的孩子,有关于吕不韦“奇货可居”的说法:吕不韦的宠姬赵姬有了吕不韦的孩子,吕不韦就把赵姬送给了秦异人,当时还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后来秦异人到了秦国做了秦王,他的孩子,也就是吕不韦和赵姬生下的孩子,秦始皇就成了后来秦国的秦王。
2、秦始皇弟弟成蟜之谜
关于秦始皇的弟弟成蟜,历史当中只有关于他的两个记载:一是出使韩国,在他1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100多里地的外交成就;二是带兵攻打赵国,竟然临阵投降了赵国。
3、秦始皇皇后之谜
关于秦始皇的皇后,历史上也一直没有记载,这个女子到底是谁?
4、公子扶苏之谜
公子扶苏据说非常贤能,如果秦国后来由扶苏继承,而不是秦二世的胡亥,那么秦国就不至于这么短命。为什么当时的诏书到了扶苏哪里,扶苏就自杀了呢?而且当时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打的是两个旗号,一个是楚国大将项燕的旗号,另一个就是公子扶苏的旗号这个就奇怪了,因为陈胜吴广是要复兴楚国,为什么会用秦国公子的旗号呢?
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的故事就要从头说起
奇货可居奇货可居这段故事大家大概都知道,就是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偶然在赵国发现了秦国流放在赵国的人质,公子异,他认为公子异奇货可居,如果能够辅佐公子异当上秦王,当时秦国国力强盛,那么自己就赚大发了。于是他联系到了异人,和异人结成了盟友。
然后跑到秦国活动。当时秦国的王是秦昭襄王,已经步入晚年,命不久矣,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继位的秦孝文王,他的正妻是华阳夫人,虽然地位很高,但是没有儿子。吕不韦抓住了这个情况,搞定了她身边的人,然后向华阳夫人进言,说你现在是很好,但是你以后老公死了你怎么办呢?一个女人在深宫之中,又没有儿子,不如认现在在赵国的异人做干儿子,以后他当了秦王你就有依靠了呀。于是华阳夫人就在她老公面前吹枕边风,要认异人做干儿子。等到秦昭襄王死了,就是秦孝文王继位,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的秦王就死了,然后就是华阳夫人认的干儿子,公子异当了秦王,是为秦庄襄王,他也很短命,只当了三年的秦王就死了。
最后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秦始皇继位了。
我们再说一下赵姬,也非常狗血,以前被吕不韦送给了异人,生下了秦始皇,来到秦国后,一下子就从王后变成了王太后,年级轻轻的女人难免思春,这会吕不韦当了丞相非常忙,也没时间陪她玩,就送了嫪毐给她,后来嫪毐还形成了政治势力发动叛乱,给平定了,故事非常狗血。
实际的宫廷剧并不是民间传说那么狗血实际上,在汉唐之前,我国的民风还是比较开放的,直到宋代以后才变得越来越保守。秦国当时地处蛮夷之地,民风也是非常的开放,比如秦国的宣太后,也就是秦昭襄王的老妈有次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就说过,自己年轻的时候先王把一只脚放在她身上,她觉得很沉,后来先王的整个身子压在她身上,她就觉得很舒服。
那个时候,哪怕到了唐朝,一个公主养几个面首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至于太后养面首也不足为奇,但实际上,当时的秦始皇还是个小孩子,赵姬作为王太后刚获得权力,那么她要做的并不是整天搞男人,而是要巩固权力。
巩固权力就是要干掉潜在竞争对手,当时的潜在竞争对手就是成蟜,秦始皇的亲弟弟。那么回到开头说的,为什么成蟜15岁的时候出使韩国能拿到100多里地呢?因为成蟜的母亲是韩夫人,那么就说明成蟜和韩国的关系了,我们稍微推理就知道,成蟜的母亲实际上是韩王的妹妹,当时秦始皇还没有当上秦王,韩国为什么会给秦国100多里地呢?实际上就是给成蟜作为他的政治资本了。这也能解释当时为什么成蟜带兵进攻赵国的时候为什么要临阵叛逃到赵国了,因为那个时候秦始皇当上了秦王,一定要干掉成蟜,成蟜为了活命就只能叛逃了。
成蟜的事情是谁干的?当然是赵姬干的。赵姬要干这个事情,就需要人手呀,她的人手从哪来呢?最有可能的是吕不韦,但是当时的吕不韦是丞相,要站在国家的角度看问题,一般也不会帮赵姬做这些私人的脏事,赵姬唯一能求助的人就是嫪毐。
嫪毐的真实角色根据推理我们可以知道,嫪毐不止是面首的角色,根据历史记载,嫪毐有专门的府第,有上千的家奴,后来嫪毐事件爆发,牵连了4000多家人,可见嫪毐当时的政治势力有多大。嫪毐还被封为长信候,要知道秦国大将王翦带兵讨伐楚国的时候还在找秦始皇要一个侯爵,可见当时秦国封侯是有多么地难。那么嫪毐封侯是因为什么功劳呢?应该就是因为他干掉了成蟜。
嫪毐的真实角色就是赵姬扶持的一大政治势力。这个时候,秦国政治上清除了韩国的政治势力,也就是成蟜以及韩夫人的势力,变成了赵国的政治势力——赵姬作为太后是赵国人,丞相吕不韦是赵国商人,嫪毐也是赵国人,赵国政治势力达到了最大。
赵国政治势力的瓦解在秦始皇第九年的时候,也就是秦始皇亲政大典的时候,嫪毐在咸阳发动叛乱,叛乱被秦始皇迅速发兵平定,随后秦始皇杀了赵姬和嫪毐生下的两个孩子,囚禁了赵姬一段时间之后放了赵姬,这样,嫪毐和赵姬的政治势力就瓦解了。两年后,秦始皇发布诏书质问吕不韦,除去了吕不韦丞相的职务,吕不韦自杀身亡,就此消除了赵国在秦国的政治势力。
这一点在我的理解,就是秦始皇为后面的灭国战役做准备,在哪之后几年,秦国就开启了灭国战的步伐,在灭国战役之前,消除国内的韩国和赵国势力势在必行。
除了韩国和赵国,还有一个大国的政治势力在秦国除了韩国和赵国,还有一个大国的政治势力在秦国也非常大,这个国家就是楚国。实际上楚国的势力大的吓人,楚国最大的时候占了当时天下的一半。
实际上,秦国和楚国之间是有着长达数百年的政治联姻的历史的,比如宣太后就是楚国的公主,华阳夫人也是楚国的公主,但是随着华阳夫人一死,楚国的政治势力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非常奇怪,这么大的势力要消失就必须要有一个政治事件,所以这个政治事件应该是被隐瞒了。这个事情是谁干的呢?理论上只有秦始皇了。
楚国政治势力的消除说到楚国的政治势力我们就要说一下昌平君,昌平君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在楚国灭国之后当过一段时间的楚国国君,而且他是华阳夫人的侄子,当过一段时间秦国的丞相,也是秦始皇的表叔。他在当丞相期间,极力促成了秦国和楚国的百年好合。而秦始皇在灭六国之前要做的就是消除国内的六国势力。由此,我们引出了本题的话题——秦始皇皇后之谜
要知道,为什么昌平君在史书当中记载非常少,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唯一的解释就是秦始皇把那些记录都删除了,为什么要删除?因为昌平君和秦始皇的私生活掺和的太多了,扯不清。
而秦始皇有20多个子女,那么秦始皇也一定有很多的妃子,这些妃子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皇后,但是历史中没有任何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记载被删除了。那么这个人那去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秦始皇这一代延续了秦国和楚国的联姻,秦始皇的皇后一定和昌平君的关系非常紧密,在昌平君被干掉之后,她也随着昌平君被消除了,关于她的记载也被消除了。
所以秦始皇的皇后是楚国人这个事情,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释后来的两个事件:
一是扶苏之死。当时扶苏接到诏书之后立马就自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就是那个秦始皇皇后的儿子,也就是楚国的政治势力,楚国的政治势力要消除,他是戴罪之身,感觉自己死期已到,就自杀了。
二是当时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什么要打扶苏的旗号?就是因为秦始皇皇后是楚国的公主,扶苏有楚国的血脉,那么陈胜吴广起义,复兴楚国,打扶苏的旗号就可以理解了,扶苏在血缘上也是楚国人。
综合以上,关于秦始皇皇后之谜就解释到这里了,根据推理,秦始皇皇后是楚国的公主,而她的儿子扶苏也是有着楚国的血脉。因为秦始皇要一统六国,扫除了秦国的楚国势力,因此秦始皇的皇后在历史中被删除了。